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楼房仓不同保管模式对降低储粮损耗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在广州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在生产实际中,分别以三种不同保管模式储存稻谷,通过加强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管理,采用薄膜密闭等多种储粮技术,通过跟踪检测粮堆的粮温、杂质和品质变化情况,掌握储粮水分及重量损耗。结果表明:包打围散装长期密闭储存稻谷有利于保持粮堆水分散失,减少储粮损耗。  相似文献   

2.
夏季收购高水分小麦,采用包打围散储,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通风,降低到适宜的水分后进行熏蒸,熏蒸后再通风,既达到了降水的目的,又实现了安全度夏,结合实践分析,配合仓外包打围散存、采用适当的科学保粮措施是处理高水分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改造楼房仓,将原来的包装仓改为包打围进行散装储存小麦试验,经过3年多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散装储存方式是可行的,小麦的品质变化缓慢,害虫防治效果理想。不仅增加了库容,而且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保管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地区,秋冬季节交替时期,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机械通风对百年老仓包打围散装玉米通风降温,降低整体粮温,有效抑制粮温升高,确保玉米的储粮安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如何有效增大苏式平房仓散存仓容和预防顶端结露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掌握粮温变化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安全。  相似文献   

6.
依据现有条件,对包打围散储水分为15.5%晚籼稻进行就仓干燥及安全度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机械通风、储粮熏蒸、单管通风机处理局部发热点、辅以轴流风机通风降低仓内温湿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供试验的高水分粮都能够安全度夏,色泽、气味正常,粮食水分下降了1.9%.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谷保鲜干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分为16.0%~18.6%的新收割优质稻谷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存的方式储藏,分别使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低温储藏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同时也使用低温烘干机和自然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结果表明:各种干燥处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干燥水分,干燥均匀,未增加裂纹粒(爆腰粒),发芽率、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脂肪酯值和粘度等重要品质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新鲜。通过试验找到了稻谷保鲜干燥方法,可与保鲜储藏稻谷的方法配套,为保鲜大米加工常年提供新鲜稻谷原料。  相似文献   

8.
光触媒薄膜储粮应用技术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当年产水分为14%的早籼谷用光触媒袋包袋包装储存和用光触媒薄膜六面密闭麻袋包装储存,以普通塑料编织袋包装仪式存作为对照,经过一年多的试验观察。两个光触媒试验堆的防虫效果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延缓早籼谷品质陈化作用,特别是光触媒蒲膜六面密闭麻袋包装储存,操作简便,容易在粮库大规模应用推广。为探索安全、无污染储粮的新途径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利用3个浅圆仓分别储存小麦33和37个月的技术使用及粮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适时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和磷化氢双回路环流熏蒸技术可实现小麦安全储藏。仓温和平均粮温的最高值同时出现,且仓温高于平均粮温8.9℃;1~5月,平均粮温低于20℃,呈逐渐升高趋势;10月以后,平均粮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小麦储藏期间,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试验仓储藏期小麦品质符合宜存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通过对钢板仓内表面喷涂5cm厚的聚氨酯发泡储存大豆试验,夏季仓温相比砖混高大平房仓要低1~2.8℃,豆堆上层粮温低0.8~3.0℃,大豆储存品质也较砖混高大平房仓效果要好,证明了豫北地区钢板平房仓隔热控温储存大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选用功率较小的储藏物冷却机与负压通风相结合,对福建漳州地区的粮面压盖稻谷仓进行降温冷却,通过改变粮面压盖方式实现冷却的均匀性和彻底性.累计运行时间112.7 h,降温3.3℃,水分变化为0.1%,达到了保水降温的效果.运行期间的降温单位能耗为0.47 kW·h/℃·t,符合《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的规定,结束降温后粮面压盖延缓了粮温复温.  相似文献   

13.
将2012年新收获粳稻谷的水分调至14.5%,定量装入多个密封袋中,通过充氮,将氧气浓度分别调为2%、5%、8%、21%后分别置于20℃、25℃的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储藏180d,每30d测定1次其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研究气调储藏粳稻谷对其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的粳稻谷,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低氧条件下GABA减少的幅度小于自然条件下,20℃下GABA的减少幅度低于25℃下。通过SAS软件分析,发现温度、氧气浓度、储藏时间对发芽糙米GABA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且相互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在本实验储藏条件下,通过F值比较可知:储藏时间对GABA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储藏温度和氧气浓度。  相似文献   

14.
将辐射制冷材料粘贴或涂刷于浅圆仓仓顶和外壁,试验表明:试验仓比对照仓仓顶外表面平均温度低4.3℃,最高值低26.1℃;平均仓温低2.8℃,最高值低5.6℃;平均粮面温度低2.4℃,最高值低4.7℃。试验表明,辐射制冷材料应用于浅圆仓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新型辐射制冷技术产业化的突破为粮食仓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仓储环境提供了新材料,为实现浅圆仓的准低温储粮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品种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碾米品质、食用蒸煮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变化,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法,对3个优质稻品种和3个杂交稻品种在100%相对湿度和40℃条件下分别处理0、1、3、5、7天。结果显示,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稻谷的脂肪酸值含量均明显升高,但优质稻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杂交稻。稻谷糙米率、蛋白质总量和胶稠度的变化不大,优质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升高,所有稻谷的整精米率经老化处理后都有所降低,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储藏时间稻谷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差异。稻谷在真空包装下品质变化速度小于网袋包装条件,说明真空包装可以适当延缓稻谷的陈化。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稻谷耐储藏实践中延缓稻谷陈化和品质劣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顾祥明  何岩 《粮食储藏》2012,41(4):19-23
吉林省不同地区的试验仓全仓平均粮温变化幅度在20℃~25℃之间,虽然平均粮温也随着外温和仓温的变化而改变,但其幅度小于外温和仓温。高大平房仓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减少了气温对粮温的影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储粮环境。高大平房仓中各层面粮温变化幅度不同,其中上层粮温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化幅度达到32.9℃,主要原因是受仓温和外温影响较大。各区域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为:外围34℃>中央11.6℃>中环10℃,一年中外围区域温度始终高于中央区域温度。当外围粮温高于中央粮温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储粮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8.
糙米储藏过程的品质变化与米粒图像颜色特征参数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的糙米脂肪酸值,同时用扫描仪采集糙米图像并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图像颜色特征,考察了储藏过程糙米的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脂肪酸值的关联.结果表明:用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检测出糙米储藏过程米粒表面颜色的变化;糙米表面的亮度值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和储藏温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最明显;糙米储藏过程的亮度值变化与脂肪酸值增加的趋势基本一致,全部糙米试样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81,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提示了用图像处理方法及用米粒颜色特征参数表征糙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的有效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李琛 《粮食储藏》2011,40(1):4-6
通过近三年来糙米储藏实仓试验,结合HACCP体系的应用,对糙米低温储藏关键控制点的分析,得出只要各个环节确保关键控制点监测值低于设定关键控制点限值,可以实现糙米长期安全储藏的结论。通过HACCP体系的应用,在积累大量记录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为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提供保障,还可以为糙米低温储藏技术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