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利云  龙昱  蔡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10-2011,2071
从岩石风化至成壤过程在空间上分布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成土成壤特征以及成土成壤物质的流入特点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土壤母质来源、农用地地貌特征、成土成壤单元类型、"土壤四大特性"等分析,指出封闭型、类封闭型成土成壤单元是名特产品产出的空间条件;研究区内农用地的土壤母质来源地层单一,且未经过远距离搬运,保持了岩层岩石成土矿物的特性,是形成名特农产品麦萝品质的特色之本。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广西柳城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表层土壤硒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总硒量变幅为0.09~2.90 mg/kg,平均含量为0.56 mg/kg,高于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水平,大部分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富硒水平。土壤硒含量分布较为均匀,成土母质以第四系沉积物及二叠系、石炭系灰岩类形成的土壤硒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类型中石灰土硒含量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类土壤硒含量相对较高,农耕地中水田地土壤硒含量相对较低。土壤硒含量受成土母质、p H值、有机质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成土母质及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贵州中部山区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PS定位在贵州中部山区采集了165个代表性土壤样品,对贵州中部山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不同土层中土壤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中部山区烟田耕层土壤交换性Ca含量平均值为9.00 cmol/kg,变异系数64.71%,交换性Ca缺乏和较缺乏(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34.21%;土壤交换性Mg含量平均值为1.70 cmol/kg,变异系数79.95%,交换性Mg缺乏和较缺乏(1.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59.01%。(2)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四纪红土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较高,而沟谷堆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较低。(3)在剖面垂直分布上,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含量均表现出自上而下依次递减的规律,而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分布规律不明显。(4)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低海拔土壤的交换性Ca、Mg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从本试验结果可推论,土壤的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构造运动重组了山西地貌的新格局,地貌的改变引起了气候、植被、地形、母质、成土年令等成土因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对山西不同区域内土壤的形成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土壤母质?调理土壤,很多人想到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其实补充母质(天然多元地质矿物)的重要性丝毫不比有机质弱。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地球的最外圈层是岩石,这些岩石经狂风吹打、温度变化、水流侵蚀等作用下不断开裂、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风化壳的表层是母质,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  相似文献   

6.
根据东至县地质背景和母岩类型,将成土母质可划分为8个类型.对这8种成土母质土壤中的Hg、Cd、Cu、Cr、Pb、As、Ni、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取样测试,分析其富集程度,并对比不同母质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8种类型母质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表现为Cr>Zn>Pb>Cu≈Ni>As>Cd>Hg的规律,但也有个别例外.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的土壤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兰州地区的大地构造、动力地质作用、地貌、气候、成土母质等土壤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对土壤主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黄河为界,兰州地区的土壤地质环境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黄河以北地区以地背斜、黄土丘陵、高温干燥、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成土母质成分单一为特征;黄河以南地区以紧密褶皱、构造山地、高寒阴湿、植被茂密、成土母质成分复杂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铬是污染环境的主要重金属之一,当它进入农业环境后,对作物生长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 一、土壤中铬的来源 土壤中的铬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并因成土母质不同,含量差异很大。发育于蛇纹岩的土壤,铬的含量非常高。如波多黎各Mayaguez地区的土壤,铬含量高达33,8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对桃形李品质的影响,为浦江县更好的发展规划桃形李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浦江县的岩-土-果实及其根系土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比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区的桃形李品质和岩石、土壤及根系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浦江桃形李的品质与Ca、B、Zn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中桃形李品质最好,其次为中更新世红土风化物,酸性火山岩类风化物最差。[结论]浦江桃形李适宜种植在中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0.
陈建宇 《吉林农业》2011,(4):138+149-138,149
土壤是在一定地形上的母质通过气候、生物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经历长时间的作用而形成的。本文以成土母质为基础将湖南土壤划分为8种类型,然后分析了每种类型土壤的特性并总结出了适宜生长的优势作物,对湖南省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鑫  陈芬洁  俞婷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09-2512,2523
通过对安徽省名茶产地的实地调查,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名茶产地的地质背景对土壤中元素组合、土壤类型的影响,探讨了茶叶品质与立地环境的关系,分析了茶叶优异的品质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安徽省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主要为石英砂岩、花岗岩和片麻岩等,成土母质各有特点;各类成土母质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从已发现的名茶产地地质学规律出发,提出了安徽省的名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壤质量有内在和外在因素.内在质量是天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它是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长期相互作用,带有明显的成土因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人类活动则是土壤质量形成的第六个因素,土壤质量因一些自然过程,如风化淋溶作用的进行缓慢改变,另一方面因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和农作实践活动而加速其改变进程.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土壤中硒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海南省不同市县土样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土壤总硒量变幅为0.055~2.231 mg/kg,平均含量为0.765mg/kg,土壤硒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性。土壤硒含量受成土母质、质地、pH值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影响,其中成土母质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4.
土壤调理剂对不同成土母质Cd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典型Cd污染稻田,研究土壤调理剂对土壤Cd形态及水稻Cd吸收的效果,为修复不同成土母质Cd污染稻田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水稻稻米和植株Cd含量,并显著提高土壤p H值,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主要受其强碱性对土壤的调酸及降低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并受成土母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的镉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工业“三废”和含镉肥料的大量施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强,工业“三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成土母质中的镉成为土壤中镉的主要来源。研究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改变土壤镉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和迁移方向,是提出解决土壤镉污染问题的依据。生石灰资源丰富、价廉物美,调节土壤酸碱度作用明显,对土壤镉变迁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宗军  崔浩浩  庞绪贵  孙文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33-19135,19138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均具有富硒特征,白垩系硒含量也较高。土壤中富硒除了与成土母质、成土条件有关以外,可能与燃煤、煤灰排放、煤炭开采活动有关,具有污染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母质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质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云贵高原南部碳酸盐与碎屑岩两类型不同时代母质的残坡积土壤的地环质量,找寻两种类型母质间土壤元素的差异,了解两母质类型土壤元素的丰度及环境质量概况,为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滇东南广南县南屏至珠街等地区不同时代母质的残坡积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和检测,对两类型土壤的地化特征、元素丰度和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A类土从母质风化至成土过程中元素活跃程度高、流失量多、风化程度好,成土后元素富集量大,土壤元素丰度高,但土壤环境质量差;B类土壤元素含量低,元素多贫乏,但环境质量良好。B类土元素丰度稍差,土壤环境质量良好,A类土元素丰度高,土壤环境质量差。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磊 《饲料博览》2001,(6):13-14
矿物质微量元素是动物必需的养分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理生化作用。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不仅影响机体本身,而且影响体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及毒素的产生。因此,它对动物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各种天然植物性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常常变化较大,有时相差几十倍。影响饲料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如下:1 土壤因素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过剩,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1.1 土壤剖面种类的影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土壤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是形成土壤母质的原始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贵州母岩(母质)对贵州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归纳总结母岩(母质)类型及其对贵州土壤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类型可形成不同的土类及亚类,如石灰土、紫色土。同一母质类型亦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页岩在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可形成黄红壤、黄壤及黄棕壤。贵州碳酸盐岩母质与非碳酸盐岩母质(砂、页岩)相间带状分布,使贵州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土壤钴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土壤钴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高于全国,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水稻土、红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亚高山草甸土。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钴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由于成土母质母岩的不同,土壤中的钴背景值有明显的差异;发育于不同成土母质母岩的红壤,钴背景值也有很大差异;发育于同种成土母质母岩上的不同土类的钴背景值也有差异;土壤钴背景值在滇中和滇西北局部地区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