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湿地松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多年来培育湿地松苗木的实践,总结出简单、实用的培育湿地松良种壮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芽苗截根育苗技术研究胡世才,沈根度,曹志荣,陈里娥,夏锡凤,蒋彦章,叶卫(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良种壮苗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关键措施,这是多年生产实践的科学总结。良种育出壮苗必须有育法。什么才是壮苗?阳含熙先生等在“杉木速生丰产规律...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是安徽省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因其前期生长迅速而在皖南的项目造林和皖东的工业原料林中广泛栽培。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关键在于良种壮苗,而苗木质量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因此,在选好良种的同时,培育出壮苗是造林成功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笔者在湿地松育苗中,将国内推广的各项先进技术进行配套组装后综合应用,在项目造林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 苗圃地准备与种子处理11 圃地选择湿地松是强阳性树种,圃地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壤酸性、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为…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优质壮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由美国引进,强阳性树种,可以耐一定的水湿,但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平均气温18℃左右。湿地松为早期速生树种,前10年平均每年高生长量可达1m以上,胸径生长量1cm以上。湿地松造林成活率高,木材质量好,可用作制浆、造纸、建筑、装修等,是松脂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树种。因此,在工业原料林建设中利用湿地松树种造林前途广阔,选择湿地松良种培育壮苗,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采用良种壮苗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措施,这是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科学总结。促使苗木的根系发达是多年来科技工作者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为了培育根系发达的壮苗,我们在培育湿地松苗木过程中进行了截根处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永州市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任务繁重。最近,我们就全市林木种苗工作的情况开展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永州市林木种苗工作归口营林站。近年来,通过发放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质量、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等“四证”,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行业管理,全市已实现形成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杉木、油茶、板栗、杨树七大主要造林树种造林的良种壮苗化。林木种苗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全市建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墨西哥柏、柰李等良种基地10处,面积693公顷。其中部省合建3处,面积118公顷,县区自建7处,…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湖北省湿地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过评价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因素叠加分析、评价结果分析等5个环节研究湖北省湿地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结果表明:国家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沙洋县、京山县和安陆市较好;省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随县和麻城市较好;市县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谷城县、襄城区、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钟祥市、当阳市、孝昌县、浠水县、蕲春县和兴山县较好。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为孝感市全域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树种,本文总结了湿地松大田培育的整地、挖穴、栽植、施肥、除草等技术要点,并对其苗木培育成本进行了概算,为林企、林农培育湿地松大田壮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营养器育苗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华 《热带林业》2003,31(4):32-33
除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质量,林木速生丰产的主要因素,除有良好的种源外,育好苗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象牙山林场从1963年建场起至今在一直都进行马尾松(有少量的湿地松、桐棉松)育苗、造林和迹地更新,至1975年第一代造林基本结束,共营造松林约13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林木良种繁育基地自1964年建立全国第一个湿地松种子园———台山红岭湿地松初级种子园起,经历了70年代的基地大规模营建、80年代初的调整巩固、80年代末的改良提高,以及90年代的再调整继续提高阶段。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不同造林因子对湿地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文章从施肥方式、立地选择、林地小气候、土壤质地、种苗类型和苗木质量等方面对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土壤中合适的水分是提高湿地松成活率的关键,合理施肥,立地条件优越,小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质地良好,容器苗和壮苗造林均能提高湿地松的成活率及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因此栽植湿地松时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类。如果条件允许可施基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湿地松时,应采用容器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2006,(4):22-23,37
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的育苗及其切根苗造林等试验,探讨幼苗切根对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地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移栽,8月底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 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8.7%,幼林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并提前郁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湿地松、火炬松育苗新方式的改进—芽苗移栽工具打孔器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比常规播种育苗省工,而且种子利用率、苗木出圃率及苗木质量均普遍提高,每0.07hm~2育苗可增加经济收入1900多元,在国外松育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4.
秋季施肥调控苗木质量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木顶芽形成后,生物量仍继续增大,苗木体内养分浓度因而下降。秋季施肥因能有效缓解因生物量增大而伴随的稀释效应,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欧洲云杉、黑云杉、火炬松、湿地松、脂松、北美黄松、花旗松、蓝桉等常绿树种苗木的培育,在我国仅在侧柏、三倍体毛白杨等苗木上有所研究。本文从秋季施肥调控苗木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机制、秋季施肥苗木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秋季施肥制度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养分内转移在秋季施肥调控苗木质量的作用,探讨常绿、落叶树种苗木秋季施肥的可能差异,并结合当今研究热点,对该领域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 1年生南酸枣和湿地松为试验材料 ,于沿海岩质典型岸段分别就种植穴大小和磷肥蘸根、ABT生根粉沾根、选用容器苗、覆草、集团造林等共 12个技术组合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提高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分别是集团造林、选用容器苗及磷肥蘸根 ;而有利于提高南酸枣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其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为截干和ABT生根粉沾根处理。试验结果同时表明 ,种植穴大小对南酸枣和湿地松的成活率及其 3年生幼树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年生湿地松、马褂木苗木出圃前,根据苗木不同生长状况,随机选定10块样地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经统计学处理,了解土壤肥力与苗木生长的相关性,探讨圃地土壤肥力特征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土壤属性,初步探讨如何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等级评定。由于该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故对水稻土育苗提出一些见解。其研究结果将对培育壮苗,提高苗圃土壤管理水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杂种松松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松是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的后代。采用GC/MS仪DB-5毛细管柱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松三种松脂及其松香、松节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松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及蒎烯含量较双亲湿地松和加勒比松低。  相似文献   

18.
浙北海堤湿地松防护林带的前期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湿地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前期生长观察研究认为:湿地松在海堤的生长量虽略低于平原水稻土,但也生长良好,在土壤含盐量为的老海堤上生(含苗龄)湿地松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 0.34 % 9 a 3 a到和;在土壤含盐量达到的新筑海堤上也生长良好,大苗移栽成活率达,栽后 5.64 m 9.4 cm 0.5 % 100 % 3 a(含苗龄生)平均树高、胸径,是适于海堤发展的防护林或绿化树种。为提高造林成活 6 a 3.86 m 5.2 cm率,在海堤造林宜采用大苗移栽。  相似文献   

19.
以湿地松无菌苗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细胞分裂素等对湿地松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DP+6-BA 4.0 mg.L-1+NAA 0.05 mg.L-1为湿地松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附加10 g.L-1肌醇或体积分数为30%的椰子汁对不定芽增殖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培养基中隔代添加6-BA对芽苗伸长生长有利,但对不定芽增殖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