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州市黄岩区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双季茭白生产基地.江口街道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季茭白以来,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hm2,集中在沿江5个村,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基地,基地年生产总量达5 000多t,其中90%销往省内外各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2.
3.
河姆渡双季茭白主产地在余姚市河姆渡镇。该镇是有七千年的稻作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由于地势低洼,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有种植水生作物的习惯。80年代中期以来,从当地多个农家品种中发现并逐渐选育而成的河姆渡双季茭至90年代中期已基本定型。由于该品种夏茭上市早、质量好、产量高,秋茭上市时正值市场秋淡空档,因此受到农民及消费者欢迎。随着种植业结构改革,河姆渡双季茭白面积逐年扩大,至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 100 hm2以上,仅河姆渡镇就种植800 hm2以上,已发展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茭白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产值的50%以上。现已成为宁波市的主栽品种,还被省内其他县市引种及江西、上海郊县及无锡等地引种。 河姆渡双季茭白于1998年1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正式定名为河姆渡双季茭白。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双季茭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高,效益好。本文主要从品种与地块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双季茭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余姚市河姆渡罗江村开始种植茭白.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茭白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333.3 hm2发展到现在的3 466.7 hm2,产品已远销全国13个省市,并出口日本和意大利.但目前绝大部分栽培都采用露地栽培(常规栽培),采收季节比较集中,农民增产难增收.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笔者进行了茭白大棚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9.
鄂茭2号茭白是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于2004年4月9日引进鄂茭2号茭白2110墩,在该镇无公害蔬菜基地(莫家)试种成功。此次试种农户12户,种植面积4 022 m2,每667 m2种植350墩(可分为1 500株左右),4月11日种完。严格按照《无公害水生蔬菜(茭白)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栽培与管理,当年6月中旬每667 m2收夏茭403.5 kg,9月上中旬每667 m2收秋茭1 156 kg。比当地单季茭白(每667 m2产1 347 kg)增产212.5 kg,且鄂茭2号茭白也比当地茭白价格高,种植鄂茭2号双季茭白可比种植本地单季茭白每667 m2增收736.9元… 相似文献
10.
“浙茭二号”茭白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茭二号”茭白是由原浙江农业大学于1990年育成,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双季茭白,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县于1998年引进示范,1999年推广,2000年种植面积达150hm2以上。一般秋茭产量1200kg/667m2,夏茭产量2500kg/667m2,比本地四九茭白增产35%。 一、生育特性 浙茭二号为双季茭白中熟品种。田间植株高度150cm,单株有50kg,土壤深耕20~25cm,耕耙要平整,灌水3~5cm。做到田平、泥烂、肥足,确保双季茭白生长需要。 (2)合… 相似文献
11.
12.
河姆流以季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姆渡双季茭白主产地在余姚市河姆渡镇。该镇是有七千年的稻作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由于地势低洼,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有种植水生作物的习惯。80年代中期以来,从当地多个农家品种中发现并逐渐选育而成的河姆渡双季茭至90年代中期已基本定型。由于该品种夏茭上市早、质量好、产量高,秋茭上市时正值市场秋淡空档,因此受到农民及消费者欢迎。随着种植业结构改革,河姆渡双季茭白面积逐年扩大,至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 100 hm2以上,仅河姆渡镇就种植800 hm2以上,已发展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茭白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产值的50%以上。现已成为宁波市的主栽品种,还被省内其他县市引种及江西、上海郊县及无锡等地引种。 河姆渡双季茭白于1998年1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正式定名为"河姆渡双季茭白"。 相似文献
13.
14.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右,采收期较长,适于大棚早熟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5.
16.
‘浙茭10号’是以‘梭子茭’优良变异株为材料,历经10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双季茭白新品种。植株生长旺盛。秋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推迟约13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36.8 g,净茭平均质量90.6 g,平均产量23 460 kg · hm-2。夏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推迟约6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51.8 g,净茭平均质量103.3 g,平均产量40 020 kg · hm-2。肉质茎3 ~ 5节,隐芽白色,表皮光滑洁白,肉质细嫩。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17.
长蒲瓜又名瓠瓜、蒲子等,属葫芦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栽培历史,是主要蔬菜栽培品种之一。该品种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新育成的瓠瓜新品种,生长势强,耐弱光照、耐低温能力强,叶色深绿,叶片厚,分枝性强,主蔓、侧蔓均可结瓜。瓜条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春季栽培瓜长约50厘米, 相似文献
18.
19.
香菇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香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也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所以发展香菇生产,是当前调整农业结构,倡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所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香菇的双季栽培技术摸索试验,现已获得成功。目前已在当地进行推广,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