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亚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品种改良岗位康庆华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亚麻生理与栽培岗位王玉富团队2008年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材料NEW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法以高纤维、高产为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于2013年决选出优良株系NEW-3,在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而育成的高纤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于于2019年10月31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04。华亚4号亚麻品种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抗倒、广适性好,为高纤亚麻品种。  相似文献   

2.
华亚5号是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多胚种质D95029为母本、自育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H02150,从其杂交后代选择多胚单倍体苗加倍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麻率高、稳产、高纤、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年在安徽省登记(登记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809010),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12。该品种可作为纺织专用亚麻品种,并对其配套栽培、沤麻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华亚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麻类作物栽培团队利用2005年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材料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的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筛选出优良株系DZH-1,在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而育成的纤籽兼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30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8)230023,种子入库编号:DJI3B00019。华亚3号亚麻品种种子产量高、麻率高、花色艳丽、抗倒、广适性好,可籽纤赏兼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亚麻种质对派斯莫病的抗性差异,采用菌土接种法进行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各种质的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对20个亚麻品种(系)进行派斯莫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根据病情指数将20个亚麻品种(系)的派斯莫抗性分为抗病、中感、感病和高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但整体抗性较差,无免疫品种(系);有7个抗病品系,分别为H2012-1、ZY03001-2-4、Y0310-7-3、ZY03119-2-12、ZY06175-10-15、01059-1-6-2、9804-38,占供试种质总数的35%;中感、感病和高感品种(系)分别为9、2、2份,共占供试种质总数的65%,因此,H2012-1、ZY03001-2-4等7个抗性较强的品系可作为亚麻抗派斯莫病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亚麻转基因技术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20年来转基因技术在亚麻育种领域应用研究进展:(1)国内外学者成功地鉴定和克隆了亚麻目的基因;(2)进行了多种基因转化方法的研究;(3)建立了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系统,获得了一批转基因亚麻新品系(种)。还对目前亚麻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基因转化率低、转化的外源基因可操作性差、转基因植株遗传不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亚麻新品种9679-2-1-1是陇东学院农学系1996年以89057.14为母本、陇亚7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97年种植F1代,1998-1999年(F2~F3)连续2年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进行抗病性及丰产性的优良单株选择,2000年(F4)在株系区根据综合性状、群体结构和长势长相等评估选择优良株系,并依据田间表现、综合评判,人选后进行初步测产决选,2001年提升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2-2004年参加地区区域试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的鉴定比较,同时进行小面积的生产示范。于2004年12月22日通过专家鉴定验收,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标准发芽试验法测定亚麻种子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对10个不同品种(系)的亚麻进行种子活力测定,从而分析比较各品种(系)的发芽速率。结果表明,95-109品系的发芽速率最快,为该品系进一步的选择与鉴定及其大田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陆早42号(原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的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系。  相似文献   

9.
韩淑晓  刘全兰  董洁  陈建省  田纪春 《作物学报》2013,39(11):1983-1991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0的表达需与其紧密连锁的RGA2基因调控, 按照这2个基因的连锁关系, Lr10基因位点分成H1和H2两个古单倍型。为揭示我国小麦品种中Lr10的遗传多样性, 对189个来自12省的小麦育成品种和58个品系的该基因位点变异进行了鉴定分析。绝大多数供试品种(系)为H2古单倍型, 其频率在育成品种和品系中分别为95.2% (180/189)和96.6% (56/58)。这2种古单倍型可进一步分为9种单倍型亚型, 其中H1-2、H2-4、H2-5、H2-6和H2-7亚型为首次报道。育成品种包含所有单倍型亚型, 以H2-1频率最高(69.3%), H2-3和H2-6频率最低(0.5%); 而在选育品系中仅检测到5种单倍型亚型, 其中H2-1频率最高(27.6%), H1-2频率最低(3.5%)。除H2-1与H2-2型外, 其他亚型与育成地显著相关(P < 0.05)。本研究结果支持Lr10基因位点的古单倍型和单倍型亚型在育种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推断, 同时由于在育种过程中持续重组和变异而产生了新的单倍型亚型, 而且重组可以发生在H2和H1两种古单倍型之间。在现代育成品种和品系中, H1古单倍型所占比例已降至5%以下, 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创制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选育小麦遗传改良的新种质,本研究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小麦-黑麦代换系6R/6A×克珍杂种后代中选育的11个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1个品系形态表现为大穗多花、多小穗、抗倒伏、籽粒饱满度好等优良性状。其中有4个品系2-13、2-18、2-20、2-21穗长超过14 cm。品系2-18、2-21,分蘖数为7个,2-17千粒重为35.24 g,品系2-19主穗粒数为54,均超过亲本。另有8个品系结实率也优于亲本。亲本克珍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带有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显示,11个品系均带有R组染色体成分,分别有10个、6个和3个品系带有黑麦6R、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有9个品系可确定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易位类型为端部易位和中间易位。本研究成果对小麦育种及种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垦玉7号玉米新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选系南无名-5为父本,1996年杂交育成的玉米杂交种.1997-1998年所内进行鉴定试验,1999年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同时在省内多点进行试验、示范.在此6年的试验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质佳、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点.2003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宁亚24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以陇亚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8431-32-2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手段选育的胡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逆、适应性广等特点。2020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20)640013,适宜在宁夏中南部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栽培亚麻×野生亚麻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明亚麻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对前人开发的14对SSR引物进行了再次筛选,对栽培种亚麻与多年生宿根型野生亚麻的种间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亲子关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7对引物能很好地标记出双亲,并成功标记出了1份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鉴定了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由Phytophthora sojae引致的大豆疫霉病是黑龙江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已在我国大豆一些主要栽培区发生,并引起较大危害。培育和种植抗疫霉病品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筛选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疫霉病抗病品种和品系,为病害的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在大豆苗期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方法对126个栽培大豆品种和135份大豆品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黑龙江大豆主要疫霉病菌株(8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有72个品种抗4个以上菌株,占鉴定品种的57.1%;84份品系抗4个以上菌株,占鉴定品系的62.2%。对品种的基因分析表明,有30个大豆品种含有抗病基因,其中有10个品种分别含有Rps1k、 Rps3a、Rps1c三个主要基因。  相似文献   

15.
鹰嘴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种质资源,具有丰产耐旱、耐贫瘠、直立抗倒伏和较耐高温等特点,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适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以引进的528份鹰嘴豆资源为材料,通过资源圃评价鉴定试验筛选出8份产量表现较好的材料,再通过多点试验,筛选出适宜云南地区种植的鹰嘴豆品系,为推动鹰嘴豆科研及应用推广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陆早42号(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的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种.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转基因甜菜H7-1外源基因FMV 35 S启动子、E93’终止子、CP 4-EPSPS外源基因和品系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转基因甜菜H7-1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的FMV 35 S启动子、E93’终止子、CP 4-EPSPS和品系特异性检测引物探针能有效检测转基因甜菜H7-1中转基因成分,具有特异性,且灵敏度达到0.01%.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施肥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鉴定和培育氮、磷高效新品系,设置正常、低氮和低磷3个养分处理进行营养池栽培试验,以济麦22为对照,对12个自育小麦品系进行氮、磷效率鉴定和评价。以氮、磷效率指数对供试材料进行评价,鉴定出4个氮、磷双高效品系和6个磷高效品系;以籽粒氮、磷利用效率对供试材料进行评价,发现正常氮和低氮条件下的氮高效品系有2个,分别是JK60871和JK64109;低磷条件下有7个品系的籽粒磷利用效率高于对照10%以上,正常磷条件下磷利用效率在品系间的差异不明显。综合以上2种评价结果,JK60871为相对稳定的氮、磷双高效品系,JK60787、JK61879、JK61593、JK64109、JK61560和JK61574为相对稳定的磷高效品系。  相似文献   

19.
东乡野生稻杂交后代生育早期耐冷性和耐旱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耐冷性和耐旱性,为水稻耐冷和耐旱育种提供优异的中间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以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苗率为鉴定指标进行了耐冷性鉴定。用8个与抗旱有关性状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1)7~10℃低温下,M65、M132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参试品系,说明品系M65和M132具有较强的发芽期耐冷性。7℃/10d低温胁迫下,品系M10和M117活苗率较高,分别为72%和81.25%,说明品系M10和M117的具有很强的芽期耐冷性。7~10℃的低温处理和7℃/10d低温胁迫分别为籼稻发芽期和芽期耐冷性鉴定的合适条件。(2)品系M61、M117的苗期综合抗旱D值较大,说明品系M61、M117具有较强的苗期耐旱性。这些材料可在水稻耐冷性、耐旱性育种及东乡野生稻耐性机理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灰枣田间优选获得的5个新品系与原品种进行物候期和形态学特征比较鉴定,结果表明:灰枣优选新品系11-12物候期早于其它灰枣品种(品系),10-7、11-25的物候期晚于灰枣、11-17、B-11;不同灰枣品种(品系)花粉大小、单个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都存在一定差异;B-11、11-17、灰枣的叶形为长卵圆形,10-7、11-25的叶形为卵圆形,11-12的叶形为椭圆形,品系间的叶尖、叶基、叶缘、叶色也存在差异;枣吊、枣头、二次枝、针刺等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果实的形状上可将其分为3类,10-7、11-25为圆柱形,11-17、11-12、灰枣为长圆形,B-11为卵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