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胃饭菜     
《福建农业》2009,(3):37-37
胃痛,常以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多见。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如果关注饮食上的调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一日三餐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症状选择食物,如寒体寒病,宜多吃温热食物;热体热病,宜多吃凉润的食物,利用食物的寒热偏性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少服药,或不服药,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5年3月至2009年1月间行胃大部分切除214例,术后出现急性胃潴留64例(占29.9%)。为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胃潴留的认识,我们对上述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胃取铁器     
牛胃取铁器取铁器由取铁器、开口器和送进器所组成。它可以顺利而安全的取出牛胃中的铁钉、铁丝及其它铁屑物质,能有效地防治牛的创伤性网胃炎、心包炎及胸膜炎等疾病,降低牛的死亡率。使用时先检查器械一切状态正常后,将开口器壳体放入牛口中,使壳体凹面压牛舌上部,...  相似文献   

4.
胃平滑肌肉瘤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遇2例。例1,女,61岁。因“反复剑突下隐痛7年.间歇性呕血与黑便3d”入院。病期胃纳差,消瘦明显,伴反酸与嗳气,头晕,心悸,偶有胸骨后灼痛感。无畏寒,发热。直体:急性病害,重度贫血貌。神清,皮肤、粘膜苍白,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到突下轻医痛,无反跳痛,全购未触及包块,肝、脾的下未触及,腹水征明性,肠鸣音较弱,实验室检查:Hb75g/L,RBC3.2X10~12/L,OB(删)。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于当天下午行急诊手术。术中见日前…  相似文献   

5.
毕罗Ⅱ式胃大切胃空肠吻合术操作程序的改进张剑辉(阳江市人民医院外科,阳江529500)毕罗Ⅱ式胃大切、胃空肠吻合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空肠全口吻合较半口吻为简单快捷,但需先切开胃浆肌层、缝扎粘膜下血管后再切除胃大部分,操作程序仍感复杂...  相似文献   

6.
牛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是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下降,影响前胃正常消化机能的综合症状。用茶水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7.
1病因 前胃驰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发酵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素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长期舍饲牛。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症状 发病雏鸡精神较差,嗉囊空虚。食欲差,拉黄白色稀便,消瘦程度不一,有高度贫血症状,羽毛松乱.缩头垂翅,呆立或拥挤在一起。随着病程的发展,死亡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化湿和胃珍品-藿香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李新成藿香又名野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叶为野味之佳品。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朝鲜、日本及北美洲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一、植物学特征藿香茎直立,高30~120厘米,四棱形,略带红色...  相似文献   

11.
桃仁猪肚粥: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克,熟猪肚片、大米各500克,调料适量。将肚片切细,取2倍水煎熬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昧服食,每日1次。益气活血,化淤止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宁蒗县红旗坝大面积种植光叶紫花苕,每年3-5月农户习惯用鲜光叶紫花苕饲喂,由于方法不当,常引起肠道胃状膨大部阻塞而导致死亡。笔者用手术方法对马胃状膨大部阻塞病例施治,收到较为理想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前胃弛缓占内科病发病率的58%,同时居各种胃肠病发病率之首,约占60%左右。因此,掌握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奶牛前胃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奶牛的前胃疾病在兽医临床最为常见,它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总结了奶牛几种常见前胃疾病,如瘤胃积食、瘤胃鼓气、瓣胃阻塞的病因、症状及防治,以期为奶牛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建卫 《吉林农业》2011,(8):211-211
随着南乐县养牛业的发展,牛的真胃积食病也比较多见。发生本病的牛只既有肉牛也有奶牛,多数病情发展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也是胃病或肠道疾病继发病症,容易被误诊,终归死亡,严重危害了养牛业的发展。我们在探讨牛的花生秧纤维团肠梗阻病的过程中,发现了牛的真胃积食病,经采用下泄药及肠胃兴奋药治疗,效果甚徽,愈后不良。为此,我们认真研究了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方法,经过反复观察,摸索试验,初步在诊疗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早期确诊真胃积食病的关键是右腹底真胃区触诊法,即及早对肉牛进行真胃切开,掏出积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2005年至今,收治病例30例,治愈24例,治愈率达80%,现在对该病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此病多发生于产后3~60天的奶牛。病牛精神沉郁,被毛逆乱,食欲减退,仅进食少量的谷草、干毛草等粗料,拒食青贮和精料,病牛逐渐消瘦,产奶量明显下降。有时腹胀,腹泻,粪量少,粘性,有的呈酱油色,腥臭;有时便秘。两侧肷窝均不饱满。从牛体后侧观察,左右腹侧明显不对称,这是变位的真胃内存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所致。听诊听到真胃内有气体通过液面时发出的流水声:做冲击性触诊和振摇,可听到液体震荡音,听诊同时叩诊可听到“钢管音”;穿刺液呈酸性,pH值4.0左右。此病根据以上症状和诊断不难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出袢逆向胃内套叠的原因.方法对1例成人肠套叠患者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空肠胃内套叠的原因可能是布朗氏吻合口过大;残胃与空肠顺应性蠕动在术后短期内难以完全协调;胃肠吻合口处无括约肌调节;肠管粘连.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存在输出袢空肠逆向套人残胃的可能性,在出现反复上腹痛症状时,应警惕输出、入袢套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杜貌科 《甘肃农业》2009,(10):104-105
对一例真胃阻塞病牛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介绍了手术治疗本病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尿黄1周入院。无发热和腹痛。体查:营养中等,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7.8×109/L,ALT61.5U,ALP15U,γ-GT470U,总胆红素81.6μmol/L,HAV、HBV和HCV检查均为阴性。腹部B超检查示胆总管内径1.0cm。给予护肝、利服、对症支持治疗。半月后体重下降,黄疸加深,进而呕吐咖啡样物。查血Hb68g/L,总胆红素190.6μmol/L,大便潜血规。B超示胆总管内径1.6cm,肝内胆管扩张。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我区妊娠牛前胃疾病的发生率为8%~10%,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季发病高于其他季节。发病牛多以中老龄牛为主。发病突然,反应明显,个别牛如治疗不当易引起流产和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