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辆磁流变座椅悬架模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冯海生  李昌 《森林工程》2011,27(1):51-55
为提高货车、工程车辆等座椅的减振性能,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代替座椅悬架中的被动阻尼器,构建半主动车辆座椅悬架系统。针对此系统建立七自由度"人体-座椅-车辆"动力学模型,并为该系统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在随机路面激励下对于该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使系统较好地抑制垂直振动加速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驾驶员-EPS闭环系统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具有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选择恰当的驾驶员模型、汽车转向运动简化模型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rrIAB/Simulik建立驾驶员一汽车闭环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装备EPS系统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分析EPS系统助力增益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对EPS系统与整车匹配以及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强  冯海生 《森林工程》2010,26(1):41-44,64
为提高货车、工程车辆等座椅的减振性能,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代替座椅悬架中的被动阻尼器,构建半主动车辆座椅悬架系统。针对此系统,利用Adams建立了车-椅-人七自由度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设计了基于专家PID的控制器,并对整个系统进行Adam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策略能使系统较好地抑制垂直振动加速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闭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何仁 《森林工程》2008,24(1):37-40
建立基于魔术轮胎公式的驾驶员-装备EPS系统汽车闭环系统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该模型在自治情况下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指出分岔速度对闭环系统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EPS系统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EPS系统的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1/4车辆悬架模型,设计车辆电液主动悬架内外环控制器.基于电液作动器的非线性特性,内环采用了经典的PID控制器,利用其灵活性特点控制输出系统所需的作用力;从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目标出发,外环采用最优控制(LQG),以衰减系统振动.Simulink仿真结果证明,相同路面条件下该控制策略下的主动悬架性能相比于被动悬架及PID控制主动悬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林火巡护与扑救车辆悬架系统运动特性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先进高效的功能化虚拟样机技术,以ADAMS软件为开发环境,对妹火地面巡护与扑救车辆悬架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试验、评价与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对悬架系统关键硬.最坐标参数值的优化,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总体性能,可为同类型车辆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研究设计的全地形森林消防车的结构组成,对其在地面上行驶时所组成的车辆-地面系统进行了受力分析。结合试验测取的数据,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求解得到整车切线牵引力与滑转率之间的仿真曲线,分析全地形森林消防车的沼泽地通过性能,并与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地形车辆的前悬架系统,利用机械系统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其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运动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仿真分析,能有效地模拟现实环境,减少物理样机的试验次数,降低开发成本,可对实际生产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变速器能量回馈试验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设计和分析,建立了汽车变速器能量回收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该试验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采用阶跃信号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系统主要参数容积弹性模量、阻尼和转动惯量对试验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系统的变化特性曲线及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柜类家具稳定性能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提高家具产品的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抽屉柜产品的结构安全,通过建立相应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F2057-09b,并使用ADAMS软件的虚拟仿真功能得出了在倾翻过程中抽屉前面板质心高度的时变曲线,以及在抽屉不同拉出长度下抽屉柜发生倾翻所需的加载力;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相应的物理试验,同时将仿真试验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抽屉柜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及相应的虚拟仿真试验过程是正确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的林区分布特点和交通状况,针对林火发生的特点,研究与设计了用于林火地面巡护与早期扑救的轻型全地形四轮消防设备,介绍了其主要结构的选取与设计,并分析了其灭火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林火发生的特点和我国林区的交通、地形等实际情况,研究与设计用于林火地面巡护与早期扑救的全地形车辆的追踪定位系统。采用GPS和无线通讯以及地图相结合的定位系统,对于火场定位、林火扑救调度等情况能实时、快速、准确地测定火险位置和范围,精确度高、安全性强,为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大量火灾依据,对森林火灾的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巡护车辆追踪定位原理,进行系统主要硬件结构的设计与软件设计,把地图与定位系统结合,实现对巡护车辆的追踪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林区巡检中GPS接收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平  宋蛰存 《林业科技》2006,31(2):22-23
以Trimble公司的LassenTMSQ GPS-OEM板为核心,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林区巡检的GPS接收机,并给出了林区巡检中GPS接收机的组成框图以及软、硬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全球森林火灾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亦随之增加,世界各地森林火灾潜 在的危险将长期存在,严重程度也将大幅增加。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资源和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极为困难,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之 一。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是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重要依据,加强其规律研究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 森林防灭火工作。针对气候变化现状及发展态势,结合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森林火灾现状,系统论述 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主要阐述了气象条件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气候影响 森林可燃物,气候影响森林火源,气象影响森林火行为,气候决定森林火灾周期以及气候变化对森林火 灾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从解析我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入手,通过气候变化 背景下我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客观认识我国和各地区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国家和地 方各级政府有效开展森林火灾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实现森林火灾减灾效益最大 ,必须在火生态评估的基础上区分两类性质不同的火。定义了林火风险价值、风险度、风险成本 ,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和关系式。此系统具体数值的确定 ,可为防火资源的优化配置 ,火灾损失的预估及扑火力量的确定 ,扑火方案制定提供经济上的判据  相似文献   

16.
火是多数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影响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利用燃烧概率(BP)模型可以模拟景观尺度上的火发生和蔓延过程,描述一个区域空间上的火发生概率和潜在的火行为特征。该模型已经成为林火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可为林火管理的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作为森林管理和林火扑救的一个科学工具,BP模型在林火扑救资源配置、管理策略制定、火灾风险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综述了BP模型在风险分析、可燃物管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BP模型模拟技术解决林火管理中的问题,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林火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林火管理降低景观尺度上的火灾风险,提高林火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野生动物生存的良好环境,也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森林火灾预防与控制意义重大。本文以“3·30”木里火灾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历年来降水、温度等变化以及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此次火灾发生的原因,并探索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森林防火和火灾救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火烧迹地植被更新与快速恢复可提供一定的数据理论支撑,而林火干扰对土壤微生境及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机制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从火烧强度、恢复时间、火烧木管理方式等3个方面总结国内外林火干扰对土壤氮组分及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揭示了林火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机制,探讨不同生物技术在林火干扰下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基因丰度变化中的应用;提出未来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展望:1)全面比较研究不同林火干扰模式对土壤氮组分、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2)研究评价不同林火干扰模式下土壤氮库的稳定性;3)加强高通量测序、定量PCR技术、宏基因组学、稳定同位素探测等技术在林火干扰与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对火烧迹地植被更新、土壤氮库的重建与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