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现状及其保护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和利用不合理等因素,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本文初步分析和阐述了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草原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草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草原管理制度创新,控制牲畜数量,遏制草原退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原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建立科技开发基地等对策,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退化速度、退化范围等三大特点,阐述呼伦贝尔草原正在急剧退化,草地生态环境日渐恶劣现象。同时论述了近年在国家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工程的带动下,呼伦贝尔市采取了依法严格监管草原,推行草畜平衡及禁、休、轮牧制度,围栏、补播、改良草地,开展饲草料地建设及鼠虫害防治,使草原生态持续变化的势头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草原是驰名中外的三大草原之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如何合理地保护、利用和建设呼伦贝尔草原,即要保持适当规模的发展速度、同时还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良好的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呼伦贝尔草原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赵慧颖 《草业科学》2007,24(6):9-13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速度加快,沙漠化面积1999年比1994年增加35.2%, 2004年比1999年增加32.3%,比1994年增加56.1%;呼伦贝尔草原以每年1.35%的速率退化.气候干旱和人为因素是其两大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主要是人工增雨增加干旱区降雨量和科学引种草树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草原沙化退化.  相似文献   

6.
1全旗草原退化现状 鄂温克旗草原是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几十年前这块草地是名符其实的"风吹草地现牛羊"景象.但由于对草原管理和知识的欠缺,长期以来对草原利用不合理,掠夺式经营,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失控、运转失调,使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制约了全旗畜牧业健康发展,给全旗人民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 草原,是大自然赋于畜牧业经济的依托。党和国家颁发过各种条例,法规,要求我们要保护好草原,利用好草原,防止草原的退化。现就呼伦贝尔草原的牲畜结构比例这个侧面,探讨草原的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目前保持最为完好的一块天然草原。它既是该地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维护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防止生态灾难的发生,实现人与草原和谐共进的局面,意义极其重大。目前,呼伦贝尔草原区开垦耕地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再次,呼伦贝尔草原盛产许多名贵中草药,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社会闲散人员成帮  相似文献   

9.
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工程 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盟素以水草丰美著称于世,近年来,退化草地已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0%以上,退化速度10倍于治理成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呼伦贝尔草原保护力度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草原退化严重,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6359万多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素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最为严重,面积达68%以上。  相似文献   

11.
浅谈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伦贝尔市草原是当地270多万人民赖以生存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十几年来,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阐述了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对策,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以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牧草种子工程建设等技术措施,解决畜草矛盾,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草原因放牧压力过大,利用过度及环境干旱等原因造成严重退化,因此,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色净土,应当尽快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将以草原放牧畜牧业为主的生产重心,向农区、城市郊区以及工厂化畜牧业方向转移,最终实现草原生态与环境的恢复同畜牧业生产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区草场面积逐年减少,沙化、退化日益严重,草场载畜能力超负荷运转,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加强草原保护工作,运用草原法律、法规,充分调动各方面极因素,加强管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云平 《草业科学》2004,21(7):68-68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共有2 87亿hm2 可利用草原,但草原退化现象比较严重,条件较好地区的围栏放牧率为2 0 %。沙化、退化趋势在内蒙古草原显得较为突出,全区635 9万hm2 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的3867万hm2 沙化、退化,约占60 %。其中,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沙化、退化2 3%和41 %,鄂尔多斯草原沙化、退化68%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徐铸说,面对沙化、退化严重的态势,中国草原发展已经进入生态保护的关键期。徐所长介绍,中国草原畜牧业仅占农业产业结构的5 %,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60 %以上,草原生态的不可持续性造成环境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呼伦贝尔草原40个样地、400个地上测产、200个根系测产数据,分析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其退化类型的根系垂直分布构型及其与物种组成、草原退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草原群落根系的分层分布具有多样化的分布构型,包括V型分布、Y型分布、E型分布、T型分布和L型分布、O型分布及X型分布。(2)在草原群落中分布最为普遍的V型分布、Y型分布、T型分布和L型分布4种构型中,V型以丛生禾草植物占居首位,Y型以杂类草植物为首,L型以根茎型禾草植物占据优势,T型构型根茎苔草植物占有绝对优势,且与其他三种构型存在显著差异。(3)草原不同退化状态对根系分布构型具有重要影响,严重退化群落主要为T型分布,以重度退化群落建群种占据绝对优势。V型构型的群落原生状态保持较好,而L型和Y型构型中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建群植物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专家呼吁遏制草原退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等69名专家学者最近联名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草原的命运,积极行动起来,遏制草原退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呼吁书中指出:占我国国土41%的草原正以每年1000万亩的速度退化,从新疆的塔里木、内蒙古的居延海到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