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克平是桃花源果树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农艺师。他成功组装了“富硒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简称“五用”配套技术。使用这项技术,每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能达到160公斤。200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40公斤-80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江克平是桃花源果树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农艺师。他成功组装了"富硒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简称"五用"配套技术。使用这项技术,每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能达到160公斤~200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40公斤~80公斤。  相似文献   

3.
丘陵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镇地处川中偏西丘陵区,油菜是我镇小春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镇不断地试验和总结油菜高产技术。实践证明:要使油菜亩产达到200kg以上,必须抓好以下环节和栽培技术: 一、田块选择 油菜作物虽然适应性强,但高产油菜必须选择土壤肥力强,光照充足的地种植,如:两季田、槽平地等。  相似文献   

4.
马常宝  刘宝喜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240-241,261
通过对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油菜生产施肥现状考察,将华东油菜主产区油菜高产栽培平衡施肥及配套技术归并为3种基本模式,以科学指导油菜大田生产。针对该区油菜生产仍具较大增产潜力的现实,提出了油菜生产应实施“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稳氮、增磷、补钾、添微”的施肥技术路线,推广油菜专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油菜田放养仔鹅技术,是温江县农民群众的生产经验与现代种、养技术相结合的配套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县科委、科协、农委已将其列入重点推广项目。鹅是节粮型水禽,特别是在油菜田放养仔鹅,耗粮特别少。据试验,雏鹅培育阶段每只耗粮0.52公斤,放养到油菜田里补饲阶段,每只耗粮1.64公斤,全期每只耗粮2.16公斤,全期增重3.13公斤,每增重1公斤仅耗粮0.69公斤。1989年秋至1990年夏,全县在1341.6亩油菜田中放养仔鹅29806只,亩均22.2只。据测定,平均每只收入12.42元,其中纯收入6.16元。放养仔鹅的油菜田比未放养仔鹅的田,每亩增产油菜籽7.65公斤,增值11.9元。以上两项相加,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48.7元。按此计算,温江全县推广油菜田放养仔鹅后,增  相似文献   

6.
我镇常年种植水稻4000亩左右,其中1890亩栽植于2000-2300米高海拔地区。为筛选适宜我镇2000-2300米海拔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09年在姚安县种子管理站的牵头下,从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了水稻新品种丽粳10号、11号两个品种,选择在我镇不同海拔条件下进行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和主要经济性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丽粳10号,全生育期187天,平均单产492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197公斤,增66.8%;丽粳11号,全生育期192天,平均亩产527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232公斤,增78.6%,两品种适宜我镇2300米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芥菜型春油菜在晋西北的生产现状,探析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油菜品种单一,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缺乏,产业技术研发滞后,地域性的差别等。因此,选育、引进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加工产业的配套技术;采取地方政策补贴等是促进晋西北高寒区芥菜型春油菜大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镇常年种植水稻4000亩左右,其中1890亩栽值于2000-2300米高海拔地区.为筛选适宜我镇2000-2300米海拔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09年在姚安县种子管理站的牵头下,从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了水稻新品种丽粳10号、11号两个品种,选择在我镇不同海拔条件下进行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和主要经济性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丽粳10号,全生育期187天,平均单产492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197公斤,增66.8%;丽粳11号,全生育期192天,平均亩产527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232公斤,增78.6%,两品种适宜我镇2300米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勉县油菜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勉县在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中,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采取"秋发冬壮"健身栽培、科学田管等综合配套技术,挖掘油菜增产潜力,提高了油菜单产,创勉县油菜高产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地处沿海,围垦内的海埭田主种水稻。近年来,在上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我镇试验、示范、推广旱育秧栽培技术,取得很好的效果。旱育秧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占早稻推广面积的80%以上。每年建立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片600亩,简比田4块。示范片亩产加权平均478.5公斤,比同片田一般栽培(铲秧)亩增49公  相似文献   

11.
刘雪基 《农家致富》2004,(17):30-30
油菜机械化生产不仅省工节本,而且宜于油菜的规模化生产,只要掌握配套技术,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江苏省江都市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2003年机条播油菜4.5万亩,平均亩产量168公斤,亩产值470.4元,比移栽油菜增产8公斤/亩,亩产值增22.4元,亩效益增70.4元。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夏花生、油菜轮作"双油"种植模式的技术优势、产量效益优势,及油菜、花生高产高效种植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播种方式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各油菜产区均把推广育苗移栽、条播、点播作为高产的重要措施。但受天气、土质等因素制约,往往错过油菜育苗期或无法进行条播,加之农民的种植习惯,撒播仍然是油菜播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固始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撒播油菜高产配套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撒播条管”技术已得到迅速推广。撒播条管,就是将撒播油菜田的无规则分布,通过人工锄掉宽带内的菜苗而留下窄带内的菜苗,使其变成宽带、窄带相间的有序分布,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宽带是空白区(行距),窄带是菜苗分布区。条管与移栽、条播的…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是广西主要食用植物油源之一,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在地处桂西北石山地区的南丹县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在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了油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加快了油菜产业化进程,同时提出了如何依托当地的区域优势,科学发展双低油菜产业的几点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津区白沙镇的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培育壮苗、移栽及田间管理、适时收割及储藏等,以供油菜种植户借鉴参考,确保油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把工程节水和覆膜栽培2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的一项农业节水综合栽培技术。五分地镇推广的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一增、五推、两配套、两提早"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1."一增":合理增加密度,亩保苗4500株左右;2.五推:推广高产优质耐密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推广大小垄种植(大垄80厘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黄梅县7年来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实现增产、增才、增收、增效的“四增”目标,总结了黄梅县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作法,即整合自然资源、技术资源、项目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等多方资源,为油菜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农大60是北京农大选育的高产新品种,1989年由山西认定为全省推广品种,由于农大60制种难度较大,制种量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夺取制种高产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优选出亩产250和350公斤6个技术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油后棉(前作油菜收获后接种棉花)因其茬口迟,生长期短,产量常较低。为了使迟花夺高产,近年我们在栽培技术上做文章,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1994~1995两年我镇2000余亩油后棉平均亩产达58.1公斤。根据本地实际,在油后棉管理上,我们突出抓个“早”字,立足晚中争早,同时应用助壮素,密植,增肥等配套技术,力争在有限的开花结龄期内多结桃、结大桃。 1.抢时播种  相似文献   

20.
<正>油菜育苗移栽是高产技术措施之一。培育壮苗是"双低"油菜获得高产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最终能否获得高产取得效益。因此培育大壮苗是油菜播种与育苗期的核心目标与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与任务,我镇近几年通过产业化调整,2013年油菜种植面积达5 000亩,通过田间调查,农户的育苗移栽技术不当,田间管理粗放。根据几年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