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97株杉木人工林平均木立木蓄积经4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在采伐作业设计和伐后验收的蓄积计算上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或编制区域性根径一元材积表,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2.
对397株杉木人工林平均木立木蓄积的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在采伐作业设计和伐后验收的蓄积计算上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或编制区域性根径一元材积表,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CASIOfx-5800P计算器的可编程功能,以及其所具有的便携性、持久续航性和广泛应用性等特点,实现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蓄积的自动化计算,蓄积计算类型包括标准地蓄积、控制样地蓄积和小班蓄积计算。本文分别给出三种蓄积计算的全部程序代码和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以前介绍的遥感判读与地面样地相结合的两相抽样中 ,地类合并后的样地平均蓄积是根据合并前各地类的样地平均蓄积按各地类的实测样地数加权计算的。这种算法会引起三个问题 :一是合并后地类的总蓄积不等于原地类的蓄积之和 ,即不满足加法公式 ;二是如果最后要将总体合并成一个地类 ,则不论遥感样地数量有多大 ,正判率有多高 ,总体的蓄积始终不会变化 ,因为总体平均蓄积就等于总体所有地面样地的算术平均 ,与遥感样地无关 ;三是不方便多重合并。笔者认为 ,地类合并后的平均蓄积根据合并前各地类的平均蓄积按各地类修正后的面积成数加权计算会比较合理 ,因为这样会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七、内业计算1.样地卡片的计算(1)分别树种、分别径级按活立木株数查一元材积表得各径级材积,将各径级材积相加得各树种材积,再累加得样地总蓄积并换算成每公顷蓄积。(2)要求径级材积、树种材积、样地材积均计算到0.001立方米。(3)样地卡片要全面核算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特征数计算。2.平均蓄积等特征数计算  相似文献   

6.
利用旺业甸林场固定标准地林木树高和胸径的调查数据,分别比较了平均实验形数公式法、平均实验形数标准木法和一元材积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和林分蓄积组成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的蓄积量中,任意两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测算混交林树种组成系数不一致的,对优势树种(优势树种相同时,对低于5%的树种)的蓄积系数差值分类后进行符号检验,3种方法的蓄积组成计算结果在0.05水平下差异不显著。因此,平均实验形数法可以用于林分蓄积和蓄积组成的估测。对林农或家庭林场而言,平均实验形数公式法的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湖南省主要树种模型研建项目中50块马尾松样地的每木胸径和树高实测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构建了马尾松固定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和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基于构建的树高曲线模型,计算林木材积和样地蓄积,并以二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作为真值,将基于树高曲线模型计算的蓄积、二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和一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固定参数和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44和0.857,体现了较好的拟合精度;两种方法统计的总体蓄积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林业行业标准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分径级组或分起源统计样地蓄积相对误差,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均较一元材积公式表现出更高的精度,能有效避免产生较大偏差。构建的马尾松相对树高曲线模型能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及蓄积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分和各亚层)主要测树因子的特征,特别是各林层树高和蓄积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蓄积的估计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各林层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各亚层株数和蓄积占全林分的比重,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并对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与全林分相比,分层后各亚层胸径和树高的变异系数明显变小,各亚层之间胸径的变异系数随亚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第Ⅰ、Ⅱ亚层树高的变异系数基本一致,小于第Ⅲ亚层。第Ⅰ、Ⅱ亚层的株数占全林分的20%~30%,蓄积却占全林分的90%以上。相对误差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林分蓄积时全林分、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误差均在5%以内,第Ⅲ亚层在10%以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算出各林层的蓄积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受光层(第Ⅰ、Ⅱ亚层)的蓄积占绝对优势,是外业调查的重点。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计算方法的误差总体上符合生产实践中精度的要求,方差分析得出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可在满足精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控制、设计和考核森林采伐时,采用活立木蓄积和木材材积双重指标,有着重复、设计繁琐复杂、工作量大、实施困难和在考核时活立木蓄积标准与木材材积标准不能统一等不足。活立木蓄积是木材材积的母体,蓄积的多少控制着木材材积的多少,而利用木材材积计算森林采伐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利用树高、胸径、蓄积和木材价格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样只利用活立木蓄积作为控制、设计和考核森林采伐的主要指标,可以简化设计技术环节,降低工作量,设计考核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CASIO fx-4500PA计算器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广泛,针对二类调查小班蓄积及样地蓄积等因子计算的需要,分别编写了计算程序,列出了程序清单,并对程序的使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表的基础数据,来自小班调查卡片,所以对小班蓄积计算要求正确无误,方可确保统计结果的可靠性。过去小班蓄积的计算要通过查表(如形高表),同时很多情况都要使用内插的办法,才能计算出所需数值,做起来既繁琐又费工时,出错的机率也较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完成此项工作。我们1989年开始采用数式法计算形高值的办法计算小班蓄积,并将计算式编成程序输入  相似文献   

12.
一、伊盟地区蓄积角规尺长的计算和蓄积系数的确定 (一)角规蓄积系数m值的确定根据1974年森林资源调查掌握的资料,伊盟地区人工林每公顷的蓄积量幅度为15—60立方米,个别杨、柳林分生长好的在80立方米以上。因此,根据蓄积角规原理,确定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森林蓄积连年生长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以各树种(组)不同林龄的小班集合,计算各树种不同林龄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绘制森林蓄积生长曲线,选择数学模型,得出不同树种的生长规律参数;通过计算不同林龄的理论值,最后得出森林蓄积连年生长率.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一次调查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外业工作量大,一般要测量100多株样木,计算过程也比较繁复。本法只需测量5株样木,即可算出n年间的林分蓄积生长量,计算结果和材积差法、一元材积指数法相接近。  相似文献   

15.
少林地区二类调查要提供小班蓄积和有关因子,以作今后森林经营安排的依据。而少林地区的次生林的林相比较单纯,并且大多在中幼龄阶段,单株材积变化不大,林地呈团状分布,生长好坏与局部立地条件相关紧密。这种林块集团镶嵌是造成小班蓄积差异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特点,抓住影响蓄积变动的主要矛盾,首先分析确定各树种不同立地类型的平均蓄积(标准蓄积u_im~3/h_a),再通过像片判读,判定每个小班的立地类型、林地与空地的比例K(简称林空比)和小班内各树种林冠面积比例(P_i),按公式X_i=u_iKp_i计算小班各树种每公顷蓄积,再累加得小班平均每公顷蓄积,就可以计算出小班蓄积。基于上述认识,在山西省蒲县克城林场朝阳经营区二林班进行了像片判读分解法试验。限于时间紧迫,未做全面实地验证;特别由于试验人员无该地实践经验,有关判读特征都是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汪清林业局的20块人工落叶松为例,对间伐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进行生长趋势分析,用普雷斯勒公式计算林分的平均生长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林分在间伐初期的断面积和蓄积小于未间伐林分,但随着林龄的增大,间伐林分断面积和蓄积向未间伐林分渐近;间伐强度越大,年平均生长率越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采用标准木计算林分蓄积增长时,需要测定标准木的胸高直径。选择标准木的准确程度则对计算林分蓄积增长量的结果的精度有重要影响。冠幅则可能是选择标准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应查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类型和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8.
迪庆州生物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基于此,本研究收集处理了迪庆州1987-2017年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数据,计算出每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活立木蓄积及森林资源消耗蓄积,对全州30年间活立木蓄积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籍此分析出迪庆州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平原林资源调查中,经常涉及到计算带林蓄积问题。蓄积由单株材积和带林株数决定,所以,一定面积内株数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它的蓄积正确与否。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计算带林株数是以面积推算,其公式: (面积/株距×行距)即带长×带宽(m)/株距×行距(m)在此称株数算法“Ⅰ”。其实既简便又正确的带林株数算  相似文献   

20.
幼树的认定     
在办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常常涉及林木的数量。认定林木的数量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计算立木蓄积,另一个通过计算幼树的株数。对于立木蓄积,可以通过林业技术手段作出认定,如量胸径、测根径、称重量等;对于幼树,由于方法不太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则较难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