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养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是舟山市池塘混养的主要品种之一,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去年5~7月,舟山市定海区出现了池养文蛤大批死亡的现象,笔者接到过无数的求治电话,要求对池养文蛤死亡现象进行防治。现对这次池养文蛤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一、池养文蛤死亡的特点1郾池养文蛤死亡往往是大批的,传染速度很快,一般10天左右能引起整塘文蛤都死亡。排干文蛤大批死亡的池塘,整塘发臭,几十米外都能闻到。也有的池塘,文蛤死亡率在20%~60%之间,死亡的都是大文蛤,小文蛤一般不死亡。2郾濒临死亡的文蛤不能…  相似文献   

2.
杨辉  王敏 《科学养鱼》2007,(10):27-27
文蛤(图见彩中插2),俗称沙蛤、花蛤、马蹄蛤等,笔者进行过文蛤池塘养殖技术研究,现将本人在试验中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我们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整工作。首先铲除淤泥,然后进行翻耕、平整、曝晒,翻耕深度30~40厘米,并拣石去杂。放养前半个月用生  相似文献   

3.
林克文  张映 《科学养鱼》2000,(10):29-29
文蛤是海水贝类的佳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近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完善,解决了文蛤苗种的缺乏。另外出口畅销,价格上扬,经济效益显著。   一、池塘的准备   1.池塘条件 以沿海潮水无污染,水来源方便,进排水通畅,池底平整无淤泥,以沙多泥少底质为佳,若是泥底必须铺 5~ 10厘米厚的细纱,池深 50~ 100厘米,每口池塘以 30亩左右为好,过大水质难以控制,管理方便。   2.池塘整理 新池整理较方便,底部平整后,铺上细沙,曝晒数天、即可进水。如果是老池,要清淤,用人工挖或水泵冲,再要曝晒、翻土,深度一般为 20…  相似文献   

4.
文蛤是我国滩涂养殖的传统品种之一,现将文蛤池塘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1.位置选择位于中低潮区、风浪较小、底质为细沙质或泥沙质的池塘。海水盐度为10‰~30‰,pH为7.8~8.6,且水源不受工农业排污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2  相似文献   

5.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文蛤属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文蛤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文蛤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文蛤的自然资源量却日渐萎缩,为满足滩涂、池塘养殖需求,开展文蛤人工育苗势在必行。在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可通过对文蛤种贝进行性腺促熟和催产,提早获卵,以达到延长文蛤生产周期、提高人工育苗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蛤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蛤(Meretrixmeretrix)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是我国滩涂养殖的传统品种之一。丹东地区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文蛤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得以迅速推广。现介绍如下。1 文蛤养殖池塘的选择1 1 位置 选择位于中低潮区,风浪较小,底质为细沙质或泥沙质的  相似文献   

8.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是一种埋栖性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潮间带沙滩或浅海细沙底质以及泥沙滩中,广泛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因此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前景良好。但因文蛤池塘养殖产业起步晚,种苗来源杂,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病害爆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口创汇效益。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慈溪市文蛤池塘养殖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文蛤幼苗培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慈溪市龙山海水养殖区文蛤养殖基地进行了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对比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之江 《齐鲁渔业》2007,24(2):28-28
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很快,由于虾塘内水质肥、残饵多,受气候、潮流、海况变化影响小,文蛤成长的生态环境优越,所以,其生长速度远较滩涂养殖快、肥满度高、效益好,已有后来居上之势。1文蛤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放养前15天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每667 m~2100 kg和茶子饼每667 m~2100 kg进行双重消毒清理。1.2培育基础饵料:进水以滩面水深20~30 cm为宜,以利于培育基础饵料。一般采用施基肥和追肥的形式培肥  相似文献   

10.
文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地处瓯江入口处,气候温和,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文蛤.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在龙湾区得到迅速发展,全区现有文蛤塘养面积近20000亩,年产文蛤近3000吨,出口量2000吨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李凯  王国良 《中国水产》2013,(12):66-68
近些年,随着高密度放养、过度施肥、滥用药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上养殖水域受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文蛤种质性状退化,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全市主要文蛤养殖地区进行病害监测据和实验室分析,发现温州龙湾、瑞安等地养殖文蛤频繁出现了大批死亡的现象,影响面积大,涉及养殖户近百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对池塘养殖文蛤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控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地处瓯江入口处,气候温和,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文蛤。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在龙湾区得到迅速发展,全区现有文蛤塘养面积近20000亩,年产文蛤近3000吨,出口量2000吨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密度对文蛤生长与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池塘养殖容量条件下的文蛤在生长期的生长情况与相应的水质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了解不同养殖容量文蛤生长期间水质的变化情况对文蛤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对保持水质的高溶解氧,补充小型饵料生物,控制池水浮游生物浓度和排出一部分代谢产物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并确定了池塘养殖贝类保持快速生长的养殖容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文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志华 《水产学报》2004,28(5):510-514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文蛤主产区的廉州湾文蛤养殖始于1987年,现年产量10多万吨。文蛤养殖的快速发展,给沿海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在近年来的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蛤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病害增多,特别是2001年以来,文蛤养殖中出现一些病害,死亡的情况较为突出,直接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文蛤疾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文蛤养殖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市场对文蛤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文蛤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蛤养殖也由过去的单一自生自长、自然采捕方式发展成现在的移苗增殖、滩涂网围、池塘蓄水养殖等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7.
郑毅 《河北渔业》2016,(3):42-43
正文蛤作为浅海、滩涂和池塘的主要养殖种类,自然海区的苗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开展人工育苗已是当务之急。有关文蛤育苗的最早研究和报道见于我国江苏省的王维德等从1978年开展文蛤人工育苗试验,技术难题是文蛤转入稚贝后,分泌大量的粘液包裹稚贝,导致死亡;70年代日本的上城义信、小林信、石田雅俊、小野刚等研究双重底和王维德采取淘洗附着基的办法,解决稚贝大量死亡的难题,在生产中推广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8.
文蛤的封滩护养增殖屡见报道,但对于文蛤内塘水泥池暂养肥育报道不多,我们于1998-1999年度、1999-2000年度在江苏省启东市茅家港进行了文蛤水泥池暂养肥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池塘的准备工作 1.池塘条件:池塘选址于进排水方便、无工业污染的一道堤内侧,池塘为东西向的水泥池,长宽比为5:3,以利于利用自然风造波增氧,每地面积为1.5亩,共12只池,池壁深75cm,底部埋沙25cm。 2.沙质要求:沙质要求洁净发亮,最好取于高沙地带,以免将黑沙带入。沙中严格要求无细线、草…  相似文献   

19.
文蛤广泛分布于全国沿海,由于采捕强度过大,自然资源日趋衰落,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从八十年代末以来,一些地区开始进行文蛤人工养殖,使文蛤产量有所回升。但是,由于在养殖技术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蛤养殖产量不够稳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上波动,养殖面积增加不快。因此,改进和提高养殖技术已成为文蛤大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经过总结一些文蛤养殖单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改进和提高文蛤养殖技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养殖场地的选择。 选好优良的场地,是文蛤养殖的基础条件,应慎之又慎。要选择地势平坦,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的滩涂(或潮沟)。潮位最好是小潮干潮线  相似文献   

20.
虾池文蛤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虾养殖病害困扰的情况下,为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在坚持池塘养殖中国对虾的同时,转向虾池单养文蛤或与对虾混养取得成功。养殖面积128hm~2,总产文蛤692382.6kg,对虾19490kg。利用文蛤的生物沉降作用与虾贝生态互补特性,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并改善养殖生态条件(适度搭配),本研究成功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证明虾贝适度混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