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优良的种猪才能繁殖出良好的后代,要想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必须有高质量的种猪群。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的选留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才能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1后备母猪的选留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产仔数是养猪增加效益的关键,好的母猪产仔数多,泌乳能力强,母性好,所产仔猪个体的初生重大,活仔和健仔数多,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选留后备母猪要遵循以下要点:1选留后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优良的种猪才能繁殖出良好的后代,要想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必须有高质量的种猪群。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的选留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才能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养猪包括一整套技术措施,要想养好猪,通常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选好种猪选好种猪是养好猪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生长快、瘦肉率高、抗病力强、肉质好、不带病、不带毒的健康种猪做种源,走“自繁自养”的发展道路.若一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要引进仔猪做为商品猪生产,也要选择品种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仔猪.2综合防疫实行综合防疫是养好猪的关键.养猪的大敌是疫病的危害.要坚持“防重于冶”的兽医方针.对引进的猪种,一定要补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防疫针.新生仔猪,1月龄内注射仔猪副伤寒苗,满双月注射猪瘟疫苗,双月后…  相似文献   

4.
种猪的选择与选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在这里重点讲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深  齐志明 《养猪》2000,(1):36-37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核心,而种猪的繁殖又是种猪生产的基本内容。如何根据种猪繁殖规律确定种猪有效配种头数、合理种猪淘汰率,种猪生产中母猪配种→妊娠→产仔→断奶(哺乳)→育仔→育成→育肥→上市各环节紧凑而有序,健康向前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猪舍利用率,这是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的重要内容。1 种猪繁殖周期一般认为母猪从出生到240日龄开始进入种群并配种,平均妊娠时间为114天(荷兰等欧洲国家按115天计算),哺乳4周,即28天,仔猪断奶,母猪返回配种舍,仔猪进入保育舍培育。母猪断奶后5~10天(平均7天)又发情配种,进入下一…  相似文献   

6.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是评价母猪繁殖效率的较好方法。总结多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认为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要从母猪、仔猪和公猪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相结合。1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1.1猪群结构合理化猪群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群防种群)、繁殖群和生产群满品群)。其规模以生产群情种场以繁殖群)母猪数量为基础,三者的数量关系约为,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一o.2-0.25:1:位民核心群规模大小除了要考虑保证供应繁殖群所需种猪数量外,还要根据各个猪场的发展方案、育种方向及方案而定。为了…  相似文献   

7.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想把母猪养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针对母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温度和饲养管理的要求,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外猪群中普遍存在繁殖障碍,制约养猪业发展。我国是养猪大国,每年因繁殖障碍造成种猪和仔猪淘汰比例高,引发的死亡率也高。一般来说,猪的繁殖能力较高,但近年来不孕率发生率达到10%~20%,损失相当严重。因此,降低母猪空怀率,增强公猪、母猪繁殖能力已成为养猪业的关键性问题。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猪繁殖障碍防治。  相似文献   

9.
规模饲养商品肉猪出栏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经济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其出栏率呢?一、搞好种猪的杂交搞好种猪杂交可为饲养育肥猪提供杂种优势强、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的幼猪,也是提高规模饲养商品肉猪出栏率的基础。一般是用本地母猪和另一个外来的优良品种公猪(长白、约克夏、杜洛克)交配.所得到的一代杂种猪全部用来育肥。这种杂交仔猪在育肥期间抗病力强.发病率低。因此.选用长本、约本、杜本杂交仔猪育肥势在必行。二、选好幼猪对幼猪选择的原则:一是要选择瘦肉型杂交品种猪;二是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型大小一致、品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在养猪生产中抓好仔猪、种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猪群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等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猪品种的选择对养殖户来说非常关键,饲养目的不同饲养的品种和要求也不同,如生产商品仔猪或白繁自养进行育肥,就应饲养纯法系的长白和大白母猪,或饲养含地方血统的二元杂交母猪,这种母猪抗病力强、产仔数多、奶水好、发情明显、不难产和繁殖利用年限长,或不含皮特兰血统的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如果饲养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种猪,那么就应该选择引进品种的纯种猪(没导入皮特兰血统),如美系杜洛克、法系长白和大白种猪做繁殖父母代种猪。  相似文献   

12.
1养猪品种要适合养殖方向 养祖代猪以卖父母代猪为主的猪场要养纯种猪。养父母代猪以卖商品代仔猪为主的猪场要养多个纯种猪,利用杂种优势赢得市场。养商品代猪以卖育肥猪为主的猪场要养杂交猪。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好猪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公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原因被淘汰,或者更多。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所以,做好后备猪的选择和生产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本工作,是提高生产性能和猪场经济效益的希望所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种猪公司是国内专业化种猪育种企业,其经过长期专门化品系选育的新法系大白种猪具有繁殖性能好、体型高长和生产速度快的突出优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出数量多、品质好、活泼健壮的仔猪,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基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种用母猪的繁殖潜力,就必须掌握母猪的繁殖机理,提供适当的营养,进行科学的管理,且合理选择、饲养和使用种公猪。  相似文献   

16.
1997年3月,我们利用引进的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种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试验,目的一方面想通过杂交生产来克服本地猪的缺点,提高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杂交对比,来确定利用加系种猪改良本地猪比较好的杂交组合。现将该试验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用猪的选择,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各50头分别设置4组,即本地猪(对照组)、加系大约克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大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长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杂一代母猪,再与加系大约克公…  相似文献   

17.
品种对养殖户来说非常关键,饲养目的不同则饲养的品种和要求也不同,如生产商品仔猪或自繁自养进行育肥,就应饲养纯法系的长白和大白母猪,或饲养含地方猪血的二元杂交母猪,这种母猪抗病力强、产子数多、奶水好、发情明显、不难产和繁殖利用年限长,或不含皮特兰猪血的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如果饲养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种猪,那么就应该选择引进品种的纯种猪(没导入皮特兰猪血缘),如美系杜洛克、法系长白和大白种猪,做繁殖父母代种猪。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仔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 ,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方法 ,供养猪场户参考。1选好种猪。种公猪的好坏 ,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 ,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春季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 ,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2加强饲养管理。在生产中 ,加…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确保仔猪多活、快长 ,不仅是养猪生产的关键 ,也是养猪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近年来 ,笔者根据养猪的生产经验 ,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提出以下 9项措施 ,供广大养猪生产者借鉴。1 加强繁育母猪的免疫 ,提供健康充足的猪源近年来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 ,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等病 ,已成为大、中型猪场的重要疾病 ,造成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畸形胎儿 ,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 ,猪伪狂犬病免疫 ,种猪第 1次灭活疫苗注射后 ,间隔 4~ 6周后加强免疫 1次 ,…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方法,供养猪场户参考.1 选好种猪种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春季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