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适合山东鲁中地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生姜产量、养分效率及土壤硝酸盐的影响。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为:与农民习惯相比,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氮肥的养分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11.85%、25.75%和23.34%,氮肥养分效率分别提高47.94%、11.24%和33.14%。再高产模式下产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养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开展玉米生产高产潜力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探索,研究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挖掘宁夏玉米增产潜力的内在因素,探索玉米最高产量潜力,探寻高产机理,明确增产的技术途径,建立高产潜力研究和大面积创高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制定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正>1.明确责任,创建高产示范片我县按照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工作的部署,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推动全县高产创建工作开展。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通知》和《湘阴县667公顷高档优质稻和667公顷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实施方案》。县农业局在白泥湖垸区创建了2000公顷双季杂交稻高产示范区和西部垸区2万公顷优质稻高产示范区,成立了专家技术组和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多点多项多品种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高产攻关和高产示范,总结出了冬小麦在不同播期、不同穗型、不同年份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无公害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加压滴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高产栽培和一般栽培灌浆期群体内光和CO2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群体中层有较高的光强,高产群体冠层截获光的能力大于对照,在穗位处截获率达到94.67%,120 cm以上高产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大于对照群体,高产群体内CO2浓度上午大于对照,下午小于对照。高产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光合能力较强,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稻茬小麦采用浅旋撒播高产栽培、稻草全量还田高产栽培、超高产栽培、晚播高产栽培等4种种植方式,分析其生育特性、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同一小麦品种采用不同种植方式,高峰苗期和成熟期基本一致,但高峰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变化较大;产量和效益均有明显差异,以超高产栽培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晚播高产栽培产量最低、经济效益最差,浅旋撒播高产栽培和稻草全量还田高产栽培的产量和效益介于两者之间,但明显高于晚播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兴宁市粮食高产创建取得成效,总结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提出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以为兴宁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凉州区依托农业部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项目,发挥区域优势,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模式,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笔者从凉州区情及玉米高产创建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高产创建的做法及成效,结合高产创建推广情况,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产规律,总结高产经验,是推广增产措施,实行科学种田,指导大面积丰产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培创花生高产已引起普遍重视,出现的高产田块越来越多,因而迫切需要围绕高产进行系统探索和全面总结,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提出高产的生育动态指  相似文献   

15.
孙菁菁  高肖贤  魏静  马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3-12835
[目的]为了建立适合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养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与农民习惯相比,管理措施优化组合的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20.7%、30.5%和22.5%,氮肥生产效率分别增加67.1%、17.3%和29.7%。再高产模式下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生产效率最高,达47.3kg/kg。[结论]通过管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10%~15%和30%~50%、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0%和30%~50%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常州水稻高产增效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践总结2010年常州水稻高产增效创建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推进高产增效创建的主要做法和举措,指出高产增效创建的目标和技术思路,提出今后开展高产创建的政策、技术、资金、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乌拉特中旗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百亩攻关示范田,千亩展示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示范片,高产创建示范户的创建示范,初步探讨和总结出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和关键技术,为今后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的发展概况、群体指标特征、高产优质调控技术,展望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的原理和技术,认为调控中后期群体尤其是群体中后期的叶面积及其形态对于优质稻优质高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郑重要 《农业与技术》2013,(10):106-107
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对于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维持土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本文通过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流程和优点,促进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结合福建地区的土地特点,并结合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成本和效益评估,为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苜蓿是具有高产潜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不用氮肥就可达到高产生产。苜蓿生产中应及时去除杂草,控制生长阶段肥力和虫害以获取高产,并及时收割保证优质。阐述高产苜蓿的种植和收获技术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