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种植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8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宁9008、南粳3818、宁9036品种(系)生育期长,在淮安毯苗机插秧不能够正常成熟,其他5个品种能够正常成熟。综合各品种展示结果,考虑品种(系)熟期、分蘖性、产量、适应性及品质等因素,淮安及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种植优质食味粳米品种以南粳2728、南粳505、宁5718和宁5711为主,其中南粳2728、南粳505全生育期适中,适合作为毯苗机插秧品种种植,宁5718和宁5711生育期偏长,如采用常规毯苗机插秧,后期成熟存在一定风险,建议采用钵苗机插秧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江苏淮北地区稻麦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连粳15号和连粳11号。  相似文献   

3.
朱大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02-103,148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地区推广种植的常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于2020年对引进的11个晚粳稻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以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抗性表现等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水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产量水平排在前4位的品种分别为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和常农粳151,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28%以上,全生育期在146~148d,较对照品种增减幅度在1d.由于2020年的气候异常,多数参试品种的综合抗性一般,其中以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常农粳151等品种的抗性表现相对突出.根据此次展示试验结果,建议在庐江地区推广应用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和常农粳151等4个品种作单季晚粳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3种生育类型的6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旱直播稻作方式下的产量及特征特性.结果表明,6月15日播种,参试品种都安全齐穗,但品种间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连粳6号和扬粳4038的穗粒结构较好、产量水平高,在扬州中部及以南地区参试品种均能适应旱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个中熟中粳、10个迟熟中粳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严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组连粳4号、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6号、盐粳11号,迟熟中粳组盐粳10号、南粳45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2011年泰州市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种在产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栽插方式选择不同的品种。在机插秧和手插秧的种植方式下,选择武运粳24号和宁74121等;在直播的种植方式下,考虑产量差异不大的情况,应选择熟期较早的品种,如宁粳5号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引进1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抗病、抗倒及生育期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鉴40、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11号4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地区作为机插稻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0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对连粳7号产量构成要素及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粳7号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中每公顷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连粳7号稳产性好,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年度间变异小,对外界条件的缓冲协调能力强;连粳7号适应性广,增产点率73.7%,大部分试点的产量均在9000 kg/hm2以上,连续2年均是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变异度最小的。连粳7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及山东省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2016年泰州地区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016年在泰州地区进行了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泗稻785、盐粳1121、连粳10号、华0566、泰粳1152千粒重均高于对照武运粳27号(24.95 g),分别为31.64、28.56、28.52、28.35、25.77 g;6个参试品种产量最高的是武运粳27号,为11 161.5 kg/hm~2,最低的是盐粳1121,为10 576.5 kg/hm~2;各参试品种除泗稻785抗倒性差之外,其他抗倒性均很好;田间穗颈瘟、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未发生。  相似文献   

10.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剑波  许美刚  刘泽华  于莎  王宜春 《农技服务》2012,29(5):521-522,524
为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引进15个粳稻新品种(系),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栽培技术组织大区种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宁粳5号、武运粳24、镇稻14、淮稻13和中熟中粳连粳9号、连粳10号等品种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可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择出适合邗江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4个品种的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盐粳13号、苏垦118分蘖能力较强;扬粳805和武运粳24号的千粒重较高;W030和盐粳13号产量较高。[结论]邗江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W030、扬粳805、盐粳13号这3个品种,继续推广种植南粳9108和武运粳24号。  相似文献   

12.
引黄灌区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宁夏引黄灌区粮食高产创建水稻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形成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建议:水稻种植品种应以宁粳43号为主,搭配种植宁粳4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重点推广大棚工厂化育秧、旱育稀植、配方施肥、节水控灌、机插机收等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实现目标产量10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连粳9号品种来源及其特征特性,运用秸秆全量还田和机插秧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规范技术的运用和对连粳9号新品种示范情况的性状分析,为种植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连粳20号(原代号连粳15113)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选育成的早熟优质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1.7 d,比对照苏秀867早熟1.2 d;食味好,参加201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稻米食味品尝品比,以武育粳3号为对照,食味综合评分为0.39,稍高于南粳9108。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水稻优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品种中,全生育期157~168 d,而宁粳28号(花99115)、宁粳43号(294)品种、2000F45(节3)等品种产量最高,可作为水稻插秧栽培的主要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连粳7号"系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为促进该品种在建湖县的推广种植,根据该品种近几年在建湖县的试种和示范推广工作实践,总结了"连粳7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江西省"籼改粳",采用湿润育秧人工移栽和人工条直播种植方式,明确赣宁粳1号、赣宁粳2号、赣宁粳3号常规粳稻品种在赣北地区的丰产稳产性。研究3个不同种植方式的品种生育进程、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全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差异。采用人工条直播方式的播期延迟,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提高,但全生育期相比人工移栽的缩短,且产量增加;播种期推迟和全生育期缩短对水稻的亩有效穗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3):21-21
水稻品种——连粳7号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科技人员培育的水稻常规中粳新品种“连粳7号”经专家组现场实产验收,亩产821.1公斤。达超级稻标准,并于近期顺利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连粳7号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154天左右.产量高、分蘖性较强、长势旺、  相似文献   

20.
连粳18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中熟中粳香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食味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机插及稻田混养种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和区域试验示范种植情况,并简述了其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