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究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的变化,选用夏季紫色芽叶1芽1叶新梢为原料,在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取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叶,测定各加工工序样的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随加工工序的进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茶褐素含量随加工工序的进程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各工序茶黄素、茶褐素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加工过程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增加量分别为0.38%、3.56%和3.69%;紫色芽叶红茶整个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组分总量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儿茶素组分总量降幅为90.44%,儿茶素组分EGC、EGCG、ECG、C、EC和GCG含量降幅分别为95.36%、95.38%、71.12%、100%、95.05%、58.43%,儿茶素组分CG含量略有上升,增幅为1.85%,各工序儿茶素组分总量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比例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逐渐变得协调适中,有利于紫色芽叶红茶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覃塘红茶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彭琳 《花卉》2019,(18):15-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提升,推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对于健康性的食品非常受欢迎,而黑果腺肋花楸属于一种非常健康的水果,在药用、食用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此,本文针对黑果腺肋花楸功效及药用食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梅州红茶加工过程的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关键工序进行试验研究,为梅州红茶的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青岛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茶树品种的适制性,对青岛红茶加工过程的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关键工序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操作方法、控制程度等进行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制作青岛红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发酵是红茶加工中最关键环节,技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大部分红茶发酵设备作业时,揉捻叶静止堆积在发酵箱内,通气及控温装置放置在发酵堆外,发酵堆内外温湿度、氧气供应差异大,发酵堆温湿度反馈及精度控制误差较大,鲜叶进出料及翻堆耗费大量人工。现有发酵设备的工作连续性、方便性及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文设计的红茶发酵设备采用相互独立式子发酵室组合形成发酵室,每个子发酵室底内安装有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同时将子发酵室底设计为多翻板组合结构,通过翻板平面与竖立状态相互转换,可使发酵叶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往下在各子发酵室中迁移形成流式形态,达到连续式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杨梅是中国南方传统特产水果,具有色泽艳丽、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杨梅富含抗坏血酸、酚酸、花青素和黄酮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抗菌、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功效,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对杨梅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杨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杨梅鲜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以杨梅果汁、杨梅酒和杨梅果干等为代表的杨梅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杨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杨梅的主要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杨梅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贺伟强 《北方园艺》2012,(21):181-183
黄酮是桑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阐述了桑叶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超声波法、微波萃取法、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和浸提法;对桑叶黄酮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陕南春夏秋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紫阳群体种为试材,研究了春、夏、秋季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各环节的最佳参数指标.结果表明:室内自然萎凋,温度20~25℃,湿度75%~85%,春季18 h,夏季13 h,秋季15 h,鲜叶萎凋适度;揉捻采用6CR-25型揉捻机,揉捻依照轻重轻原则,轻揉5min,重揉30 min,轻揉5min,揉捻达到标准;春季揉捻叶发酵温度控制28℃,湿度85%,3.5h;夏季揉捻叶发酵温度28℃,湿度85%,时间3.0h;秋季揉捻叶发酵温度28℃,湿度95%,时间3.0h.干燥烘干毛火温度100℃,足火70℃,烘至茶叶手捻成粉末即可,毛火与足火间摊凉40 min;经感官评审和内质分析,陕南春夏秋工夫红茶产品品质均能达到红茶品质要求,其外形紧结卷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甜香持久、滋味鲜爽甜醇,叶底红匀明亮.春夏秋季红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含量36.92%、41.93%、35.80%;茶红素含量为3.720%、5.373%、3.486%;茶黄素含量0.313%、0.362%、0.310%;氨基酸含量为3.11%、2.99%、2.92%,产品值得在陕南地区开发.  相似文献   

11.
张冬雪 《北方园艺》2011,(20):20-22
通过对提取试剂、提取温度、时间、酸浓度等各因素的试验,研究了黑加仑色素的提取方法,并确定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期黑加仑色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提取溶剂1%盐酸+无水乙醇、提取温度应取50℃,提取时间应为15 min,pH 6,料液比应为1∶10为最佳提取条件,4个因素对黑加仑色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浸提温度)>B(浸提时间)>D(料液比)>C(溶液pH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该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最强,而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次之,且色素浓度越大抑菌性越强。Ca2+、Fe2+可使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的抑菌性增强,其中Fe2+的促进作用最大,而Na+、K+可使该色素的抑菌性有所减弱;分别加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不会使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的抑菌性产生差异,但糖类可使该色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有所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明显减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褚衍亮  王娜 《北方园艺》2010,(12):44-47
该试验研究了樟树果红色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室内光线和紫外光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室外强光影响较大;色素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pH 1~3);对热有一定的耐受性,在80℃以下稳定;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较小,而Fe2+、Pb2+、Fe3+和Al3+对吸光度值和颜色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NaCl、蔗糖、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但VC有明显的降色作用。樟树果红色素表现出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均不如同浓度的VC。  相似文献   

14.
茶籽壳茶粕饼栽培茶薪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茶籽壳和茶粕饼为原料进行了茶薪菇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配比间茶薪菇菌丝生长状况和茶薪菇产量。结果表明:茶籽壳和茶籽饼完全可以作为栽培茶薪菇的原料,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冰2.6%-47.4%。  相似文献   

15.
葡萄皮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葡萄皮渣中提取的葡萄皮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度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对色素有明显的增色效应;低温有利于色素的贮存;长时间日照会使色素逐渐降解;金属离子Fe3+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添加剂H2O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维生素C水溶液、蔗糖水溶液、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树莓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浸提溶剂浓度、料液配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树莓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浸提溶剂为2.0mol/L的盐酸,物料配比(W/V)为1∶12,40℃浸提4h,且连续提取2次,总提取率可达95%以上,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浸提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物料配比。  相似文献   

17.
蓝靛果忍冬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靛果忍冬果实为原料,进行了天然色素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采用无水乙醇效果较好,用量为35mL;提取pH 3、最适合的提取温度为80℃、60min为最佳的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柑橘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艳 《北方园艺》2010,(23):53-55
采用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作为提取剂,对柑橘皮水溶性和油溶性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溶性色素在440 nm,水溶性色素在475 nm处有最大的光吸收值;该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pH 5~12色素颜色基本不变;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北方园艺》2012,(13):36-37
以野生稠李果实为原料,将色素溶液进行1∶20的比例稀释,放在400~7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表明532nm处为最大。通过乙醇浓度、温度、物料固液比、提取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野生稠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稠李色素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提取温度75℃,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20.
山桃稠李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通过扫描确定其最大波长为532nm,并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山桃稠李色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色素提取条件为30%的乙醇,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5℃,固液比为1:10。并研究了光、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蔗糖、食盐、金属离子对山桃稠李色素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