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播期播量对郑芝98N0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播期播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芝98N09在三门峡市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10000株.随着播期的推迟,株蒴数、蒴粒数减少,千粒重、单株产量降低;同一个播期随密度的增加株蒴数、蒴粒数不断减少,千粒重、产量也不断降低.综上,在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环境下,郑芝98N09采用每亩10000株密度下的适期早播模式有利于其群、个体的发育,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本试验以‘辽芝7 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 个播期和6 个种植密度处理,调查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芝麻的生育进程和生育期均有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缩短了从出苗到现蕾的营养生长时间和开花期,生育期相应缩短。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构成因子中的单株蒴果数影响显著,对蒴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播期延迟和种植密度增加,蒴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综上,在北方一年一熟制春播区的辽宁芝麻种植区适宜5月10—20日播种,种植密度为15万~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闻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其单株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芝麻品种,本试验以20个不同来源的芝麻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与株高、始蒴高度、空梢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芝麻品种的单株蒴果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果轴长、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依次是单株蒴果数果轴长千粒重每蒴粒数株高始蒴高度空梢长度。20个品种中,皖芝5号、郑杂芝3号、漯芝16号和项芝秸叶黄综合评价较好,其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排序均居前4名,更适宜河南地区大规模种植。单株蒴果数、果轴长、千粒重和每蒴粒数对芝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实际育种中应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从7月18日到8月8日设置4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黑芝麻品种在九江地区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芝麻单株产量、稍尖长度和单株蒴数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特点,生育期、千粒重和小区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每蒴粒数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单株产量影响明显,在Ⅰ播期下两个指标均为最大值,说明芝麻的适宜播期在7月18日之前。  相似文献   

6.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高、始蒴高度、空稍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秋芝麻品种的空稍长度、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果数等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明显,每蒴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小.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蒴果数>空稍长度>株高>千粒重>每蒴粒数>始蒴高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在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的结果排序中均居前3位.[结论]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对早稻茬秋芝麻的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品种选育时应重点关注单株蒴果数及株高等与生物量积累有关的性状.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综合表现优良,是适宜早稻茬秋芝麻生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施的效果优于1次喷施的;秋芝麻1次和2次喷施烯效唑较CK分别增产11.10%和11.75%;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上部蒴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较CK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施的效果优于1次喷施的;秋芝麻1次和2次喷施烯效唑较CK分别增产11.10%和11.75%;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上部蒴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较CK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30个芝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蒴数、千粒重与单株粒重正相关;苗期与单株粒重负相关,花期、全生育期与单株蒴数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蒴数正相关,始蒴高与蒴粒数、空稍尖度与蒴粒重负相关,果轴长与单株粒重正相关,单株粒重主要取决于苗期长短和单株蒴数、蒴粒重.高产育种要以开花早、花期长,株高适中、始蒴矮、果轴长、结蒴多、千粒重高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1.
芝麻产量是由每667m2株数、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千粒重构成,该文通过近几年芝麻试验产量结果,分析出目前芝麻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还有很大差距,提出了宿州市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提高芝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江西秋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南阳盆地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于灰色关联度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对2003年河南省夏芝麻区域试验中10个参试品种(系)的株高、腿高、黄稍长、果轴长、蒴长、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生育期、病株率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与芝麻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千粒重果轴长单株朔数生育期株高蒴长每蒴粒数病株率腿高黄稍长。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密度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百农矮抗58的群体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有效穗数、产量、株高等呈减小趋势;同一播期不同密度下,随密度的加大,穗粒数、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等呈减小趋势;播期、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差异不显著。百农矮抗58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适宜密度为每亩15万到20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17.
芝麻新品种98N09适宜播期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芝麻新品种98N09进行播期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芝麻新品种98N09在周口市黄淮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75000~150000株/hm2,生产上应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土壤墒情合理选择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8.
湖南芝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6,(8):52-53
进行湖南芝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航育芝秀的产量最高,为1 387.5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品种郑芝98N09增产250.00 kg/hm2,增幅为21.98%。此外,航育芝秀的株高、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均最高,始蒴位亦最高,空稍尖长最长,生育期最短。综上所述,航育芝秀可作为湖南省芝麻生产中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19.
灰关联熵分析法在芝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熵分析方法,2012年对山西省农科院芝麻课题18个后代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千粒重、株高、腿高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单株产量与9个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千粒重0.994083104、单株蒴数0.989996079、株高0.988820576、每蒴粒数0.988162488、果轴长0.988118165、病株率0.987747396、蒴长0.98729835、腿高0.986958264、黄稍长0.984676022;熵关联序为:千粒重>单株蒴数>株高>每蒴粒数>果轴长>病株率>蒴长>腿高>黄稍长,并以此确定了18个后代材料中的K1,K3,K12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得出今后芝麻品种培育时的选育和筛选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2006年国家(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的11个芝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夏芝麻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果轴长、株蒴数、蒴粒数、株高、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芝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