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蜜蜂所"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在蜜蜂产浆生物学研究上又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采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首次阐明了咽下腺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磷酸化翻译后修饰对腺体发育和产浆活动的调节,研究结果发表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重要学术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院选核心)。咽下腺是工蜂分泌蜂王浆的重要器官,腺体细胞在哺育蜂和采集蜂阶段分别执行分泌蜂王浆和分泌花蜜转化的酶类。尽管对咽下腺的生物学功能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2.
<正>我所"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开展了蜜蜂大脑神经肽组学研究,并首次阐明了神经肽对蜜蜂社会行为和产浆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重要学术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神经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在调控神经元信号传递、神经回路和生理功能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工蜂4个关键时期(刚出房、7日龄、哺育蜂、采集蜂)大脑神经肽的分析,在所鉴  相似文献   

3.
正蜜蜂所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基于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技术在蜂王浆高产生物学机理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于11月27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血淋巴是机体生理机能的反映。该研究以意大利蜜蜂(意蜂)和从意蜂中选育出的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血淋巴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蛋白质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其中4日龄幼虫和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蜂王浆高产生物学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浆蜂和意蜂大脑膜蛋白和膜蛋白的磷酸化在重要代谢通路中存在显著差异;浆蜂的大脑膜蛋白及其磷酸化加强了对哺育和采集行为的调控,进而支持蜂王浆高产的生理需要。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蛋白质组学期刊《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揭示了lncRNA调控的蜜蜂单倍体雄性和二倍体雌性胚胎发育机制,填补了单倍体二倍体昆虫胚胎发育调控机理的空白,为进一步评估危害因子影响蜜蜂胚胎发育奠定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  相似文献   

6.
科技     
<正>农科院蜜蜂所揭示调控浆蜂咽下腺蜂王浆高产机理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发现并明确了调控浆蜂咽下腺蜂王浆高产的关键代谢通路和蛋白质功能,对我国优良蜂种的保护及其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和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Cellular Proteomics)》上。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通过对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蜜蜂(意蜂)大脑不同分区(蘑菇体、嗅神经叶、视神经叶)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发现,中蜂较意蜂大脑嗅神经叶和蘑菇体与嗅觉传导和学习记忆相关的功能加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蛋白质组学TOP期刊《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Cellular Proteomics)》上。  相似文献   

8.
科技     
《中国畜牧业》2023,(4):12-13
<正>蜜蜂所研究揭示蜜蜂病毒流行与进化规律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创新团队徐书法研究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教授合作研究在线发表题为“Nationwide genomic surveillance reveals the prevalence and evolution of honeybee viruse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对我国蜜蜂病毒的流行及进化规律进行了深入解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JCR一区TOP期刊,IF 16.837)上。  相似文献   

9.
科技     
<正>蜂群繁殖投资调节蜂王浆高产机制被揭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基于不同产浆能力的两个意大利蜜蜂品系,通过行为和分子实验研究,揭示了通过繁殖投资调节蜜蜂蜂王浆高产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上。繁殖投资是种群哺育后代所付出的代价,它决定了种群的繁衍生息。蜜蜂是劳工分配明确的社会性昆虫,蜂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研究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利用i TRAQ和LC-MS/MS连用方法,研究并揭示了牡蛎对三种常见胁迫(热休克,低盐和露空)的蛋白组响应机制,为深入了解贝类抗逆机制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框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15(14),304-317。据介绍,河口潮间带地区生物、化学、物理环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教授领衔的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在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主办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学国际权威杂志《Biomacromolecules》(最新JCR影响因子为5.75)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dify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k fiber by genetically disrupting the ionic environment for silk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详述了该研究团队在蚕丝纤维力学性能改良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科技     
<正>中国熊蜂物种资源丰富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中国是全球熊蜂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境内125种熊蜂可以划分为4大生物地理区系,其中26种熊蜂被鉴定为指示物种。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传粉昆虫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该成果在线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环境识别与控制创新团队在蜂蜜真实性识别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中蜂蜂蜜(中华蜜蜂所产蜂蜜)和意蜂蜂蜜(意大利蜜蜂所产蜂蜜)中存在显著差异的6种挥发性物质,为我国中蜂蜂蜜的真实性识别提供了物质基础。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农业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所"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引进的院A类青年英才Boris Baer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Boris Baer,男,46岁,瑞士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学专业,现为西澳大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在蜂王浆糖蛋白质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尽管蜂王浆蛋白是糖蛋白,但糖基化修饰的特点以及糖基化修饰与蜂王浆蛋白功能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该团队利用糖蛋白质组和功能研究等手段,对中蜂和意蜂蜂王浆的糖基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意蜂蜂王浆中鉴定得到80个N-链接糖蛋白,发现190修饰位点,同时首次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畜牧业》2019,(1):17-1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蜜蜂、熊蜂和切叶蜂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A的分子结构及识别功能和双翅目昆虫果蝇完全不同,为深入研究蜂类昆虫免疫应答机制及其疾病预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于传粉昆虫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正蜜蜂所揭示α-玉米赤霉烯醇及其隐蔽性形式的生物转化规律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团队系统揭示了α-玉米赤霉烯醇及其隐蔽性形式的生物转化规律。该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填补了α-玉米赤霉烯醇在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空白,更为其毒理学研究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相似文献   

18.
科技     
<正>蜜蜂所发现噻虫嗪可削弱中华蜜蜂的归巢能力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团队研究发现,噻虫嗪农药可影响中华蜜蜂的归巢、飞行、学习和记忆能力。该研究将对中华蜜蜂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噻虫嗪农药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害虫管理科学(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石巍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分子生物学和进化领域的权威期刊《分子生物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5年累计影响因子:11.667)上发表在线文章,报道了该团队在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方蜜蜂新亚种西域黑蜂(Ap/s mellifera sinisxinyuan)及运用重测序技术,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的西域蜜蜂对温带气候的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过去普遍认为西方蜜蜂的分布范围在中亚、非洲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在蜜蜂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揭示了蜜蜂病毒在我国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点,首次在我国蜂群中发现感染蜜蜂的丝状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在《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中国农业科学》及《基因组通告》上在线发表。针对近年来全国大范围出现蜜蜂死亡及爬蜂现象,以刁青云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及采样,结合现代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