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
中蜂幼虫病多发生在晚秋季节及春末夏初。防治方法是:每群蜂用大蒜5~6瓣,砸破,分别放在蜂箱底部及巢门处和框梁上,每隔半个月换1次, 可预防该病发生。如果已患了此病的蜂群则每群用大蒜头4~5 g捣碎,加水搅匀,用细布滤出汁液,加适量白糖或蜂蜜(白糖与大蒜  相似文献   

3.
李怀军 《蜜蜂杂志》2005,25(6):23-24
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病,是由真菌孢子引发的恶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患病后很难治愈,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近年来,白垩病在我地大有流行的趋势,不论大小蜂场或多或少暴发此病。2004年,我在拉布达林放蜂时,发现当地有几个蜂场的蜂群患有严重的白垩病,虽然他们采用在箱底撒食盐、框梁撒苏打粉的办法,最终也没有将白垩病治愈,等到油菜蜜源期,不但没有采到蜜,连蜂群也没有发展起来。为此,笔者走访了多家蜂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现将其蜂群发病的内外因素分述如下,供广大蜂友参考。1蜂种抵抗白垩病能力低下据调查,凡是患有白垩病的…  相似文献   

4.
正白垩病,又称"石灰子病",是蜂群中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白垩病对蜜蜂春繁非常不利,蜂群难以复壮,并且持续时间长。笔者曾是白垩病的受害者,在治病过程中虚心请教过养蜂能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至今蜂群再未发生过白垩病危害。一、传播途径蜜蜂白垩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抗病蜂群与患病群蜜蜂在外界采花过程中相互接触传染疾病,也有购买带病菌花粉被感染上白垩病的,平时在蜂场乱用病脾扩巢是白垩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1):24-24
白垩病全年均易发生,对蜂群危害大。蜂群患病后,轻则花子,重则幼虫全部死亡。2010年我国南方地区白垩病发生严重,湘南地区尤为严重。我场自8月份感染白垩病后,病情愈来愈严重,笔者用了很多方法治疗都不起作用。后来笔者将15粒穿心莲片研磨后加入砂糖水中,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喂后发现病势逐渐好转。连续加穿心莲片饲喂一个月后,蜂群的白垩病痊愈。  相似文献   

6.
1991年,我地蜂群暴发白垩病,很多蜂场垮场,养蜂人改行。我的蜂群也不例外地染病,尽管用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没有治好。在我的所有蜂群中,惟有一群蜂没有感染白垩病。这群蜂采胶能力极强,蜂箱的所有裂缝均被蜂胶糊严,几天检查一次蜂群,覆布就很难扯下。当时我猜想这群蜂具有抗白垩病能力,并设想用它作种蜂群,培育抗病蜂群。第二年春天,没有染病的这群蜂强壮后,我用其雄蜂作种用雄蜂,又用这群蜂的蜂王产的卵培育蜂王,还用这群蜂作哺育群。我把其他蜂群中的雄蜂处死,病重蜂群的蜂王也处死,并安上了王台。到蜂王产卵后,我把病群的蜂王全部换成新王…  相似文献   

7.
蜜蜂白垩病(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引起的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并对养蜂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20个患白垩病蜜蜂黑色干尸混合50 g花粉粉碎,用蜂蜜混和制成条状花粉饼对意蜂蜂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发现意蜂蜂群在接种前后患病个数差异显著(P=0.0227);自然情况下发病率差异显著不同组的蜂群之间在接种感染前后患病个数差异均显著(P=0.0238和P=0.0211),证实了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确实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了5群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蜂群内幼虫的患病个数与清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87),说明蜂群清理能力越强患白垩病的个数越少。采用蜂群白垩病人工接种方法对3个中蜂蜂群进行接种感染,结果均没有发现中蜂幼虫患白垩病。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中蜂和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2638),提示中蜂蜂群的抗白垩病能力可能由其他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8.
<正>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及晩秋季节,用大蒜头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每群蜂用蒜头5~6瓣,砸破,分别放在蜂箱底部及巢门处和框梁上,每半个月换1次,能够预防欧幼病的发生。如果是已患有欧幼病的蜂群,则每群用大蒜头4~5克,捣烂,加水搅匀,用细布滤出汁液,加适量白糖或蜜糖,即白糖与大蒜液以1:1溶解。喷脾,每晚喷1次,喷5~6次即可。  相似文献   

9.
王爱群 《蜜蜂杂志》2011,31(10):33-33
白垩病是蜂群常见的一种蜂病。蜂群若感染上这种蜂病,不但本群受危害,还会感染临近蜂群。治疗白垩病一般用碱性药物,如碱面、石灰粉和蜂药厂出售治疗白垩病的药物也不错。但是春季发生的白垩病秋季还会复发,秋季患白垩病的蜂群第二年春季还会复发。  相似文献   

10.
麻痹病是蜜蜂成年蜂因感染麻痹病病毒引起的,这种病又叫瘫痪病、黑蜂病。在防治蜜蜂麻痹病方面我们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改善蜂群生活环境,防止蜂群受潮;更换箱内包装、旧脾;刮除箱壁、箱底污物,并用少量石灰消毒;加强保温,改善通气;饲喂优质无污染蜜粉饲料。其次,将升华硫磺粉撒在框梁上、巢门口和箱底,每群10克左右。患病蜂因难以忍受这种异味刺激而纷纷爬出箱外,升华硫磺粉对蜜蜂麻痹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第三,采用药物糖浆治疗。按2∶1的糖水比熬制糖浆,每100框蜂饲喂1公斤,药量每…  相似文献   

11.
<正>蜂群中一旦发生白垩病,轻则群势削弱,重则全群死亡。防治白垩病我们要坚持重预防兼治疗的原则,在平时的养蜂管理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 ,是由蜜蜂子囊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病。患病蜂群子脾零乱 ,轻者影响生产 ,重者弱不成群。 1 992年枣花后期 ,乐陵蜂场蜂群 ,均不同程度地患上白垩病 ,我 60群蜂有 8群发现白垩病 ,几经用药喷治 ,幼虫虽呈饱满鲜亮 ,待幼虫老熟时白垩病又复发。在一次偶然思索中我发现 ,首发此病的都是浆王。引起我用换王防病的想法 ,于是我就移没患白垩病的喀王幼虫育王。待新王产卵后 ,将 3脾蜂紧为 2脾 ,幼虫孵化的特别好 ,没发现一例白垩病。从培育新王再繁过程中我体会到 ,蜂群患白垩病并非浆王之故 ,而是养蜂员管理失误…  相似文献   

13.
很多养蜂同行发表了各种治疗白垩病的药方 ,也有的同行提出换箱、换脾消毒的方法。笔者在这方面作过很多尝试 ,用过不少厂家生产的治白垩病的药物 ,效果都不是很满意。通过几年的饲养观察 ,我发现白垩病易在老王群内发病 ,而且不易治愈。因担心传染 ,就没有合并蜂群 ,没有实行隔离饲养 ,没有每年对病群提前换王。今春有 2群患白垩病的蜂群 ,病情较严重 ,用过几次药后 ,看不到病情减轻 ,于是就把 2只病群蜂王去掉 ,换上 2只去年秋季的健康新王。开始一段时间 ,巢门口仍有白垩病干蛹尸出现 ,1个月后 ,发现蜂数增多 ,巢门口没有白垩病干蛹尸了…  相似文献   

14.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5):28-28
<正>蜂群在潮湿环境或蜜源不足时容易感染白垩病。患白垩病的蜂群初期采蜜正常,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大片烂子,蜂王停止产卵。在长期的养蜂观察中,认为白垩病的发生与以下几种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5.
蜂群中一旦发生白垩病,轻则群势削弱,重则全群死亡。防治白垩病我们要坚持重预防兼治疗的原则,在平时的养蜂管理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三)蜜蜂白垩病 1.危害特性:该病是一种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患病蜂群造成幼虫大批死亡,群势削弱,发展不成强群,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白垩病的发生,在  相似文献   

17.
新王秋繁谨防白垩病·朱喜成秋季繁殖越冬蜂采用刚交尾产卵的新王,蜂群容易发生白垩病,尤其是当年有过白垩病史的蜂场,发病率普遍较高。笔者管理的一车蜂,1996年9月在云南省寻甸县的萝卜籽花期发生过白垩病,经过综合治疗后患病群基本痊愈。于是,在10月下旬培...  相似文献   

18.
众多文章都在讨论防治白垩病的药物和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我在养蜂的前十多年从没给蜂群用过药物,蜂群也没有患过白垩病.前两年因换种染上了白垩病,期间用不少方法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有些蜂群经治疗后在外界蜜粉源丰富时可痊愈,但蜜粉源一过又复发.最后换上高抗白垩病蜂种才将全场白垩病消灭.首先在我换种前留下的原蜂种群中挑选各种性状良好,并在全场发病期间没有发病的群做父母群进行育王换王,对有病群的蜂王全部进行淘汰,新王开产时紧脾使蜂多于脾.病情重的群换脾换箱,并用硫磺烟熏后再使用.经上述治疗全场白垩病不再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中蜂幼虫病多发生在晚秋季节及春末夏初.防治方法是:每群蜂用大蒜5~6瓣,砸破,分别放在蜂箱底部及巢门处和框梁上,每隔半个月换1次,可预防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问题征答     
我业余饲养中蜂 5年 ,近两年来我县“中囊病”泛滥成灾 ,蜂群与日俱减 ,经验丰富的老蜂友大部分已失去信心 ,新蜂友则更难发展。就我而言 ,曾用过多种方法防治 ,都收效甚微。今年 2月 5日前蜂群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患病 ;之后 3天 ,发现 3箱 ;后来患病群日渐增多 :开始弱群患病 ,接着 5~ 6足框的蜂群也犯了病 ,至 3月 2日 ,80 %的蜂群不同程度地患病。据了解我区域内的其他蜂群患病未曾断过 ,以此趋势 ,蜂场发展的情况则不可而得知了 ,真是束手无策。今借贵刊一角 ,求助于各位专家及同行 ,凡有“中囊病”的起因、消亡规律的论述 ,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