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试验在不同密度栽培条件下,对水稻品种龙粳3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进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优质水稻南粳9108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群体形成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在里下河稻区采用毯苗机插或人工栽插,每667m~2栽插密度为1.71万~1.85万穴,每667m~2总颖花量可达3000万朵以上,且结实率、千粒重均较高,每667m~2产量可达700kg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地研究插秧密度对高纬寒地水稻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以龙粳47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种插秧密度,即30.0 cm×10.0 cm、30.0 cm×13.2 cm和30.0 cm×16.6 cm,研究不同插秧密度对龙粳47的茎蘖动态、干物质量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插秧密度下,龙粳47的茎蘖动态、干物质量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均在插秧密度为30.0 cm×13.2 cm时达到峰值,且其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分别达30.4 g、92.3%和5 085.75 kg·hm-2。因此插秧密度为30.0 cm×13.2 cm时,为龙粳47在黑河市最适插秧密度。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南粳46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稻南粳46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水稻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水平以后,水稻的产量将不再提高,建议纯N施用量以28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5.
龙粳2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优质、耐冷性强、穗大、秆强抗倒、抗稻瘟病,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8894.4kg/hm2,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为了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2007年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进行了适宜插秧群体密度研究,对插秧规格和单穴插秧株数进行组合,为本地区寻求一套适宜的插秧群体密度,以利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龙粳20号.1.2 试验区基本情况:青龙山分公司第三作业站水稻试验田,草甸白浆土,土壤质地粘性、肥力中等.1.3试验设计:采用小区对比法,8个处理,每处理100平方米,不设重复,人工插秧每穴5株,各处理分别为:处理1:9*3寸;处理2:9*4寸;处理3:8*3寸;处理4:8*4寸;处理5:8*5寸;处理6:7*3寸;处理7:7*4寸;处理8:7*5寸.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主栽品种松粳9号进行不同施肥量与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肥量14kg/666.7m^2,N:P:K=2:1:1,密度23穴/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南粳9108机插密度高,基本苗多,茎蘖发生多,干物质积累多,每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大面积生产上南粳9108机插密度应在1.7万穴以上,基本苗在7.5万~8.5万/亩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密度和施氮量对早熟晚粳通粳981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肥料2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通粳981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水平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及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研究,以期探明不同密度、氮肥水平对通粳981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足穗,密度过高又会影响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氮肥过少会制约群体发育,氮肥过多又容易延长生育期和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合理的密肥组合可保持灌浆期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平衡穗、粒、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不同密度处理绿豆的形态特征、产量的形成,以及这些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绿豆植株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随密度增加,绿豆株高逐渐增加,基部节间茎粗逐渐下降,且这两个性状对密度的反应敏感,与密度相关差异显著。密度对绿豆有效分枝数、底部有效分枝高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桂林市全州县生态条件下,对双季稻抛秧的不同抛栽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以抛秧密度36.00万穴/hm2产量最高,晚稻以抛栽密度33.75万穴/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水稻高产优质的实现途径,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以氮、镁为变量,采取裂区设计,构建不同群体,研究群体茎蘖动态对水稻产量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配合低镁或高氮配合高镁时群体最高茎蘖较多;单独施用时以低镁处理收获穗数较多,镁与氮肥配合施用后,以公顷施硫酸镁225.0 kg.hm-2时收获穗数较多;施氮量与群体有效分蘖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施用镁肥对有效分蘖率无明显影响;有效分蘖率与产量呈典型的单峰曲线、与品质(食味值)无显著相关;群体最高茎蘖数、分蘖成穗率、有效茎数与产量和品质均呈显著单峰曲线,试验条件下公顷产量达到9 000 kg稻谷以上的水稻群体最高茎数平均为671.9个.m-2,变化幅度在594.4~759.1个.m-2之间;收获穗数为594.9个.m-2,在541.7~680.6个.m-2之间;有效分蘖率变化范围为75.0%~95.5%、平均为86.6%;分蘖穗比率平均为81.2%,变化范围为79.3%~83.7%。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水稻品种龙粳57的适宜栽培模式,以糯稻品种龙粳57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20和24穴·m-2)、4个施氮量[0 kg·hm-2(N0)、115 kg·hm-2(N1)、138 kg·hm-2(N2)和161 kg·hm-2(N3)],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糯稻品种龙粳57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密度对毕粳 39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及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在 15万~ 32万窝 /hm2 范围内 ,毕粳 39号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超过 32万窝 /hm2 ,则产量呈下降趋势。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得出毕粳 39号高产栽培最适密度为 32万窝 /hm2 。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密度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本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中的9.0万株/hm~2产量最高,但7.5万株/hm~2产量和产量性能相对稳定。益农103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的密度与产量呈线性关系,结论说明廊坊地区中、晚熟品种密度还有进一步增加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超级水稻吉粳88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水平,为今后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在柳河县姜家店乡柳河国信社稷尚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水稻田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贵州高原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S9914、方玉2号的适宜密度分别5.985万~8.50万株/hm2、6.12万~9.6万株/hm2、5.37万~8.35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分配比例、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等群体质量也有不同的影响;紧凑型玉米和半紧凑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小,而平展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直立型绿豆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大,绿豆的株高越高,单株荚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主茎节数、荚长、百粒重和单荚粒数则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同绿1号绿豆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是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4-15
进行甬优538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品种甬优538的分蘖力、株高、有效穗、实割产量与种植密度有极高的相关性,以30.0 cm×23.3 cm密度种植,最利于该品种对温光水肥的有效利用,达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长平衡,最利于产量形成,种植过密和过稀都不利于该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