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酚简易快速目视比色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子饼(包括浸出粕)含有22~50%的粗蛋白质,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由于其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限制了它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棉子饼去毒的方法是在棉子饼中按游离棉酚比铁  相似文献   

2.
田菁粉是田菁种子经机器加工提取田菁胶后的下脚料,又称(豆劳)豆粉,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它作为棉花的基肥和追肥,均可提高产量。田菁粉养分全、含量高。据分析,含全氮4.5~6.13%,全磷(p_2o_5)0.455~0.700%,全钾(k_2o)0.115~0.125%。含氮量比菜子饼、棉子饼高;含磷量则较低,含钾量低于菜子饼,而高于棉子饼。施用100公斤田菁粉肥料相当于施用115.8公斤菜子饼和155.9公斤棉子饼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棉子饼是重要的有机肥料和饲料,也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对带菌棉子饼灭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棉花带枯萎病菌棉子饼灭菌方法所用病子,采自死苗率50%,蕾期病株率70~80%的枯萎病田,棉子处理,先经60℃热炒2分钟;然后以100℃气蒸1分钟和1分半钟。  相似文献   

4.
棉子蛋白综合利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在棉子蛋白综合利用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战果的转化方面却俳徊不前。开展多层次研究与开发利用,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今后棉子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有腺体棉子蛋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工业原料和饲料两个档次,其关键技术在于棉子饼粕的脱毒工艺。无腺体棉子蛋白的利用层闪主要应定位在食品和改进蛋白功能后的高附加值产品,其关键技术在于控制原料的纯度和棉仁、粉及饼后的生产工艺。近期的二作重点一是建立包括中试车间在内的棉子蛋白综合利用基地,二是搞好现有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连续施用棉子饼、棉茎秆对后茬棉花的单铃重、株铃数、产量及棉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效为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在与氮磷化肥配施的情况下,以连续施用2年棉子饼增产效果最大,可考虑采用棉茎秆+棉子饼+化肥配合,连续2年后停用1年棉子饼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EM菌剂对棉子饼粕发酵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M菌剂为发酵菌种,对棉子粕的脱毒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为6、接种量6%的条件下进行固态厌氧发酵,时间为4天时脱毒率达到最高,平均脱毒率为84.33%,影响脱毒发酵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发酵后棉子粕中棉酚残留量在188mg@kg-1以下,符合国家饲料安全卫生标准.另外,总氨基酸等营养指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6种不同方法对棉子粕进行脱毒研究,脱毒后测定其游离棉酚、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采用模糊评判法对其脱毒效果和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种方法脱毒后的棉酚含量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含量(小于0.04%);2)几种脱毒方法对营养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对粗纤维的影响不大。经模糊评判,排名第一的是1%FeSO4与棉子粕以3∶1的比例浸泡脱毒法,其次是2.5%CaO与棉子粕以1∶1搅拌法,最后是2%NaOH与棉子粕以3∶1浸泡脱毒法。从脱毒效果来看,2%NaOH与棉子粕以3∶1浸泡脱毒法明显好于其它脱毒法,但其在脱毒的同时,将营养成分严重破坏。因此,从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角度出发,建议采用2.5%CaO与棉子粕按1∶1搅拌法对棉子粕进行脱毒。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又是仅次于大豆的油料作物,也是很好的植物蛋白(食品与饲料)来源。但因一般棉仁中含有棉酚对人和单胃动物有毒而不能直接食用或饲用,致使80%以上的棉子饼都做了肥料。棉酚虽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棉油、棉仁饼中除去,但存在着增加成本。降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棉子含有丰富的高级油脂和氨基酸比较齐全的蛋白质。但因棉花含有色素腺和棉酚等有毒物质,棉油只能作低级油品,棉粕中的蛋白质用作肥料,这是宝贵物资的严重浪费。如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合理利用棉子的油脂和蛋白质,关键问  相似文献   

10.
新疆陆地棉棉子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中国棉花》2007,34(12):23-24
据近3年新疆年均棉花播种面积100万公顷计算,每年棉子的总产量在150万吨以上。一般陆地棉棉子重量的50%~60%是棉仁,棉子榨油后的产物脱脂棉仁粉含蛋白质43%~50%,为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4~5倍,为稻米的6~7倍,而且含有小麦、稻米所欠缺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对新疆陆地棉品种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在于了解新疆棉花品种的棉子品质状况,为提高棉子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了新疆各主要棉区种植的30个陆地棉品种。1.2棉子品质检测方法。①脂肪酸的测定:选用甲醇—KOH室温醣化法,在岛津GC-16A气相色谱仪上对棕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中国与日本不同品牌抹茶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16种贵州抹茶及6种日本抹茶中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SPSS Statistics19和Origin 8.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制作指纹图谱,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抹茶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0.60%~2.58%,水解氨基酸总量在20.31%~25.75%,整体含量较日本抹茶偏低,个别品种接近日本抹茶,但茶氨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日本抹茶。不同来源的抹茶,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有明显不同。说明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指纹图谱可以作为抹茶特征识别的依据之一,并为抹茶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除掉棉子中含有棉酚的色“腺”,并生产适合人类和反刍动物食用的脱油棉子仁粉。国外一般采用两种工艺,即“液旋工艺”和“气体分类工艺”。目前,美国采用“液旋工艺”可以生产含蛋白达65%的白色棉仁粉。但是由于该工艺己烷消耗量高,能否盈利,众说纷纭。“气体...  相似文献   

13.
一、棉子饼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梅花不仅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纤维和油脂,而且棉子饼榨(提)油后所得到的饼(粕)含有20~50%的蛋白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表1)。同畜禽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14.
一般棉子中具有腺体,其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因而宝贵的棉子蛋白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食品或单胃动物的饲料。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棉子最多的国家,开发利用棉子蛋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许多年,人们把棉花抗虫的能力归功于棉子酚(gossypol),这种棉子酚一般含在棉株的腺体中.因此,过去育种工作都为提高腺体中的棉子酚成分而努力.但最近发现,有些无除体的棉花品系也农现出抗虫性,并且还发现在某些品系中,棉株抗棉铃虫和红蜘蛛的主要成分不是用于田.英国农业研究人员指出,棉花的自然抗虫住并不是由于单纯某一种化合物.除了棉于田和其他有关的共范化合物之外,缩会丹宁、某些类环丙烷繁以及某些单体货四类化合物对烟革夜用幼虫、棉铃虫、江铃虫刀具有抗虫性.抗虫性的关幢在于:吝虫馒含的植株部位的这些抗虫…  相似文献   

16.
赵贵兴  陈霞 《大豆科学》2002,21(3):234-237
近年来,大豆水解蛋白作为新一代食品添加剂,用于生产高档调味品和汤料,也作为蛋白质及氨基酸强化剂应用于营养保健品的生产,本文主要是以大豆饼粕为原料用酸水解法制备新型调味料的试验研究,对酸法工艺进行细致的研究。确定,完善水解工艺条件,并以水解物为基料研究出不同风味的调味料,同时给出了四种水解蛋白的产品的理化检测结果,最后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了讨论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茶芽的生长,油菜籽饼比硫铵区优良,但是鲜叶的芽数、芽重、出开度还是硫铵区稍多些。干茶的品质方面,汤色、香气、滋味等内质。以油菜籽饼区优良,特别是多施油菜籽饼区的评分为最高。干茶的成分方面,全氮含量,全氮基酸以硫铵区和缓效肥区为多,热汤可溶成分油菜籽饼为多。氨基酸中含量最多的茶氨酸,占全氨基酸的比率,以油菜籽饼区为最高,硫铵区为低。  相似文献   

18.
茶籽壳酸水解制备木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稀盐酸为催化剂,常压水解茶籽壳制备木糖,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对水解液中的木糖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预提时间、酸浓度、茶籽壳粉碎度、水解时间等对木糖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解时间、酸浓度、粉碎度、超声预提时间;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预提时间为45min,功率为50kHz,温度为25~30℃;酸浓度为0.6mol/L;粉碎度为40目;水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木糖产率最高,达28.44%。研究为茶籽壳的利用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棉子发芽试验是棉子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棉子发芽试验需要5~7天,时间较长。为寻求快速测定大批量种子和泡沫酸脱绒种子的发芽能力,以便对种子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我们进行了棉子快速发芽方法研究,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药材大黄中提取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并分离其各个组分,优选大黄游离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酸处理大黄粗粉,使蒽醌苷脱糖链水解成为游离的羟基蒽醌,有机溶剂萃取得总游离蒽醌,pH梯度萃取依次分离并得到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组分。正交试验法考察水解时间、回流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对大黄总游离蒽醌及各组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以总蒽醌为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粗粉用20%硫酸微沸水解3小时,氯仿在99℃下回流提取4小时。以各个组分为指标,溶剂的主导影响因素更为明显,氯仿对各成分均有较好浸提效果;苯仅对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效果好,石油醚对所有组分都不理想。结论:优化的最佳因素组合是稳定高效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