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柰果煤烟病又称烟煤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属真菌,在南方高湿地区发生普遍.成为影响柰果商品价值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木奈)果煤烟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奈)果煤烟病又称烟煤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属真菌,在南方高湿地区发生普遍,成为影响(木奈)果商品价值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3.
桑叶枯病又称桑卷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梗孢科、树枝霉属真菌(Hormodendrum mori Yendo)侵染引起的桑树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枝条上部嫩叶。发病初期,病叶呈现失水性褪色病斑,进而发展成叶色发黄,叶尖、叶缘及叶脉间产生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成块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接成片,使半叶或整叶干枯...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新邵县柑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果梗枯死现象 ,果实提早退绿 ,果皮提早变黄 ,果梗干枯死亡 ,果实提早到 10~ 11月份脱落 ,导致大量的采前落果 ,落果率一般达 10 %左右 ,严重的达 30 %以上。部分落果中心柱呈黑褐色腐烂 ,对产量影响很大。新邵县农业局会同邵阳市农校有关专家于 2 0 0 1年 11月中旬到现场进行调查取样 ,然后镜检 ,初步认为 :柑果梗枯死主要是炭疽病为害所致。引起果实果梗枯死的炭疽病属次生型炭疽病 ,但存在两种炭疽病菌 ,分别属于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的刺盘孢属和盘长孢属。两者主要区别是 ,前者在分生孢子盘…  相似文献   

5.
<正>1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该病的病原菌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菌属,为拟茎点菌,在13~32℃均能生长,适宜长生温度为25~32℃,其中最适宜温为30℃。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尤其是危害苗木木质化程度较低、冬季遭受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践证明 ,苹果、梨等进行果实套袋 ,提高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是近几年逐步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但在实施套袋后 ,有的地方陆续出现苹果黑点病、梨黄粉蚜和梨木虱等病虫为害。其原因是 ,套袋虽可减少一般病虫的侵染 ,但套袋后由于袋内湿度大 ,温度高 ,透气差 ,易积水 ,果皮嫩等“小气候环境”与袋外的“大气候环境”截然不同 ,就为前述几种病虫营造了最适生长繁殖和为害的环境条件。1 病虫种类1 1 苹果黑点病。属半知菌亚门中的链格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 ,均为弱寄生菌 ,菌原体与苹果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致病菌基本相似。平时…  相似文献   

7.
果煤烟病又称烟煤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 孢属真菌,在南方高湿地区发生普遍,成为影响果商 品价值的重要病害之一。 1 症状 果煤烟病主要侵染橡树的果实、枝条和叶 片。果实染病后,在表面先产生暗绿色不规则的病斑,随 后颜色变深,形成黑色小粒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器,上附一 层黑灰色霉状物,酷似煤灰,故称煤烟病。病菌一般不深 入果肉。叶片和枝条染病后症状与果实相似,叶片光合作 用受阻,因缺乏养分早落。病斑附着较紧,不易擦去。  相似文献   

8.
<正>球孢白僵菌(B.bassiana)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白僵菌属(Beauveria),是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真菌类杀虫制剂。球孢白僵菌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虫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同时  相似文献   

9.
1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该病的病原菌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菌属,为拟茎点菌,在13~32℃均能生长,适宜长生温度为25~32℃,其中最适宜温为30℃。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尤其是危害苗木木质化程度较低、冬季遭受冻害的苗木。  相似文献   

10.
黑星病是为害青梅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该病 病原菌有性世代为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系一种黑星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枝、叶和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脱落;枝条染病,绿枝上的病斑也呈红褐色或变成深红色,中心部灰色;果实染病,在果实蒂周至果肩部形成黑绿色至暗褐色的圆形病斑,直径1~3mm,病部不深入果肉,稍隆起,也有数个病斑集中成块,表面有裂缝。果实成熟时或采收后病斑逐渐呈皱缩状。  相似文献   

11.
西瓜炭疽病俗称黑斑病、洒墨水 ,是西瓜上的主要病害。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 ,刺盘孢属 ,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病菌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水冲及整枝压蔓等农事活动传播。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 ,此外 ,酸性土壤 (pH5~ 6) ,偏施氮肥 ,排水不良 ,通风不佳 ,植株生长衰弱以及重茬地块均易感染发病且较重。1 为害症状 幼苗受害后 ,近地表的茎基部变为黑褐色 ,病部缢缩 ,致使幼苗猝倒死亡。蔓和叶柄发病 ,病斑圆形或纺锤形 ,黑色 ,稍凹陷 ,当病斑绕蔓和叶柄一周时 ,上部的叶和蔓就会枯死。叶片发病 ,病斑近圆形 ,外围…  相似文献   

12.
木霉(Trichoderma)又名绿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适应性广,寄生性强,生长迅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空气、土壤中常见的真菌,是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病原菌.尤其是南方夏季闷热、潮湿的高温季节,食用菌菌种和菇床最易受木霉污染.菌种受害后,木霉迅速繁殖,迫使食用菌菌丝正常生长受抑制,常常引起成批菌种报废.  相似文献   

13.
镰刀菌属为瘤座孢科,丛梗孢目,半知菌类真菌,由于本属真菌的大型分生孢子,多呈镰刀形状而得名.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等有机体内,在地理分布上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作者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及宜州市等5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38个代表性果园的成熟果实进行病果的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共计分离获得174份真菌材料和5份细菌材料,分别使用鉴定真菌的通用引物ITS1/ITS4和鉴定细菌的通用引物27F /1429R做PCR 扩增。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15个主产县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葡萄座腔菌科的2个属Botryosphaeria和Neofusicoccum、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毛霉属(Mucor)和类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其中葡萄座腔菌属、间座壳菌属、二孢菌属和Neofusicoccum为主要真菌,分别占获得真菌材料总份数的47.70%,29.89%,9.20%和6.90%,毛霉属和类拟盘多毛孢属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系首次报道。病原细菌种类有葡萄杆菌(Gluconobacter)、Atlantibacter 和泛菌属(Pantoea),这3个属的细菌在猕猴桃果实病原细菌相关报道中均未见报道。鉴定结果初步锁定了广西猕猴桃果实病害病原菌种类,可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园 1997年垦地建园 ,荒坡地 ,坡度较大 ,平均海拔高度 160 0m左右 ,pH值 7 9~ 8 3。 2 0 0 0年 6月中旬 ,石榴树成片出现叶片黄蔫 ,失绿 ,部分枯死 ,平坦台地较山坡地严重。经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 ,确认为石榴白绢病。1 症状 首先叶片变黄 ,新梢生长停止 ,地下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以后叶片脱落 ,根颈病斑逐渐向主根蔓延 ,并产生白色绢状菌丝体 ,有时周围土壤中也有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 ,由于根部失去生理功能 ,导致植株死亡。2 病源与发病条件 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亚门 ,非褶菌目 ,阿太菌属 ,无性世代为半知菌…  相似文献   

16.
茶芽枯病是为害春茶的重要病害。此病发生在春茶早期,为害茶树幼嫩芽叶,使其变褐枯焦,重者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成为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重要障碍。加强早春茶树保护,做好茶芽枯病的防治,是春季茶园管理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1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幼芽及1~3叶。罹病茶芽萎缩不长,后呈黑褐色焦枯状;嫩叶发病,多自叶尖或边缘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小斑,后渐扩展成为不规则大病斑,病斑边缘有褐色隆起线或不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细小黑点,以叶片正面黑点居多,且病叶扭曲而易破裂。2 病原  此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霉…  相似文献   

17.
正桑灰霉病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属半知菌亚门(Do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葡萄孢属(Botrytis)的真菌。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等蚕区,以四川蚕区发病较重。该病主要在春季发生,为害桑树的新梢、叶片、雄花和桑椹,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1症状春季新梢生长到5~20cm时,新梢嫩茎  相似文献   

18.
梨树煤污病主要为害叶片与果实 ,使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导致树势衰弱 ,影响花芽的形成与发育质量。果实上煤污病为害产生黑污斑影响果实外观 ,降低果实品质。1 症状 梨树煤污病在叶片与果实表皮上产生菌丝层即黑霉层 ,像一层煤烟附在叶片与果实上面 ,用手抹 ,可以抹去菌丝层。2 病原菌 煤污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错综分枝 ,有许多厚壁的褐色细胞。菌丝几乎全表生 ,形成薄膜 ,上面生有小黑点为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环形 ,直径 70~ 10 0 μm ,高 2 0~ 4 0 μm ,分生孢子圆筒形 ,直或稍弯 ,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该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棚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黄瓜棒孢菌《斑病又称黄瓜褐斑病、靶斑病,俗称黄点子病。主要为害黄瓜《片,严重时也为害《柄、茎蔓、果实,并可造成果实流胶。  相似文献   

20.
枇杷根际土壤用木霉P3.9菌株孢子悬浮液灌根,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分析引入木霉P3.9菌株对枇杷根际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Propionibacteriales丙酸杆菌目、Nocardioidaceae类诺卡氏菌科、Aeromicrobium气微菌属。引入木霉P3.9菌株虽然导致枇杷根际细菌多样性略有下降,但是优势菌群种类及数量未发生变化。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1门;Nitrospira硝化螺菌纲、Phycisphaerae纲2纲;Desulfurellales硫还原菌目、Nitrospirales硝化螺旋菌目、Tepidisphaerales目3目;Desulfurellaceae硫还原菌科、Tepidisphaeraceae科、Rhodothermaceae科3科;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单胞菌属、Chryse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4属;Micromonospora auratinigra、Pseudonocardia khuvsgulenisi、Bacteroides vulgatus、Arabidopsis thaliana 4种急剧增加。Thermoleophilia油菌纲1纲;Corynebacteriales目、Frankiales目、Solirubrobacterales土壤红球菌目、Kineosporiales目、Ktedonobacterales目5目;Nocardiaceae诺卡氏菌科、Geodermatophilaceae科、Mycobacteriaceae分枝杆菌科、Hyphomicrobiaceae生丝微菌科、Solirubrobacteraceae土壤红色杆菌科、Cryptosporangiaceae 科6科;Amycolatopsis拟无枝酸菌属、Smaragdicoccus属、Solirubrobacter土壤红杆菌属、Blastococcus芽球菌属、Azohydromonas嗜血杆菌属、Rhodococcus红球菌属、Bauldia属、Nocardia诺卡氏菌属、Micromonospora小单孢菌属、Parviterribacter帕维特杆菌属、Fodinicola?矿生菌属11属;Rhodococcus wratislaviensis、Nocardia neocaledoniensis、Fordinicola feengrottensis 3种急剧下降。说明木霉P3.9菌株促使枇杷根际有益细菌增加,致病细菌减少,对连作枇杷根际土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