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太子参生长点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太子参0.2~0.5 mm大小的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确定了茎尖诱导成芽初代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2 mg·L-1+GA3 0.1~0.2 mg·L-1+蔗糖30g·L-1;适于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增殖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g·L-1;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可通过愈伤组织不断分化不定芽和单茎节切段繁殖2种途径进行;单茎节切段快繁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适于试管微形参形成的培养基为MS+蔗糖60 g·L-1,pH 6.0,最适培养条件为20℃,光照16 h·d-1;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在气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90%条件下,试管苗定植于细沙土中的成活率达98.6%;太子参茎尖组培苗田间花叶病发病率比普通苗低94.75%.  相似文献   

2.
以甘蓝型油菜 97TZ1 92的单株无性系试管苗为材料 ,探讨了油菜茎段培养中腋芽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 2 4h后 ,有 80 .7%的茎段从叶腋露出幼小生长点 ;5 d后已有93 .2 %茎段出芽。但培养过程中 ,随着茎切段长度的减小 ,幼芽生长发育明显减慢 ,正常率和成活率降低。培养 3 0 d后统计 ,幼苗平均苗高和生根率降低 ,平均每株幼苗的根数、根长以及叶片数也出现减少的趋势 ,其中茎段长度以 1 mm≤ x<4mm的变化较明显。因此认为 ,茎切段培养中叶腋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至少应大于 4~ 6mm。  相似文献   

3.
应用ELISA方法对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生产无病毒皖贝母种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培养〈0.5 mm的茎尖无法成活;1~2 mm茎尖虽然成活率高但没有脱毒效果;0.8~1 mm茎尖的脱毒率为20%;0.5~0.8 mm的茎尖脱毒率为40%;0.3~0.5 mm茎尖脱毒率为60%。0.8~1.0 mm茎尖经50&#177;1℃热处理20 min脱毒效果最好,脱毒率达100%;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需要不同的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的合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4 mg/L,诱导不定芽并能一次成苗的合适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1.0 mg/L+NAA 0.2 mg/L,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2~3个不定芽。  相似文献   

4.
以甘蓝型油菜97TZ192的单株无性系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油菜茎段培养中腋芽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24 h后,有80.7%的茎段从叶腋露出幼小生长点;5 d后已有93.2%茎段出芽.但培养过程中,随着茎切段长度的减小,幼芽生长发育明显减慢,正常率和成活率降低.培养30 d后统计,幼苗平均苗高和生根率降低,平均每株幼苗的根数、根长以及叶片数也出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茎段长度以1 mm≤x<4mm的变化较明显.因此认为,茎切段培养中叶腋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至少应大于4~6 mm.  相似文献   

5.
小叶丁香的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叶丁香的带花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小叶丁香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是适宜的.初代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BA,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BA,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中加入3%蔗糖、8g/L琼脂,pH=6.1.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2200~2500lx.  相似文献   

6.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课题己进行3a,筛选出最佳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1~0.2mg/L 3%蔗糖 琼脂6.0g/L;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6~30℃;症状学诊断法、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平均脱毒率达83.7%。脱毒试管苗切段快速增殖,繁殖系数为5n,繁殖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一定时间内可大量繁殖脱毒苗。脱毒苗移栽大田进行产量比较,平均增产率达37.8%。  相似文献   

7.
柑桔高效离体再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植物激素、刻伤、放置方式等因子对广柑子叶和上胚轴切段离体再生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再生系统 .该系统的最佳条件是 :采用实生苗子叶和上胚轴茎段作为外植体 ,MS无机盐 B5维生素 5%蔗糖 0 .8%琼脂 7.5mg/ L BA 1mg/ L NAA(p H5.7)作为不定梢诱导培养基 ;子叶沿中间纵切为二 ,同时在非切面部分横向刻伤 ,切面朝下与培养基表面接触放置 ;上胚轴则切成 0 .5~0 .8cm长的切段 ,横放于培养基上 .培养条件为恒温 (2 6± 1)℃ ,首先在黑暗下培养 15d,而后转移至16 / 8h光 /暗周期下 ,共经过 70 d培养 ,95%子叶外植体均能发生不定梢 ,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发生不定梢数为 11.11个 ,96 %的上胚轴切段能发生不定梢 ,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发生不定梢数为 5个 .这一系统再生频率高 ,操作简便 ,适用于广柑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8.
柑桔高效离体再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植物激素、刻伤、放置方式等因子对广柑子叶和上胚轴切段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再生系统。该系统的最佳条件是:采用实生苗子叶和上胚轴茎段作为外植体,MS无机盐+B5维生素+5%蔗糖+0.8%琼脂+7.5 mg/L BA+1 mg/L NAA(pH 5.7)作为不定梢诱导培养基;子叶沿中间纵切为二,同时在非切面部分横向刻伤,切面朝下与培养基表面接触放置;上胚轴则切成0.5~0.8 cm长的切段,横放于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恒温(26±1) ℃,首先在黑暗下培养15 d,而后转移至16/8 h光/暗周期下, 共经过70 d培养,95%子叶外植体均能发生不定梢,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发生不定梢数为11.11个,96%的上胚轴切段能发生不定梢,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发生不定梢数为5个。这一系统再生频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广柑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9.
黄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黄海棠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MS+BA 3 mg/L+NAA 0.4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 %;增殖培养时,在MS+BA 2 mg/L+IAA 0.2 mg/L+GA3 0.3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的嫩茎转入MS+BA 1 mg/L+IAA 0.2 mg/L+ GA3 0.3 mg/L的培养基上增值倍数降低,但芽苗增高增粗;再生苗在1/2 MS+IAA(0.1~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红阳”猕猴桃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阳"猕猴桃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4 500lx,16h/d,继代周期20~30d,愈伤组织暗培养.在MS+1mg/L 2,4-D+0.5mg/L 6-BA培养基中,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在MS+2.0mg/L 2,4-D+0.4mg/L 6-BA培养基中,1~4代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3.38;在MS+5mg/L 6-BA+0.1mg/L NAA中,60d不定芽诱导率达83.33%.在MS+3mg/L 6-BA+1mg/L NAA中,不定芽1~6代平均繁殖系数达6.78;不定芽用0.01%IBA处理40min后在1/2MS培养基中生根率达100%;85株试管苗移栽到田间土营养钵中,15d成活81株,成活率达95.29%.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