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正>自然分蜂,是蜂群的群体繁殖方式,是蜜蜂种群繁衍的本能表现。即蜂群发展到特定的时期,蜂群中的老蜂王连同半数的工蜂结群离去,另筑新巢,原群留下的蜜蜂和所有蜂子,待新蜂王羽化出房后,形成一个新蜂群的过程~([1])。中蜂养殖过程中,很多蜂农需要扩大养殖规模,获得新的蜂王是增加蜂群的前提,但是学习蜜蜂的人工育王技术有一定难度。本文针对此情况介绍利用蜂群自然分蜂来获得更多蜂王、扩大  相似文献   

2.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10,61(6):27-27
丰产增收是养强群的目的。蜂群是蜜蜂繁衍后代的个体单位,强群标志着繁衍后代的个体成熟,要增殖新蜂群了。分出新群之前有一个阶段,养蜂人通称为“分蜂热”。此阶段蜂王与工蜂逐渐停产、怠工,闹分蜂。然而,增殖新群体是蜜蜂物竞天择,自然进化的结果,养蜂者只能顺应蜂群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6,(5):36-37
正蜂群在自然分蜂之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一、自然分蜂的掌握蜂群在自然分蜂前几天,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工蜂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1周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哺育工作骤然减少,工蜂停止采集活动,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出现怠工  相似文献   

5.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6.
在南方到春分节后,一般群势已经繁殖到10框以上,这时有的就育出了雄蜂和造王台准备分蜂。我们采用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把封盖子脾抽出补给弱群,原群内加上空牌或巢础框保持蜂脾相称的方法,来解除蜂群的分蜂热。但是,到紫云英开花流蜜时,强群就采用繁殖与采蜜分工和刺激怠工蜜蜂的办法。实行调整,把有分蜂热蜂群的蜂王提现另一个蜂箱里,作为一个分蜂群,原群内放一个成熟王台,经过这  相似文献   

7.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22,(3):16-17+20
<正>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相似文献   

8.
<正>分蜂热是指蜂群内部物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分蜂情绪积累过程,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培育分蜂王台。自然分蜂一般发生在春夏时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唯一方式。分蜂是蜂群的繁衍过程,能使其数量增多,分布地域扩大,满足蜜蜂对种群繁荣的需求;分蜂也是蜜蜂千万年来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对外部环境刺激反应的繁衍进化形式。若从蜜蜂种群繁衍角度来看蜂群春季复壮、夏季强盛、秋季渐减、冬季休眠的活动,都无不是围绕种群繁衍这个中心来开  相似文献   

9.
黄坚 《中国蜂业》2005,56(6):15
一、自然分蜂的危害每年春末夏初,蜂群发展到强盛时候,就会出现自然分蜂.然而,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一定的损失.事实证明:凡起了分蜂热的蜂群,必然会改变群内稳定有序的状态,使群体协调功能丧失,出现工蜂采集积极性骤然下降,出勤蜂大大减少,呈"怠工"状态,许多工蜂呆在巢门口和箱壁两侧结成"胡子蜂";蜂王腹部收缩,体形变小,产卵量大减;王浆框上吐浆蜂稀少,蜂王浆产量骤降.此时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蜂群必然在某个晴好天气日发生分蜂.结果,分蜂群群势必大大削弱,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分蜂热在季双三规范管理作用下自然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分蜂是蜜蜂的本能行为。在野生和旧法(桶养)饲养条件下,起到了种族繁衍的积极作用。新法(活框)饲养后,养蜂人逐渐发现自然分蜂前的准备阶段,蜂王产卵逐渐减少,直至停产,影响繁蜂。工蜂怠工,影响采集。这一现象养蜂学业称为分蜂热。另外还有分蜂群飞出  相似文献   

11.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自然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峰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王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  相似文献   

12.
燕海平 《中国蜂业》2023,(10):18-19
<正>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蜂王剪翅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夏之交,分蜂热很快进入高峰期。虽然经过改善蜂群环境,割除雄蜂蛹,破坏王台,进行人工分蜂等,但由于蜜蜂拥挤,难免有隐蔽的王台被遗漏,引起原群老王率领一部分蜜蜂自然分出。甚至引发多群联合分蜂,造成损失,增加高处收捕分蜂群的难度。因此,给蜂王剪翅对阻止自然分蜂群在高处集结,能起到一定作用。蜂王剪翅对于初学养蜂者和年迈的养蜂者,却是一项难以得心应手的工作。为了与蜂友交流,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笔者常将左手拇指与食指指甲蓄留,以便捉蜂王剪翅时用。具体是:在蜂场秩序安定,气温适宜,蜜蜂飞翔较少时进行蜂王剪翅的工作。先揭…  相似文献   

14.
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中蜂蜂群,依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内都规律性的发生自然分蜂,人们称为自然分蜂期,但在自然分蜂期,总是有一些蜂群不发生自然分蜂,有少数蜂群甚至几年也不发生自然分蜂。自然蜂群的分好,在蜂群生物学上涉及到蜜蜂生存和群体的增殖问题;在养蜂生产方面,又直接关系到对蜂群的管理措施和产品收  相似文献   

15.
养蜂要做好人工分蜂和蜜蜂的合并工作.怎样做好?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供蜂友们参考. 1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的基本方法,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或蜜睥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蜂群夏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力争蜜、蜡、蜂三丰收。防止自然分蜂在刺槐花期后易发生分蜂热,自然分蜂会打乱蜂场的生产计划,影响蜜蜡生产,蜂群出现怠工。所以应该千方百计消灭分蜂热,其方法主要有:1.及时扩大蜂巢,给蜂王以充足的产卵空脾。2.夏天天气炎热时注意巢内通风,箱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6,(5):34-35
正养蜂人都知道蜂群产生分蜂热对蜂群管理和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蜂群产生分蜂情绪是蜜蜂生物学特性。实际生产中发现凡是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有几个不同特点:(1)群势强;(2)群内子脾多,蜂多于脾,饲料足;(3)箱体容积小;(4)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或很少产卵,哺育过剩,出现大量自然王台;(5)采集蜂减少,巢门口有大量工蜂聚集、怠工;(6)产生分蜂热的蜂群90%是优秀的老王群,无疾病,发展快;(7)当年新王正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为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1]。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工蜂、雄蜂和1只蜂王脱离原群,另营新巢,这种现象叫分群或分蜂[2-3],是扩大蜂场规模增加养蜂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蜂群的强弱与蜂蜜等蜂产品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4],操作得当既能增加蜂群数量,也能提高椴树蜜的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饲养强群才能优质高产,也只有强群才能抗逆境、获收益。所以,我年年都要为培养强群付出辛勤的劳动。可是到了生产季节,往往就只因为闹自然分蜂,发挥不了强群蜜蜂的积极性,影响了计划生产。从实践中大家都体会到:蜂王年龄越老,分蜂性就越强;年青的蜂王分蜂性就弱;蜂王在壮群里分蜂性就强;把蜂王限制在固定产卵区里就能预防分蜂。分蜂的因素是随群势同步发展的,但在有足够的幼虫供蜜蜂喂饲的蜂群,就不闹分蜂;大流蜜期蜜蜂忙于工作也能抵消蜂群的分蜂情绪,而辅助蜜源又能刺激蜂群分蜂。针对上述因素,82年春我试用了蜂群“分区管理”,经三年的摸索和改进,使我体会到:蜂群  相似文献   

20.
<正>当春季春暖花开蜜涌粉足,蜂群群势开始增殖壮大的时候,蜂群会出现分蜂的现象。自然分蜂是蜂群在自然情况下群体增殖的途径,是蜜蜂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群体活动。但对人工饲养下养蜂管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会减少蜜蜂数量,影响养蜂生产效益。为此应要首先了解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熟知分蜂的一系列征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