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鉴别寄主法对40个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同时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8个供试菌系高度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及K102,属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其余12个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7号生理小种略有差异;供试菌系属于一个营养亲合群,且与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系相亲和,与3号、8号小种的标准菌系不相亲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依旧以7号生理小种为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高温型菌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98年对新疆棉花耐高温菌系 HAI- 1 7的致病性、耐温性、大分生孢子形态、菌系营养亲和性、产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HAI- 1 7能在 40℃生长 ,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大分生孢子 31 .8~ 49.5× 5.1~ 7.6μm为镰刀型。采用营养钵苗期鉴定法和 nit突变体技术 ,HAI- 1 7属于 7号生理小种 ,与标准 7号生理小种 Ag1 0 6亲和 ,与 3号和 8号生理小种不亲和 ,属中等致病型。标准 FA制品在 2 69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供试 7个菌系中 ,HAI- 1 7在 Modified Richard培养液中产毒量为 1 .1 μg/ ml,在 PSA中为 0 .9μg/ ml  相似文献   

3.
西瓜枯萎病菌最优RAPD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对适合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优RAPD体系(包括随机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扩增反应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寻求各因素间的最优组合,最终得到了条带清晰的最优RAPD体系。反应体积为25μL,其中随机引物浓度为10μmol/L,Taq DNA聚合酶为1.25U,模板DNA度为1.6md/L,dNTPs浓度为2mmol/μL,扩增反应的退火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4.
采用RAPD方法,对40个来自于吉林省代表性稻瘟病病菌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在筛选的26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2.12条带。经过0~1聚类分析,在0.6遗传相似水平下,将不同地域和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均划分为8个遗传谱系。病菌通过RAPD方法聚类谱系,未能与其所属生理小种结果形成对应关系,但与对鉴别寄主中的个别品种致病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地域的代表菌株经RAPD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菌株可以组成同一谱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系谱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离自新疆5个不同地点的棉病株或棉田土的7个菌株经单孢分离得到18个单孢株,经鉴定均为尖孢镰孢。7个菌株的18个单孢株分别在KPS培养基上诱得数量不等的nit突变体,将它们分别与两个采自老病区莎车的棉枯萎病菌株进行营养体配对试验,结果显示7个菌株分别归属2个营养亲和群(VCG),其中与莎车菌株明显亲和,属V1的6个菌株与莎车菌株应同属于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同一菌株的不同单孢株与莎车菌株的CI不同,反映了各单孢株所产nit突变体的突变类型的差异;而不同菌株与莎车菌株的CI不同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遗传上的差异。另营养体亲和产生的亲和带形态,不同菌株有差异,且具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自新疆农一师不同团场和农三师43团的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经分离纯化获9个菌株。利用硝酸钾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9个菌株共诱发获得16个nit突变株,其中nit1占62.5%,nitM占25.0%,nit3(8)占12.5%。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的测定.发现不同菌株营养体亲和产生的亲和带形态有差异,且具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选用15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菌株,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出抗氯酸盐的不能利用硝酸盐营养体突变株(nitmutant),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划分出nit1,nit2,nit8,nitM和nitX5种突变类型,其中nit1出现频率最高。将各菌株的nit突变株和测试菌株的nitM或nit8配对,结果15个菌株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其中1号小种的菌株划为VCG1亲和群,0号小种划为VCG2,2株非致病菌株分别为VCG3和VCG4,2株只出现nitX突变类型的菌株分别为VCG5和VCG6。表明营养体亲和群与生理小种存在一致关系,营养体亲和性可以作为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病原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番茄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和佳木斯市郊及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收集和分离的20个番茄枯萎病菌菌株,在进行专化型测定的基础上,用国际上通用的已知基因型的番茄品种做为鉴别寄主,采用泡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法进行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20个供试菌株均属于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yp.Lycopersiciracel).  相似文献   

10.
王兰  黄丽丽  冯宏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27-5929
[目的]明确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南疆地区棉花抗病育种和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2个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代表菌株在4个长绒棉品种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病情指数将南疆不同团场的菌系致病力划分为中、弱2个类群;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菌系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海岛棉品种和12个菌系可聚集成4类。选用9对EcoR I和Mse I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52的相似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分为4个AFLP群。[结论]新疆南疆地区不同团场间的棉花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显示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棉花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枯萎菌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定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质量浓度;同时,分析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厚垣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含9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为抗病品种‘抗岱16’的特有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为感病品种‘冀棉11’的特有氨基酸。每株‘冀棉11’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分别是‘抗岱16’的4.5和4.4倍。‘抗岱16’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和萌发。研究还表明,6月和10月时,棉花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数量达到高峰,且抗病品种‘抗岱16’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始终低于空白对照和感病品种‘冀棉11’。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各植棉区采集棉花枯萎病病株,经分离纯化获49个单胞菌株。接种试验表明:49个菌株均使棉花产生枯萎病症状。利用氯酸钾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49个菌株共诱发获得336个nit突变株,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亲和性配对反应,可将49个菌株分为4个亲和群,其中46个菌株属同一亲和群,它们均与7号小种的nit突变株相亲和,其余3个菌株分别属于其它亲和群。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和生防哈茨木霉在西瓜根部动态定殖的差异,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CT74质粒分别与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和哈茨木霉M3菌株的基因组整合获得相应的转化子;将转化子接种于土壤,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踪并比较两菌株转化子对西瓜幼苗根部的侵染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传代6次仍能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稳定,能够稳定遗传,经PCR验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成功。盆栽试验中,两种转化子均能成功定殖于西瓜幼苗根部,在定殖初期,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在根内的扩散速度快于哈茨木霉M3菌株。  相似文献   

14.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连作棉田枯黄萎病的防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和筛选防治新疆连作棉花病害的优良生防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菌根菌(AM)、菌根菌配合滴施1次生防细菌(AM+P1)、菌根菌配合滴施2次生防细菌(AM+P2)、BIO菌肥(B)、重茬菌剂(C)和木霉菌(M)6种菌剂对连作棉花农田枯萎菌、黄萎菌菌源量、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M+P1、AM+P2、AM、B、C、M处理土壤中枯萎菌、黄萎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枯萎菌菌落数量分别降低52.5%、65.0%、56.3%、46.3%、33.8%、52.5%,黄萎菌微菌核数量分别降低44.0%、36.2%、42.8%、26.7%、22.2%、42.5%;不同处理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各菌剂防效可达12.2%~38.8%,依次为AM+P1MAM+P2AMBC。施用菌剂能改善棉田土壤养分,增加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M、AM、AM+P1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不同处理下,籽棉产量增加2.7~8.1kg/hm2,其中施用木霉菌剂的棉田增产幅度最大,达到3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香蕉Musa spp.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 引起的香蕉枯萎病蔓延快、根治难,严重阻碍了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由于Foc菌量和空间分布与其侵染和致病作用直接相关,探索Foc在‘巴西蕉’Musa acuminate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植株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伤根接种法对‘巴西蕉’苗分别接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1)和4号生理小种(Foc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不同香蕉组织及根际土壤中的菌量,分析了香蕉枯萎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结果 温室中接种Foc后2~21 d内,‘巴西蕉’根部和球茎中Foc1和Foc4菌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但Foc4菌量始终大于Foc1;在‘巴西蕉’球茎中,Foc1和Foc4分别在接种后21和14 d菌量达到最大。田间接种Foc后30 d,离‘巴西蕉’植株地面半径(r)5 cm、地下深度25~30 cm土壤中的Foc1和Foc4菌量最大;而r为15和30 cm时,地下深度10~15 cm土壤中的Foc菌量大于0~5和25~30 cm的菌量;在相同r和地下深度的‘巴西蕉’根际土壤中,一般Foc4菌量大于Foc1。结论 Foc1和Foc4菌量在‘巴西蕉’植株和根际土壤中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分布,同一空间中Foc4菌量大于Foc1菌量,研究结果可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木霉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木霉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和防病作用的差异,筛选出高效菌株,为利用木霉菌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与致病菌对峙培养,研究竞争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能限制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扩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菌株竞争作用最强,菌丝扩展抑制率为67.70%。试验发现木霉菌株能够通过紧贴、缠绕、穿透等方式寄生于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上,最后引起菌丝断裂,细胞内容物外泄。通过无菌滤膜过滤获得的不同木霉菌代谢产物抗生作用明显,TH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9cm,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7.19%和68.35%。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育苗时施加木霉菌株不同程度控制苗期黄瓜枯萎病的发生,TH菌株防病作用最强,防效为64.34%,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V菌株促进黄瓜生长作用最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分别增加42.81%和86.9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FOC1)和4号小种(FOC4)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s, 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L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质粒pMD18-pl-foc1、pMD18-pl-foc4和真核表达穿梭载体pPICZαA进行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反应,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转化至DH5α进行筛选扩繁,对菌落进行PCR鉴定后抽提质粒进行PCR和EcoRⅠ、XbaⅠ双酶切鉴定。将阳性载体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 SMD1168感受态细胞,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FOC1和FOC4 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pl-foc1和pPICZαA-pl-foc4,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分别获得了重组的PL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23.4 ku。【结论】FOC1和FOC4 2个香蕉枯萎病菌小种的PL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8.
乌头酸是兰州百合一种重要的根系分泌物,为探究乌头酸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百合专化型的作用效果,测定外源乌头酸对F.oxysporum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175~1 175 mg·L-1时,乌头酸对F.oxysporum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抑菌作用显著。浓度为1 175 mg·L-1时,与CK相比,乌头酸对F.oxysporum抑菌率、产孢量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1.95%、77%、93%。乌头酸处理引起菌丝体电导率增大,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SOD、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D酶合成基因在转录水平上于11.75~1 175 mg·L-1处理下调表达, 1.175 mg·L-1处理时SOD酶合成基因出现上调,与CK差异不显著。POD酶合成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所有处理均下调表达。可见,乌头酸可以作为化感抑制剂应用于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选择镰刀菌用驹田或植选1号培养基,在米饭培养基上划分镰刀菌种群,用试管法或盆栽作致病性测定,以检测土壤中棉花枯萎病致病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主要在奶油色、淡青莲及深紫色菌群中,分别占21.2%,11.5%,4.5%。陕西杨陵(1985)棉枯萎病病圃(发病株率85%以上),播种前10公分土层内每克干土含菌量为2236~2576个菌落。使用这一定量检测程序比单独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提高了精确度,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