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桉树的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造林地选择 桉树适应性强 ,在脊薄的土壤也能生长。但只有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要想丰产 ,必须选择好的造林地。桉树适宜疏松、深厚 (>80cm) ,肥沃的土壤 ,赤桉无性系要求海拔 6 0 0m以下 ,邓恩桉 80 0m以下 ,柳桉 10 0 0m以下 ,千万不要将有机质贫脊 ,板结浅薄的土壤及风口处作为桉树造林地。2 栽植密度 赤桉无性系 3m× 1 5m ,每亩 14 8株 ;邓恩桉、柳桉 3m× 2m ,每亩 117株或 3m× 3m ,每亩89株。3 整地 桉树丰产林或工业原料林基地 ,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必须全垦大穴整地。穴大 6 0cm× 6 0cm×…  相似文献   

2.
采用4×6、3×8、2×12、3×10、3×12、3×4、3×7.5(米)等7种株行距进行沙兰杨造林,6年的试验表明,2米×12米的造林株行距是杨粮间作的最适密度;3米×4米的造林株行距不适宜搞农林间作,适合集约经营定向培育造纸原料林。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尾叶桉和刚果12号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尾叶桉和刚果12号按开展了四种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5年观测结果表明:两树种不同密度林分林木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林分产量越高,但单株产量越低。研究结果证明:0.5m×l0m株行距适用于超短轮伐期薪材林经营,轮伐期以2年为宜;1.0m×2.0m株行距适用于经营短轮伐期速生丰产薪树林,轮伐期为4年;15m×3.m株行距可用于速生高产短轮伐期用材林的经营;2.0m×4.0m株行距适于林下间种作物之用。  相似文献   

4.
中澳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于1981年12月正式签订协议。其桉树品种及种源的施肥验,在1983年一号试验及1984年九号试验的基础上,1985年设计营造了十九号试验,经二年半的测定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小结如下: 设计:4个区组×5种肥料×9个种源。小区:共355个,最小试验小区14行×18株,面积0.189公顷;行距3米,株距2.5米,每公顷种植1333株;小区与小区间隔4.5米。林地:选在东门林场33及34林班。1967年前是荒山,67年33林班种广宁竹,34林班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广东省郁南县西江林场设置了4种株行距(1.7 m×4 m,2.0 m×4 m,2.5 m×4 m,3.0 m×4 m)试验,分析不同造林密度(1470、1250、1000、833株 ·hm-2)对0.8~7.8 a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除0.8 a生的林分保存率外,其它年龄的林分保存率均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470株 ·hm-2与其它3种密度间的林分保存率存在显著差异;造林密度对林分平均高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较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逐步递减,1470、1250株 ·hm-2与其它两种密度间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在2.8~7.8 a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7.8 a生时,以1250株 ·hm-2为造林密度的林分蓄积量最大,达195.0 m3·hm-2,分别比造林密度为1470、1000、833株 ·hm-2的林分高16.28%、5.86%和14.37%.以获得较高的林分蓄积量为目标,初步推荐1000~1250株 ·hm-2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的7.5年生试验林,利用79株分析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相关,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亲本对杂种生长和木材密度的效应,结合多重比较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材积和木材密度的联合选择。[结果]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52(P0.001),遗传相关系数为0.55(P0.0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母本间和父本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或0.01),但母本×父本互作的效应不显著;对钻刺木材密度,父本间呈极显著差异(P0.001),母本×父本互作显著(P0.05),但母本间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01),其与钻刺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极显著(P0.001),但遗传相关不显著;评选出速生、木材密度较高的杂交组合14个、单株17株。[结论]Resistograph钻刺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尾细桉木材密度的简便、经济和可靠的方法;母本和父本选择以及母本与父本的组配对培育速生、材质优良的尾细桉杂种均较重要;尾细桉生长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不显著,需要对这两类性状分别进行选择;评选的尾细桉杂交组合和单株为培育速生、优质的桉树良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尾巨桉人工林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合理的栽培密度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基础。从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的不同栽培密度对其生长量的影响来看:密度对尾巨桉高生长的影响表现在生长后期,密度对尾巨桉的胸径生长在各个林龄都存在显著差异,密度与胸径生长呈负相关。如果要培育大中径材,种植密度应小于1000株/hm2,结合目前桉树人工林的经营目的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尾巨桉种植密度在1250~1667株/hm2。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造林密度与配置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年7个月生三种密度(1666/株hm~2、2222株/hm~2和3333株/hm~2)两种配置(1666株/hm~2,株行距分别为2m×3m、1m×6m)尾叶桉试验林的分析结果是:密度越大的林分,,其冠幅、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就越小。方差分析表明,密度间除保存率、林分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生长量均有显著的差异,每公顷3333株的林分生长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种密度。在每公顷同时是1666株的情况下,株行距2m×3m的配置明显优于1m×6m的配置。本试验结果以每公顷1666株,株行距2m×3m的密度配置最好,4年7个月生每公顷林分蓄积量达107.024m~3。  相似文献   

9.
由云南省澄江县14年生桉树实生种子园保留的育种群体4个区组内,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4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45±0.0746和0.3546±0.1010;直干桉两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416±0.1011和0.0670±0.0850。两树种的纤维长度与其余3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而木材密度与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均是负数。提出以纤维长度和树高作为蓝桉、直干桉的主要选择性状,并提出了选择方法和标准。蓝桉的选择指数方程为I1=Fr+9.9146H;直干桉的为I2=Fr+0.9809H。为下一步高世代育种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巨桉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整地、造林密度、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分析 ,表明栽培巨桉应选择中厚层山地黄壤、整地规格为 6 0cm× 6 0cm× 6 0cm、重施基肥和追肥、造林密度为 16 6 7株 /hm2 ,即株行距为 2m× 3m。在轮伐期为 6~ 8年时 ,其经济效益是同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的 3 5倍。宜在巨桉适生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蓝桉、直干桉木材密度在家系内和株内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3个家系,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研究纱内木材密度的变异;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30株、直干桉36株作试验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直干桉极显著;蓝桉的木材密度在区组和家系间的差异都显著,而直干胺都不显著。株内不同方向的木材密度差异两种树均不显著,而不同高度和不同年龄的木材密度差异都极显著;在亲缘关系混杂的群体中两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密度均呈负相关,而在3个蓝桉家系内,胸径与密度呈正相关,直干桉3个家系中两个呈正相关,1个呈负相关,但都不显著。为将这两个树种纸浆材的主伐年龄定为6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在2年生时对蓝桉、直干桉作早期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直干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林分密度对桉树幼林木材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桉树无性系(巨细桉DH201-2和尾巨桉DH32-29)在5种不同林分密度下(1250、1657、2500、5000和6667株.hm-2)的木材材性(包括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分析(纤维形态特征分两种不同材型分析:心材与边材)。结果表明:无性系DH201-2的林分密度3(2 500株.hm-2)木材基本密度最大,为452 kg.m-3,DH32-29以林分密度2(1657株.hm-2)的木材密度最大,为436 kg.m-3;相同无性系相同林分密度下,边材纤维长度比心材纤维长度长,边材长宽比一般比心材长宽比要大,纤维宽度则无显著差异;无性系DH201-2的林分密度3(2500株.hm-2)和林分密度5(6667株.hm-2)是符合林分蓄积量、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最大值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单项选择法和双向选择法对14种速生桉人工林心材的抗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蛀蚀性进行室内测试,比较各种桉树心材被白蚁蛀蚀程度及质量损失率,以评价各种桉树木材对家白蚁的抗蚁蛀性能.单项选择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桉树心材抵抗家白蚁的蛀蚀能力有很大差异,20 a生韦塔桉(Eucalyptus wetarensis)和14 a生细叶桉(E.tereticornis)心材对家白蚁的天然抗蛀性最强,平均质量损失率均小于10%,属于轻微蛀蚀等级;50 a生窿缘桉(E.exserta)和40 a生柠檬桉(E.citriodora)次之,平均质量损失率在10%~20%,属于轻度至中度蚁蛀等级;8 a生巨桉(E.grandis)的抗蚁蛀性能最差,平均质量损失率大于50%,属于严重蛀蚀等级;其余8种桉树心材包括蓝桉(E.globulus)、 赤桉(E.camaldulensis)、 粗皮桉(E.pellita)、 托里桉(E.torelliana)、 刚果12号桉(E.ABL12)、 尾叶桉(E.urophylla)、 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和尾细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年龄为6~28 a,平均质量损失率为30%~40%,属于中度至严重蛀蚀等级.双向选择测试结果表明,家白蚁对不同桉树心材有取食偏爱性,14种桉树心材被家白蚁取食喜好优先排序为:巨桉→托里桉→尾细桉→蓝桉→刚果桉12号→粗皮桉→尾叶桉→尾巨桉→柠檬桉(28 a生)→柠檬桉(40 a生)→赤桉→窿缘桉→细叶桉→韦塔按.  相似文献   

14.
一些学者(M·达柯夫.H·巴谢夫.B·弗拉谢夫)确定,簇植(3-4株)的25年生欧洲松人工林比行植(每穴1株)多得木材1.6倍。 H·尼基吉娜(1952、1958年)和A·姆莉娜(1953年)认为,每穴2—8株生长比只长一株树材积可增加1—5倍。柯拉洛维姆和柯勒切维姆(1977年)得到类似的结果。株行距为6×5米的Ⅰ—214杨树无性系伐后,设置了两块标准地。第一块每个伐根留一个萌蘗条,第二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整地、造林密度、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分析,表明栽培巨桉应选择中厚层山地黄壤、整地规格为60cm×60cm×60cm,重施基肥和追肥、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即株行距为2m×3m.在轮伐期为6-8年时,其经济效益是同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的3.5倍.宜在巨桉适生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造林密度对I-63杨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4m,5×5m,6×6m和7×7m4种不同株行距对I-63杨木材基本密度株内变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离地不同高度和不同树龄之间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方位间无差异。胸高处木材密度与全树木材密度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造林密度对1—63杨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4m,5×5m,6×6m和7×7m4种不同株行距对I-63杨木材基本密度株内变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离地不同高度和不同树龄之间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方位间无差异。胸高处木材密度与全树木材密度间存在的明显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用密植加农作措施,以1—5年为轮伐期,建立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象收获庄稼似的收获木材,为造纸工业和人造板工业提供木材原料的做法,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颇为流行。这种速生林的种苗通常是采用各种杨树和柳树的无性系一年生苗,定植密度每公顷达2.2—3.7万株。西德在海拔115米,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水量345毫米条件下培育17个杨树无性系丰产林:用1—2年生苗本按0.3×1.5米株行距定植后3年内进行2次皆伐(定植后第2年秋后和第3年秋后各进行1次);单株平均绝干木材产量1.3公斤,每公顷可收获71.2立方米木材(其中第一次皆伐占59%,第二次占41%)。加拿大采用了欧美各国的30个杨树无性系,按照0.3%0.9米的株行距定植2年后,有的苗木高度达5.2米。胸高直径达3.3厘米;每公顷木材产量达161.4立方米。用这种杨树木材制成的纤维板(硬质)的理化性质和机械强度都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波兹南  相似文献   

19.
尾巨桉速生大径材的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桉树速生大径材培育是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疏植是桉树速生大径材培育的主要手段。为此自1993年起在广西东门林场开展的尾巨桉疏植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了4种密度;经过9年的观测,运用方差分析认为不同造林密度之间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以883株·ha~(-1)和667株·ha~(-1)的疏植密度作为桉树速生大径材的培育密度有利,得到大径材的比率高,经济效益大;而在密度为1250株·ha~(-1)和 1667株·ha~(-1)时,林分多为小径材,虽然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大,经济效益却小于疏植的林分。  相似文献   

20.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3个家系,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研究家系内木材密度的变异;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30株、直干桉36株作试材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直干桉极显著;蓝桉的木材密度在区组和家系间的差异都显著,而直干桉都不显著。株内不同方向的木材密度差异两树种均不显著,而不同高度和不同年龄的木材密度差异都极显著;在亲缘关系混杂的群体中两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密度均呈负相关,而在3个蓝桉家系内,胸径与密度呈正相关,直干桉3个家系中两个呈正相关,1个呈负相关,但都不显著。为将这两个树种纸浆材的主伐年龄定为6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在2年生时对蓝桉、直干桉作早期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直干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