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籼稻Y两优8188具有超高产、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香软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红河审稻2012021号。重点阐述Y两优818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推广作出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2015,(1):28
Y两优8188(湘审稻2014005,见第24页图3)由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迟熟中稻。全生育期140.5天。株高110.1厘米,株型适中,叶姿直立,生长势强。叶鞘绿色,稃尖秆黄色,短顶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7.6万穗,每穗总粒数163.8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6.7克。感叶瘟、穗颈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感稻曲病,耐  相似文献   

3.
Y两优646(Y58S×F646)是由湖南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1019)。2011年在武义县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分蘖力强、抗倒抗逆能力强、熟期适中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良种荟萃     
《湖南农业》2011,(6):11
Y两优624水稻Y两优624水稻(湘审稻2010039)是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迟熟晚籼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在淮南市的种植表现,优选适应淮南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2015年在淮南市进行了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徽两优630、皖稻121适合淮南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1.早稻陆两优996(湘审稻2005008)、中早39(国审稻2012015)、陵两优268(国审稻2008008)、株两优819(湘审稻2005010)、中嘉早17(国审稻2009008)、湘早籼45号(湘审稻2007002)、陵两优942(湘审稻2010005)、潭两优83(国审稻2010002)、金优463(湘审稻2004005)、株两优189(国审稻2012013)、陵两优211(国审稻2010003)。2.中稻和一季稻深两优5814(国审稻2009016)、Y两优1号(湘审稻2006036)、Y两优7号(湘审稻2008017)、准两优608(湘审稻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Y两优599水稻     
Y两优599水稻是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而成的两系迟熟杂交晚籼稻,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8036),适宜在湖南省作双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9.
Y两优551系湖南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以Y58S做母本与利恢551做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1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区域试验,几年来,表现出产量高、耐肥抗倒、抗病性强和生育期适中等突出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Y两优1号2006年由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6036),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8001),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湖南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片宽而内卷,熟期转色好,株高120.7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成的两系杂交稻,在陆川县作双季稻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Y两优1号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筱岫 《湖南农业》2009,(11):14-14
Y两优7号(湘审稻200801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3.
桂东黄菌干     
Y两优9918水稻是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一季晚籼,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9029),适宜于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Y两优5866是福州市亚丰水稻育种研究中心利用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自育籼型恢复系亚恢6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域试验,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表现出熟期适宜、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转色好等特点,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01)。介绍了Y两优5866的选育过程、区试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制种技术,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Y两优14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亲本品种来源为"Y58S/P143",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2018。2012年龙山县引进该品种示范种植,表现出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生长繁茂、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6.
Y两优7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2007年常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和桃源县农业局科教站引进该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湘审稻2008017。  相似文献   

17.
良种荟萃     
<正>双两优1号水稻双两优1号水稻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迟熟中籼稻。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9012),适宜在湖南省海拔500米以下、稻瘟病轻发山丘区作中稻种植。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株高112厘米~120厘米,株型松散,植株整齐,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18.
Y两优5813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58S和自选两系中籼恢复系R713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0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86 kg,比对照II优1308平均增产0.43%,居所在区组参试组合第四位。2011年续试,Y两优5813平均亩产604.07 kg,比对照II优1308平均增产4.48%,居所在区组参试组合第二位。2012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2002)。通过在江西各地的试验示范、新品种展示、高产创建等表明,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业科学》2016,1(9):1568
<正>1 Y两优8199(浙审稻2016011)系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两系杂交籼稻,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1特征特性该品种2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6 d。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挺,叶色绿,着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于稻鱼环境的水稻优良品种,以野香优676、Y两优5866、晶两优华占、Y两优676、万象优111、臻优727、中浙优8号、农两优3135、深两优332等9个杂交中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稻田养鱼环境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抗性等表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Y两优5866、中浙优8号、臻优727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米质较优;深两优332和晶两优华占2个品种在稻鱼环境下的综合表现较好;野香优676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佳,但稻曲病发生严重;农两优3135、万象优111和Y两优676这3个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均表现一般。从各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来看,Y两优5866、中浙优8号、臻优727比较适宜稻鱼环境,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