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板栗羊肉黄酒是将板栗、羊肉加入黄酒的酿造过程生产的一种营养价值高、活性成分丰富、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黄酒。综述了板栗、羊肉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工艺和黄酒的活性成分及功能性,为板栗羊肉黄酒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板栗壳棕色素的染色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板栗壳中采用碱提法提取的板栗壳色素作为试材,并与标准品焦糖色素进行对比,研究其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和分光测色仪测定L值和a值的方法,重点研究板栗壳色素对蛋白质和淀粉类食品的染着性和在不同pH下的变化,以及色素色率和红色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碱提取的板栗壳色素对淀粉和蛋白质有较强染着性,且稳定性很好;板栗壳色素色率低于焦糖色素,但是红色指数高于焦糖色素;板栗壳色素的色率和红色指数均随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板栗雌雄花差异表达谱数据库,筛选鉴定到雌雄花特异表达基因,在雌雄花特异表达基因中识别和定位了19个SSR位点。通过在SSR两端设计特异引物,经过PCR扩增,筛选到5对多态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引物。进一步采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17份板栗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7个品种可分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群包含‘超短枝1号’、‘超短枝2号’、‘沂蒙短枝’、‘燕红’等6个品种,主要为北方板栗品种;第Ⅱ类群中包含10份资源,主要为包括湖北地方品种在内的南方板栗品种;第Ⅲ类仅包括‘金栗王’,与前两大类亲缘关系明显较远。本研究开发的SSR分子标记重复性和多态性较高,可用于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为开发板栗雌雄花特异分子标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河北、河南两省的6种板栗品种(塔丰、遵玉、早丰、大板红、红油栗、大板栗)为试材,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比较不同品种板栗的果仁质地特性,探讨反映板栗果实质地状况的评价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质地构成和变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板红在硬度、胶黏性方面最高,大板栗品种在弹性、胶黏性、咀嚼性方面较好,在果仁内聚性方面最好的为塔丰。板栗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表明,硬度与咀嚼性、胶黏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聚性与胶粘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一定的负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故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均能较好地反映板栗的质地特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板栗深加工产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低糖板栗果脯、板栗面包、板栗酒、板栗饮料、板栗片等深加工技术,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板栗的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化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板栗的贮藏保鲜效果,开发无公害的天然保鲜剂,以北京产板栗为试材,通过对板栗贮藏期间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多次分离、鉴定、接种,初步判断引起板栗贮藏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松生厚星裂壳孢和可可毛球二孢,利用厚朴提取物洗果,可以减少板栗贮藏病害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时对照发病率为18.35%,利用厚朴提取物洗果的发病率为2.85% ̄3.03%。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板栗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包括板栗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生理生化因素与板栗雄性不育的关系,以及不完全雄性不育板栗(短雄花序板栗)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及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等,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板栗雄性不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对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进行开发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综述了国内外最近20年在板栗壳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现有研究涉及将板栗壳作为生物吸附剂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作为基质用于食用菌栽培和作为原料用于活性炭制备,以及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着色和纺织品印染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并不系统,今后还需对板栗壳色素进行安全性评价,补充其毒理学和代谢方面的数据。板栗壳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偏低,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理化改性提高其吸附性能,提取过色素的板栗壳残渣可进一步作为原料用于制备活性炭,以达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板栗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板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地域性较强,品质差异较大。综述了近年来板栗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板栗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及板栗品质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板栗产量、质量和施肥技术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板栗营养品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坚果,素有“木本粮食”和“铁秆庄稼”之称。板栗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常食栗子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保健功能需求的增加,板栗在未来食品加工领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板栗系列产品也必将以其营养丰富、口感浓郁、天然健康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1.
荸荠食品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荸荠的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及贮藏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荸荠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宽城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为从土壤气候角度解析宽城板栗栽培系统的自然禀赋和不足,利用宽城县基本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以及专项进行的土壤取样分析数据全面分析了宽城板栗栽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综合评价了宽城板栗栽培的气候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宽城板栗林土壤酸碱度适宜,有机质丰富,N、K含量和Fe、Mn、Mg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宽城光热资源完全满足板栗生长成熟需要,果实生长期水分供应充足,果实成熟期气温日较差大,板栗主要栽培区域综合气候条件优于板栗栽培适宜指标。总之,宽城板栗栽培系统拥有较好的土壤气候环境,具备栽培高产优质板栗的条件和潜力,春季降水偏少是宽城板栗高产的一个限制因素,适当的春季灌溉可较大幅度地促进板栗高产优质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和提高板栗果实品质,寻求合适的喷施生长调节剂的方法。以‘遵玉’为试材,于不同时期对板栗喷施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探究生长调节剂对板栗结实情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始期喷施SA可显著提高板栗实蓬率、每苞中板栗的个数和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其中以0.2 nmol/L效果最佳,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50%、79.64%、19.20%、11.20%和6.09%;板栗幼胚发育前喷施0.01 mg/L BR可显著提高板栗实蓬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4.16%、26.37%和5.69%,而喷施0.001 mg/L BR可显著提高板栗实蓬率和每苞中板栗的个数,分别提高了19.42%和125.56%,其中每苞坚果个数增幅高达125.56%,可显著提高板栗产量。因此,建议于板栗盛花始期喷施0.2 nmol/L SA,于幼胚发育前喷施0.001 mg/L BR或0.01 mg/L BR,以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Upland red soil has strong acidity and low fertility, different woodland types produce varying impa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soil, 2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waste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chestnut forest soil were the highest, 16.41 g/kg and 0.46 g/kg respectively; while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ppeared in wasteland soil, and basal respiration of wasteland soil was 28.36 mg CO_2/kg·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2 soils(p <0.05). The nematode abundance also reached the peak in wasteland soil. Three types of soil exhibit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dominant trophic group in wasteland soil was herbivores,while omnivores/predators and bacterivores in forest from farmland and chestnut forest soil, 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on ecological indices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was not consistent. Degradation trend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were presented in the 2woodland types compared with wasteland soil. These results are instructive for the local woodl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5.
对贮藏前后的板栗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贮藏前的板栗细胞排列紧密,淀粉粒清晰可见,细胞膜较完整、光滑、内质均匀;腐烂板栗的细胞膜不完整,细胞与细胞的界限不明显,淀粉粒不清晰,线粒体膜不清晰,嵴模糊。但是贮藏前后板栗的细胞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微量元素硒对板栗籽实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提升板栗的营养价值,筛选出高效的硒肥施用技术培育富硒板栗。用含硒量138 mg/kg的生物有机肥,按施肥量设置0.0(CK)、1.5、2.5、3.5、4.5 kg/株5个处理,根施板栗结果树,对林分土壤、叶片、板栗籽实硒含量及栗实主要成分进行检测,研究硒含量变化及栗实硒与其它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硒肥用量的增大和年份的积累呈递增趋势;硒元素能以代谢的方式进入到栗实中,并随着土壤、叶片中硒的积累,促进硒向栗实的转移;板栗籽实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硒的摄入也促进了栗实对其它营养成分的吸收。试验第四年,处理3栗实含硒量最高,达到0.539 mg/kg,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达到了9.673、4.817、 40.707 g/100g,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含硒生物有机肥,全面改善了板栗品质,提高了板栗附加值,同时食用健康的富硒产品,也将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补硒方式。  相似文献   

18.
华北农牧交错区两种土壤类型下青饲玉米的施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华北农牧交错区饲草量少质差的现实问题, 在区域草甸栗钙土和沙质栗钙土条件下,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及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甸栗钙土田和沙质栗钙土田施氮比不施氮青饲玉米生物产量分别增加36.1%和106.0%, 植株氮素含量分别提高108.0%和81.9%, 且在草甸栗钙土田出现氮素的奢侈吸收现象; 施氮使草甸栗钙土田玉米植株磷素含量提高10.9%, 但沙质栗钙土田玉米磷素含量降低; 玉米植株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草甸栗钙土田分别增产1.60倍和2.10倍, 沙质栗钙土田分别增产2.74倍和1.36倍; 施氮显著提高青饲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草甸栗钙土田增幅为27%~45%, 相当于多供水82.5~135.7 mm; 沙质栗钙土田增幅为95%~97%, 相当于多供水294.9~258.5 mm。故华北农牧交错区青饲玉米施氮是快速提高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以及高效利用肥水资源的有效技术手段, 草甸栗钙土田不超过200 kg hm-2、沙质栗钙土田不少于135 kg hm-2, 是兼顾玉米产量、品质与肥水高效利用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