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用孵化5d的9只莱芜黑鸡,9只汶上芦花鸡和8只济宁百日鸡胚以及孵化11d的12只莱芜黑鸡,11只汶上芦花鸡和9只济宁百日鸡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定量Real-timePCR的方法,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在不同品种鸡胚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检测的3个品种孵化11d的鸡胚中H-FABP基因的表达高于孵化5d的鸡胚。其中莱芜黑鸡的H-FABP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最小,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的2.64倍;变化最大的是济宁百日鸡,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的4.17倍;汶上芦花鸡H-FABP基因在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表达量的2.96倍。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于1996年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以来,取得飞速发展。该技术通过在普通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或荧光染料,在PCR过程中直接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529 bp高拷贝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探针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该方法用于36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并与常规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eal-time PCR检测的阳性率(11.11%)高于LAMP(7.5%)和常规PCR(3.61%)。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Real-time PCR,对收集于不同地区4种动物的750份临床样本检测发现,不同种类动物血液样本中均可检测到弓形虫感染,其中羊的感染率最高(17.8%),猪次之(4.22%),牛较低(1.98%),犬最低(1.37%)。 相似文献
5.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实时定量PCR继承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率高、易污染、EB染料对实验人员的危险以及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等缺点。实时定量PCR实现了PCR从定性或半定量到准确定量的飞跃,目前,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就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建立在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不仅实现了对DNA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靠性强、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基因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测定、诊断遗传缺失、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动物疾病诊断等现代生物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技术发展、优缺点及其在蜜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根据NCBI NLRP3 cds(NM-001256770)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构建标准品质粒pMD18T-NLRP3-189。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稳定性、敏感性等试验,成功建立了NLRP3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定量检测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感染后的猪肺组织中NLRP3表达水平。最佳引物浓度为0.15μmol/L,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5196x+36.968,E值为0.96,最低检测量为84个拷贝,熔解曲线有单一峰,批内变异系数CV为0.067%~0.184%,批间变异系数为0.221%~0.594%,重复性好。该方法检测仔猪在感染Mhp后肺组织中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感染组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NLRP3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感染后14 d可达到高峰,平均mRNA拷贝数达18 000左右,可持续42 d。表明该检测方法稳定性良好,精确度高,特异性强,为进一步研究猪炎症小体NLRP3的激活及其相关炎症反应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白细胞介素2(IL-2)是由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因其不但与动物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具有防治某些疫病的作用,故无论是动物医学还是医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根据Gen Bank上已发表的鸡β-actin和IL-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鸡IL-2 m RNA表达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L-2 m 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使用益生菌的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L-2 m RNA表达量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雏鸡。此方法具有快速、线性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特点,为进一步定量检测鸡IL-2 m RNA表达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奠定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检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体外基因的快速扩增技术,PCR的应用存在很多局限性,如伴随高敏感性而引起的假阳性、EB染色对操作者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应运而生,FQ-PCR解决了传统PCR方法不能准确定量、易交叉污染等实际问题,反应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PCR反应体系中的荧光信号便可得知靶序列初始浓度,从而达到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按照荧光产生的原理,可将FQ-PCR分为染料法和探针法两种类型。染料法是在常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等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12.
酵母双杂交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在病毒生命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DNA(RNA)的复制、转录、RNA的剪接、蛋白的翻译和分泌,以及信号传导和各种代谢过程都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对病毒生命过程中蛋白质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生命过程的许多本质问题,但由于蛋白与其他生物大分子间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环境,并且与作用时间和作用力密切相关,而传统的生化方法很难满足生命过程所需的各种条件,使得对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缓慢。酵母双杂交技术[1 ,2 ] 的出现及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分析鉴定病毒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调控的强有力… 相似文献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融汇了传统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的特点以及光谱技术的高敏感性和高精确定量的优点,以直接探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获得定量的结果。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成为当前疫病检测广泛采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本文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疾病检测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基因组变异和多态性检测等许多方面.它的出现极大地克服了原有PCR技术存在的不足如交叉污染等问题,具有实时监测、快速、灵敏、精确等特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几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实时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q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和快速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对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和近几年新兴的荧光探针的原理和类型进行了论述,并对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弓形虫基础生物学、诊断及检测、药物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结合PCR技术、光谱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定量检测技术,其融合了PCR技术的高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的特点,不仅实现了对核酸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反应、无污染等优点,在猪瘟疫苗的定量检测、猪瘟病毒的诊断以及猪瘟强、弱毒鉴别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猪瘟诊断上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杂志》2015,(12)
为了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小鼠肝组织中CYP2A5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方法。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至8周,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脏中CYP2A5的表达水平,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建立了小鼠肝组织中CYP2A5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溶解曲线为单峰,同时核酸电泳显示一条特异性条带。检测结果表明,高脂诱导的NAFLD小鼠肝组织中CYP2A5的表达水平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强,为进一步研究小鼠CYP2A5的表达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运用Real-time PCR方法研究日粮添加豆油与胡麻油对肉牛瘤胃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别以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16S r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日粮中添加豆油与胡麻油对肉牛上述4种瘤胃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豆油组(LOC1)和胡麻油(LOC2)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数量显著减少(P<0.05),分别降低了78%和31%、30%和36%、27%和23%、6%和13%.通过该方法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4%的豆油和胡麻油显著减少了瘤胃中纤维分解菌,对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影响明显.而且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瘤胃纤维分解菌进行定量,可以快速有效反映出在日粮改变的情况下菌的数量变化趋势,相对于传统计数方法更直观、快捷与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