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带状秋覆盖(FSM)、黑膜大垄秋覆盖(FPM)、秸秆带状春覆盖(SSM)、黑膜大垄春覆盖(SPM)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和黑膜大垄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秋覆盖大于春覆盖,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分别平均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5.8%、8.6%;秸秆带状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而地膜覆盖存在普遍的增温效应,FSM和SS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较CK降低0.8℃和0.5℃,FPM和SPM处理分别增加0.5℃和0.6℃,秋覆盖降温幅度大于春覆盖,秋覆盖增温幅度小于春覆盖;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4.8%~7.6%、水分利用效率13.5%~22.6%,增产效应秋覆盖优于春覆盖。此外,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纯经济收益和产投比且秋覆盖提高幅度大于春覆盖。因此,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增产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模式,适宜于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资源较为富余...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江中下游马铃薯二作地区的气候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春马铃薯小薯作为秋马铃薯栽培种薯,夏玉米秸秆为马铃薯遮荫降温、屏蔽蚜虫的增产稳产套种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马铃薯覆盖栽培的最佳材料和模式,为建立高产、绿色覆盖模式提供技术依据,2016—2017年在庄浪县盘安镇杨宋村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材料覆盖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明显,黑色全膜覆盖双垄垄播的折合产量最高,为33 706.5 kg/hm~2,较露地栽培模式增产33 706.5 kg/hm~2,增产率为26%,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稻茬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当前秋马铃薯生产上一项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的新技术。它是在早中稻收获后的茬口田上,采用免耕土表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的一种新方法。稻茬田实行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保温保湿防渍防草,优化马铃薯生产环境,秸杆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马铃薯及后作增产增收等好处。加快推广对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深沟高厢,规范整田。收获水稻  相似文献   

5.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6.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植、秸秆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植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无论是从马铃薯的出苗状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较为明显,较平种垄植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年份和栽培区域进行稻草覆盖包芯栽培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包芯栽培丰产性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分析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包芯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包芯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秋马铃薯可于12月份收获作为菜马铃薯上市,效益较好。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马铃薯不仅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防止稻草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可比翻耕种植增产10%以上。其栽培要点如下。1、选用早熟优良品种秋马铃薯有效生育期短,一般80~90天。因此种薯应选用熟期早、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植、秸秆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植栽培效果最好,较平种垄植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10.
稻草覆盖有利于降温、保湿、除草,为马铃薯生长改善微环境,通过该试验研究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为我县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秸杆还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马铃薯常规栽培(不覆盖秸秆)、秸秆覆盖栽培、不同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播种后盖土盖草和不盖土只盖草、不同基肥水平秸秆覆盖栽培等对比试验,旨在探讨研究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的田间效应。试验表明,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商品率明显提高;以稻草覆盖为佳,田间效应播后盖土盖草为佳,以基肥每亩45%硫酸钾复合肥35~4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肥料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种马钤薯稻草免耕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增产效果比较好,不同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对马铃薯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鄂中硫酸钾复合肥、挪威海德鲁复合肥、芬兰硫酸钾复合肥、洋丰硫酸钾复合肥等适宜玉林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一次性施肥使用,肥效长,用量适中,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黑地膜做为秋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物,采用4种覆盖模式与无覆盖常规栽培(对照)进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免耕覆盖单层黑地膜后加盖3 cm厚稻草,产量达36 234.85kg·hm-2;总产值达46 105.3元·hm-2,纯收益29 515.3元·hm-2,净增效益率74.98%。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均有利于马铃薯的出苗生长、提高薯块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77%、稻草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18%;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明确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在门源地区增产和抑制膜下杂草生长效果,进行了田间示范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与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陆和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39-140
本试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常耕地膜覆盖栽培、常耕栽培等方法对马铃薯进行小区试验,以筛选出经济有效、操作简便、增产增收效果较好的栽培模式供我地马铃薯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以稻草覆盖免耕大畦种植、畦面积宽150cm、每畦种植4行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生长发育、经济性状、经济效益等均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铃薯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冬种试验表明,免耕稻草覆盖10cm比常耕栽培亩增产马铃薯50.13%,免耕稻草覆盖8cm增产34.44%,免耕稻草覆盖6cm增产24.93%,增产达极显著值。该方法免除了栽培翻耕和中耕除草环节,亩减少授工8工天,省工省时。该方法能使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前缓中快后稳健的特点,出苗整齐,成薯率高,现蕾开花期植株生长速度快,分枝多,叶面积大,块茎形成早数量多,块茎膨大速度快,每株块茎数量是常耕栽培的1.6~2.2倍,单株块茎增重32.8~125.6克。能有效达到稻草还田和增加薯苗还田的效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进行马铃薯不同材料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畦面采用地膜和稻草覆盖的比传统无覆盖栽培增产增效,其中黑色地膜覆盖处理能够提高土温、防寒、保水、保肥、免除草、节约劳力、大薯率高,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薯块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下降。最佳覆盖量为18.0~22.5 t/hm~2,在此覆盖量范围内,其薯块总产量比露地栽培增加6 416.67 kg/hm~2,增产29.5%,比地膜栽培增加3 589.30 kg/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不同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不同地膜和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栽培马铃薯覆膜以秋季黑色全膜沟播抗旱保苗效果最好,出苗率最高,为98%;秋覆黑色全膜与对照相比,出苗期0~60cm土壤水分含量高7.4%,降水利用率高9.8%,水分生产效率高18.0kg/(mm·hm^2),有利于马铃薯出苗,提高了抗旱能力。从不同覆膜方式看,抗旱节水增产的顺序是:秋季全膜〉早春全膜〉秋季半膜〉播期全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露地。以秋季黑色全膜产量最高,单产18811.5kg/hm^2.比对照增产55.19%;其次为秋季白全膜,单产17409.96kg/hm2,比对照增产43.63%;产量最低的为播期白半膜,单产13394.1kg/hm^2,比对照增产10.5%。从产值和纯收入来看,马铃薯覆盖黑色地膜的产值和收入明显高于白色膜,全膜覆盖高于半膜覆盖。秋季黑色全膜还和白色全膜别较露地增加纯收入15893.29元/hm^2和12249.17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建议在马铃薯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黑色地膜覆盖,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