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考察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培养料中DNA含量、基质对菌丝DNA提取影响的基础上,以工厂化瓶栽金针菇培养物为材料,以菌丝DNA含量为指标,检测了菌丝长满基质、幼菇约3cm、8cm和子实体采收时(约16cm)4个生长阶段培养瓶中不同部位基质的菌丝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培养基质菌丝相对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消耗速度与基质和子实体间的距离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菌丝生物量和菌丝中DNA含量为指标检测不同浓度的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XH菌株)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G1和F29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XH在0.01%的草酸、0.04%柠檬酸、0.02%酒石酸浓度下生物量积累最多,为不添加有机酸对照的330%~731%;G1和F29在0.005%的草酸、0.02%柠檬酸、0.01%酒石酸浓度下生物量积累最多,分别为不添加有机酸对照的224%~376%和126%~247%。在实验范围内,添加有机酸浓度过高导致菌丝生物量下降,但菌丝DN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808为材料,人工模拟镉(1 mg/L)污染,研究不同外源水杨酸(SA)添加量对香菇液体培养过程中3种胞外酶活性及蛋白含量变化,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浓度为50、100 mg/L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蛋白含量;20 mg/L水杨酸处理能显著提高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低浓度(1、10 mg/L)的水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漆酶的活性;同时,低于100 mg/L的水杨酸处理不仅能促进镉胁迫下的香菇胞外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深层培养香菇菌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香菇菌丝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分离大豆蛋白废水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为80.3%,BOD5去除率为71.4%,总有机物的去除率为76%,分离大豆蛋白废水中的香菇菌丝生物量第7天最高,达13.07g/100mL(湿重)。同时,还研究了香菇菌丝培养过程中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香菇“241-4”、“135”、“937”、“939”、“申香4号”、“香选2号”、“泌香3号”7个香菇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菌株)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香菇菌株“241-4”、“135”和“939”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且这3个菌株出菇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都超过65%,分别与其它参试菌株出菇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香菇液体菌种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香菇Cr0 4 -DZ菌种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关键技术,对两个母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废料的浸出液对香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菇菌丝通过木屑-原种培养基培养,解决了菌球在液体培养基中,大小不均匀的问题,Cr0 4 -DZ表现较佳的木屑-原种培养基为Ba - 3。通过摇瓶培养条件的试验,香菇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物理条件:温度( 2 5±1 )℃、振荡频率1 2 5r/min、三角瓶装料系数2 0 %~30 %、菌种接种量为1 0 %~1 5 %、琼脂含量为0 .0 5 %~0 .1 %、pH值6.0~6.5。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21,(4)
以香菇0912为试验品种,采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法,观察试验培养基配方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香菇液体菌种第7天后多数培养基的pH开始下降,10 d后接近液体培养的终点。菌丝生物量测定结果,配方⑤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828 g/100 mL,明显高于其他配方,其次为配方⑦、配方③、配方④,4个配方均可用于培养香菇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8.
香菇热害烂筒调查及菌丝抗高温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调查了不同香菇迟熟品种(241—4,135)、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越夏场所与热害烂筒的关系。测试了6个生产上常用品种(菌株)菌丝的抗高温能力。结果表明,2个迟熟品种中,241—4抗热害烂筒能力较好,烂简率为12.3%,135抗热害能力较差,烂简率为35.0%;海拔高于800m地区的香菇烂筒率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培养场所通风散热条件差,热害烂简率高,通风散热条件好,烂筒率低。菌丝抗高温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菌丝的抗高温能力以135最强,但其完成发菌的菌筒抗高温能力急剧下降,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7,(6)
对香菇ZHX-1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球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玉米粉21 g/L,酵母膏5 g/L,KH_2PO_4 1 g/L,MgSO_4 0.5 g/L,pH4.5,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接种量8.5%,装液量100 mL/250 mL,培养7 d,增菇激活酶的添加量0.2%。在此优化条件下,香菇菌丝球的生物量为2.54 g/L,胞外多糖的含量为2.34 g/L。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在固体培养基质中菌丝生物量,以液体培养的纯菌丝为标准,用抗羊肚菌菌丝抗原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6A8)及兔源多抗(TM02)建立了羊肚菌菌丝生物量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法.该方法检测羊肚菌菌丝生物量的线性范围为2.58×102~6.6×104 mg/L,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49X-0.0338,R2=0.9943;不同抗原浓度实验反应证明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这个方法用于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尖顶羊肚菌(M.conica)、宽圆羊肚菌(M.rotund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的反应结果显示方法对羊肚菌属的供试菌株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其它种类的供试菌株不能引发特异的免疫反应.按照方法检测野生羊肚菌(M.esculenta)子实体周围土样,结果土壤基质中羊肚菌菌丝含量为0.7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