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SF480发动机机体的有限元和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实验模态与有限元理论模态分析,对SF480型发动机的机体进行了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在Pro/Eingeer中建立机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导入ANSYS中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其有限元模型;再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模态求解,得到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另外,用脉冲激励法在实验室对机体进行模态实验,得到实验模态参数。通过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参数的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机体模态的规律,为该类型发动机的机体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梯形框结构加强机体刚度的试验模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对485柴油机机体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模态试验与分析获得了反映机体动态特性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和模态阻尼等参数。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机体提出了在机体底部加梯形框的方案,采用梯形框可以增加机体底部局部刚度,再加上气缸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机体的第一阶固有频率由原来的496.78 Hz增加到594.73 Hz和649.14 Hz,机体刚度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3.
降低车用柴油机振动噪声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型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ANSYS建立柴油机机体、油底壳等部件的有限元三维模型,并用试验模态分析对计算模型和结果进行验证。对各种改进结构的动态响应和模态进行计算分析,找出最佳结构参数和形式,达到了比较明显的降噪效果。应用SYSNOISE噪声仿真分析软件分析油底壳噪声场分布时验证了模态正交持性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ZH1110型柴油机机体结构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ZH1110型柴油机机体模态试验的机体支承方法、激励方法的选择、测点的选取、数据采集及模态分析等对机体模态试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通过模态试验与分析获得了反映机体结构动态特性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和模态阻尼等,并对前11阶试验结果进行了动态分析,指出了机体的薄弱部位,为机体的动态特性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中冷直喷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对某柴油机机体组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前10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结合机体组件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了结构方案改进。在油底壳上增加了两块板使油底壳和机体相连,从而提高了机体组件的整体刚度。改进油底壳对机体组件的第1阶模态影响不大,其余各阶模态频率有所提高,且改进前后机体组件的模态振型变化较大。为柴油机的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XN2110型柴油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有限元法对XN2110型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并通过对各种方案结果的比较,提出一种提高刚度和强度的方法,同时为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SNH4102Z柴油机机体分别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和计算模态分析,达到了相互验证的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机体的结构改进方案。模态计算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用HyperMesh软件划分有限元网格——用ANSYS进行模态计算这样一系列处理流程,证明了这一流程对单个零件的模态分析结果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ZH1110型柴油机机体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SC/NASTRAN软件对ZH1110型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机体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采用脉冲激振法进行了机体模态实验,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对该柴油机机体模态振型分析,发现曲轴箱和气缸头部连接区域是该机体的薄弱部分,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具体改进意见。改进后该机体更接近于等强度设计,并减轻质量2kg。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4100QB柴油机机体不同加筋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了不同加筋结构的机体表面在各模态下的振动特性,探讨了增强机体结构强度与刚度的一般方法,为机体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柴油机机体复杂的结构,建立了机体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并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动力修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6118型柴油机机体强度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118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其机体的结构强度。首先根据柴油机的二维图纸,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初步设计机体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成功地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机体的静强度,并计算出了各种状态下的结果。本课题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到柴油机机体上的研究,可有效地缩短柴油机设计周期,减少反复试验和经验判断的误差,提高产品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
S1100型柴油机气缸体强度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轻量化为目标,对S1100型柴油机气缸体强度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运用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了气缸体优化设计前后的三维几何模型。以MSC/NASTRAN为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气缸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模态试验技术获得了该气缸体的固有频率并和计算获得的固有频率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气缸体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获得气缸体整体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气缸体进行轻量化设计,减少3.3kg。优化设计后的气缸体通过计算获知其应力分布更趋均匀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测量YZ4105柴油机机体和冷却水温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机体和缸套耦合数学模型,确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机体和缸套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油机机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精确的机体有限元接触模型,根据试算和经验确定了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对机体在各缸最大爆发压力下进行了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了机体在最大爆发压力下的最大变形点和最大应力点,分析了机体、气缸套、挺柱孔、轴瓦各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考查了机体顶面和底面的密封性,并对原机体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发动机整体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机体与缸盖通过垫片和若干颗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其受力变形对发动机的压缩比起到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及简化的某柴油发动机的机体缸盖及其他相关零件的三维模型,采用HyperMesh软件绘制网格,将螺栓预紧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入ABAQUS软件中来进行机体缸盖组件的静力学分析,得出装配过...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对Nox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测直喷式柴油机气缸压力,通过气缸压力计算分析燃烧放热规律,建立了由放热率预测直喷式柴油机NOx排放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精度与准确性。通过实测多缸柴油机各缸压力,利用该模型计算各缸在各工况下的NOx排放,分析了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缸机由于各缸压力不均匀,其NOx排放量有一定的差别,气缸压力大,NOx排放量也大;降低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可降低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杨玉霞  李艳钰 《农机化研究》2019,(9):250-253,260
收割机发动机缸盖较为复杂,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如果模型简化或计算模型选择错误对计算效果影响很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发动机缸盖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在进行缸盖的有限元分析时,采用了贝叶斯方法对缸盖的刚度参数进行修正,有效地提高了计算仿真的准确性。为了验证修正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利用Pro/E软件对收割机发动机缸盖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将模型直接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了网格划分,网格划分采用了分块网格划分的形式,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的准确性。最后,运用ANSYS对发动机缸盖在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修正模型可以成功地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收割机发动机缸盖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网格密度的柴油机气缸体有限元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YC6108柴油机气缸体的实体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重点比较了在不同网格划分精度下,有限元模态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对于柴油机气缸体这类薄壁铸造的复杂构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需要采用很细的网格划分,才能保证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CY4102BZQ型柴油机机体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Pro/E三维软件和I-DEAS有限元软件 ,建立了CY4 1 0 2BZQ型柴油机机体的有限元模型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了机体的最大应力部位。同时对机体进行了预紧和爆发两种工况的应力试验 ,表明计算和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验证了模型的精确程度 ,为机体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ZS1105柴油机机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强度的分析,找出应力集中的危险截面,得到了最佳设计方案,为该机体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