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栽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烟薯25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7):32-36
为探讨甘薯苗移栽密度对鲜食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处理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薯块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25号的鲜薯单产、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均随移栽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T2处理(每公顷密度54 375株)的鲜薯产量最高,达55 462.5 kg/hm~2;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则为T4处理(每公顷密度73 566株)最高,分别是40 320 kg/hm~2和76%。T1处理(每公顷密度48 100株)的大薯数量最多,中薯数量则为T4处理最多。增加移栽密度能缓解条筋薯和裂皮薯的发生率,但同时提高小薯数量占比。综合分析,烟薯25号的最佳移栽密度范围在T3和T4之间,即每公顷密度62 531~73 566株。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和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鲜重、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615元,为崇左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普薯32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连作7年地块上,以鲜食甘薯济薯26和烟薯25为试材,进行6种不同肥料种类对缓解甘薯连作障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腐植酸复合肥(16-9-20)50 kg/亩,对甘薯连作障碍缓解作用效果最好,2个品种的茎线虫病之病薯数、病薯率、病指、病薯重、病薯重量百分比最低,小薯数、小薯率、小薯重、重量百分比低,商品薯数、商品薯率、商品薯重量百分比、商品薯产量最高;济薯26商品薯产量1 964.5 kg/亩,烟薯25商品薯产量2 017.9 kg/亩。处理5靠山多霸生物菌肥+复合肥(15-15-15)50 kg/亩,对商品薯4项指标缓解作用显著;处理6地力旺生物菌剂+复合肥(15-15-15)50 kg/亩,对小薯指标和烟薯25的裂口薯指标缓解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通生产田和林间生产田,从品种、栽植密度和施用钾肥3方面研究了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所用3个甘薯品种(宁薯192、宁紫1号和济薯18)的商品薯产量构成差异较大,宁薯192为薯重型,商品薯比例高;宁紫1号为薯数型,小薯数量多;济薯18为中间型,商品薯产量较高.在普通生产田,栽植密度1 hm2 48 000株、增施225 kg/hm2硫酸钾,可获得最高的商品薯产量.在已成大树的林间生产田,鲜食甘薯的商品薯产量非常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龙薯9号为材料,研究薯苗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苗返苗早、生长快,块根形成时间早于苗床苗。栽后40 d,相同密度条件下,大田苗的单株基部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叶片数均显著高于苗床苗;相同薯苗类型条件下,最低密度处理的最长蔓长和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最高密度处理。收获时,与苗床苗相比,大田苗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商品薯数均显著提高,商品薯数量占比、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和平均单块商品薯直径显著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薯重、单株商品薯块数、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探明鲜食甘薯新品种在贵州的种植表现,为贵州种植鲜食甘薯提供品种选择。对引进的8个鲜食甘薯新品种开展大田试验,考察农艺性状与产量,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湛薯271鲜薯产量高、薯形好、薯块大小均匀、商品性较好;苏薯22、龙薯35鲜薯产量较高,但结薯不整齐,大薯占比高;其余甘薯品种产量和商品性均次于以上3个品种。湛薯271鲜薯产量和商品性综合表现好,宜作为鲜食甘薯品种推广种植;苏薯22、龙薯35商品性略差,可视不同用途进行一定面积的推广种植;其余5个甘薯新品种有待进一步挖掘优势特性进而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覆膜栽培对鲜食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其幼苗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3处理的甘薯幼苗移栽成活率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覆膜可降低栽后至55 d甘薯的主蔓长、粗和基部分枝数,栽后55 d甘薯茎基部分枝数以T3最多;T3处理甘薯的中薯数量最多,其次是T2,两者分别比CK高83.33%和66.67%。各覆膜处理均能提高甘薯单株薯重,T1、T2和T3分别比CK增加12.36%、31.46%和22.47%。与T2相比,T3可有效降低小薯数量、大薯产量和小薯产量,但增加了中薯数量和产量及其相应的占比。  相似文献   

9.
鲜食甘薯分级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鲜食甘薯根据薯块重量可分为4个等级,一级商品薯重200~400g,二级商品薯重100~200g,迷你薯重50~100g,无级别薯重小于50g或大于400g。进入超市销售的多为一级和二级商品薯。进入超市销售的鲜食甘薯在薯形、薯皮色、薯肉色、薯块外观、熟食品质等方面也有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徐薯32为材料,在当地甘薯田氮肥常规施用量(纯氮90.0 kg/hm~2)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量,研究减氮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和普通尿素对甘薯生长、产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处理比常规施肥量减少15.38%~24.61%条件下,甘薯鲜薯产量显著提高8.47%~12.06%,商品薯产量显著提高5.08%~17.38%;等氮量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最高比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3.31%、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9.99%~52.98%;在等氮量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腐植酸尿素不仅能保障甘薯高产稳产,还能提高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达到节肥增效、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物间合理套作是发挥间作优势的基础,利于增加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产值。为提高贵州山地利用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甘薯-鲜食玉米套作试验,通过和单作甘薯、鲜食玉米比较,分析其套作和单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探讨适宜贵州当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甘薯单作的主蔓长、茎粗、单株薯重、商品薯率较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分别高48.5 cm、0.38 cm、158.2 g、4.3百分点。套作甘薯的单株结薯数略有增加,为5.1个。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时玉米的株高、穗位高、鲜穗重均高于玉米单作,分别增加8.9 cm、2.9 cm、37.5 g。甘薯-鲜食玉米套作甘薯产量为28 352.25 kg/hm2,产值为56 704.50元/hm2;鲜食玉米产量为10 060.35 kg/hm2,产值为25 150.88元/hm2;总产值为81 855.38元/hm2,较玉米单作增收38 268.38元/hm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移栽期对甘薯块根数量和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结薯数差异显著的商薯19和济徐23为材料,从5月上旬到7月上旬间隔15 d设置5个移栽期处理,并于团棵期调查不同处理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收获期调查单株薯块数量、块根产量和大中小三类薯块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推迟,甘薯生长发育进程得以加快,团棵期两个品种的地上部鲜重、主茎长和叶面积显著增加,根系直径降低,粗根数量增加;移栽期推迟会增加收获期单株薯块数量,降低单薯重和块根产量,但适当推迟移栽期会在增加结薯数的同时提高中等薯块产量及其在块根总产中的占比。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北方薯区以收获鲜食商品薯为主要目标的移栽时间在5月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有机肥对龙薯9号和龙薯7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甘薯单株薯重、单株薯数、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甘薯产量,改善甘薯食味品质.不同有机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存在显著差异.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复合肥262.5 kg/hm2、太丰有机肥3150 kg/hm2时,龙薯9号鲜薯产量为38.60 t/hm2,龙薯73产量为34.21 t/hm2,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鲜食型品种万薯7号、万薯10号、万紫薯16号为试验材料,选用覆盖黑膜、白膜、降解膜3种覆膜处理探索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万薯7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最高鲜薯产量和最优品质;万薯10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高和最优品质。万紫薯16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和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优商品薯率品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烟薯25号和龙薯9号两个鲜食甘薯品种产质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鲜食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67 500株)、钾肥施用量(0、75、135 kg/hm~2)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钾肥用量增加,两品种的产量、商品薯率、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所提高,T/R值有所降低;而在相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烟薯25号的产量、收获指数、蔗糖、果糖含量及钾肥偏生产力随种植密度升高而减少;龙薯9号的产量、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长蔓长、茎叶鲜重及T/R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在钾肥与种植密度互作条件下,烟薯25号在每公顷种植52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有最高产量31 944.6 kg/hm~2和最高商品薯率74.6%,分别较最低处理增加19.0%及18.6%;龙薯9号在每公顷种植67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甘薯产量为76 993.4 kg/hm~2,商品薯率为74.1%。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两个甘薯品种的最适宜栽种处理:烟薯25号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龙薯9号每公顷种植密度67 500株、钾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此时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商品薯率、更合适的T/R值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鲜食型甘薯贮藏安全性和贮藏效率,结合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从鲜食型甘薯的品种选择、收获时期、采后处理、贮藏设施准备、预贮、贮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大庆市鲜食型甘薯安全贮藏,使鲜食商品薯可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浦江县丘陵山地种植的特色甘薯品种,进行了11个甘薯品种(系)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系)浙薯13和浙薯75产量较高、平均单薯重较高、干率较高,可以用作淀粉加工和薯干机械加工应用;金14-123、浙薯259、金薯926等几个品种(系)产量较高、平均单薯重较高、烘干率中等偏低,薯肉桔红或桔黄色,可以用于烘烤型或薯干手工加工用甘薯品种;金13-67、心香和金16-22单株结薯数较多、中小薯商品薯率较高、平均单薯重较低,烘干率中等,适宜做迷你鲜食甘薯。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浦江县丘陵山地种植的特色甘薯品种,对11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系)中以浙薯13和浙薯75产量较高、平均单薯重较高、烘干率较高,可以用作淀粉加工和薯干机械加工应用;金14-123、浙薯259、金薯926等几个品种(系)产量较高、平均单薯重较高、烘干率中等偏低,薯肉桔红或桔黄色,可以用于烘烤型或薯干手工加工用甘薯品种;金13-67、心香和金16-22单株结薯数较多、中小薯商品薯率较高、平均单薯重较低,烘干率中等,适宜作迷你鲜食甘薯。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中地区种植的鲜食型甘薯品种,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10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查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商品性状、抗病性等,发现烟薯25、济薯26、哈密、泰紫薯1号具有商品性好、食味优、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鲁中地区作为鲜食型甘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182-2184
为缓解甘薯种植过程中除草成本过高的问题,筛选出薯标、精喹禾灵、氟吡甲禾灵3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生长发育及田间杂草防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除草剂,薯标处理的杂草株数和杂草鲜质量显著降低,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显著增加,薯标除草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薯标处理的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分别增加26.09%,23.27%,蔓长显著降低27.78%,鲜薯产量增加31.18%;精喹禾灵处理的商品薯和大中薯产量最低,小薯产量最高。综合杂草防控和甘薯性状,在商薯19生产过程中喷施2 250 m L/hm2薯标除草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