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明  王林甫  姚建荣 《蚕桑通报》2012,43(1):39-40,43
蚕桑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众多新型农业产业掘起,但栽桑养蚕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业劳动力匮乏,养蚕量下降,弃桑不管或有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以及农民迁入新社区后,无房进行家蚕养殖等问题愈加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除了在生产中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黎存香 《蚕学通讯》2002,22(4):46-48
开县地处盆周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理和生态环境极适宜于栽桑养蚕.养蚕业是我县的一大富民兴工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桑西移"政策的推行,结合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给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已成为摆在我县茧丝绸行业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我县蚕桑生产效益滑坡,蚕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部分蚕农陆续发展其他经济,放弃了蚕桑这一长期经营的产业.为此,笔者从稳定生产的角度出发,本着省力、低耗的原则,从1998年春蚕起,在本县朱码乡周庄村朱小圩组朱义涛、胡友才等4户应用蚕桑配套省力化技术,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省蚕业工作会议暨四川省蚕业协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即将结束。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2004年蚕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蚕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并对2005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是浙江省次贫困县之一,地处浙西山区,集边区、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交通相当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二、三产业又不发达,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收人的主要来源,蚕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1994年全县拥有桑园3526.7hm2,年产茧4009t,蚕茧产值7096万元,居农产品产值首位.  相似文献   

7.
浅谈省力化大蚕蚕台育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蚕桑生产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现在我县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只有实施省力化养蚕技术才能减轻养蚕的劳动力用量,提高农民的栽桑养蚕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在蚕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中,科学技术是推动蚕业发展的核心,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蚕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也就失去了继续发展和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能否发挥其支撑和推动作用,还在于是否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看,蚕业生产技术路线选择应遵循资源状况和规划布局决定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又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既要针对蚕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又要考虑重庆市的农业人多地少、劳动力外出转移严重的现状。只有充分实现蚕业资源与合理地规划布局相结合,才能发挥蚕业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不断发展。1重庆蚕业发展的现状重庆蚕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1994年就达到发种250万张,产茧5.1万t,蚕农茧款收入6.2亿元。生产规模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四川,居全国第四位,是全国重点蚕业生产基地之一。经过13年的发展,虽然启动了多项蚕业发展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但生产规模不但没有向前发展,反而出现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2007年发种仅89.8万张,产茧2.818万t,蚕农茧款收入4.1亿元,蚕业生产规模从全国的第四位落到了第九位。为了使重庆蚕业从徘徊中走出困境,总结重庆蚕...  相似文献   

9.
作者就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了试点分析,分析了大蚕每日二回育,三回育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了技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39-40
本介绍的清洗机是由上海海猫清洗机厂生产的新一代自动、节能高压清洗机,该机具有适用范围广、清洗功能大、冲击力强等特点,是一种集清洗、消毒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我场于2003年下半年购买5台PX-280K海猫清洗机,主要用于蚕室、运叶车辆等的消毒和清  相似文献   

11.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我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建湖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运而生,并通过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浅析蚕业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粮补贴和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素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蚕桑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要不断发展壮大江苏省射阳县的蚕桑产业,笔者认为,就必须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九云 《蚕学通讯》2001,21(4):55-55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选择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 2”战略中把蚕桑作为我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何为特色产业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 特色产业要具备“三个结合”即一是农民、财政、职工增收结合 ;二是农业、工业、商贸结合 ;三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结合。我县有较好的蚕桑生产及丝绸工业基础 ,蚕桑产业又具备以上条件 ,因此它是我县特色主导产业。2 我国入世以后 ,各项产业均要参予国际竞争狼来了…  相似文献   

14.
蚕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丕承 《中国蚕业》2001,22(2):10-11
1 20世纪蚕业发展的特点 1.1基本特点世界蚕业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但20世纪的百年是蚕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综观百年蚕业,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陕西蚕区生产实际,设计了小蚕叠放式木框和大蚕竹制多层蚕台两种轻简养蚕用具。经过生产应用效果比较,木框小蚕共育比蚕匾育蚕具费用节约83.3%,蚕室节省1/2,能耗减少50%,提高劳动效率1倍以上;使用竹制多层蚕台蚕具投资减少73.3%,养蚕工效提高1.5倍、张种产茧量增加1~2kg。  相似文献   

16.
17.
陈伟 《四川蚕业》2008,36(4):10-12
<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蚕桑生产以来,立足当地优越的气候、土地、人力资源,坚持发展不动摇,实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成为四川省  相似文献   

18.
陈伟 《四川蚕业》2000,28(2):43-45
<正>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全州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上年净增蚕茧1.54万担,总产达到16.7万担,蚕农售茧收入近亿元,蚕桑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蚕茧产量已占全省第三位,蚕茧质量位居全省第一位,正积极向全省乃至全国新兴的优质茧丝基地建设目标挺进。但目前取得的成绩与我州蚕业资源优势相比潜力还十分巨大。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州蚕业发展的历程进行认真的回顾,对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景有个清醒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中国入关给行业带来的大好机遇与挑战,按照区委发展蚕桑生产“三十三字”方针,围绕“五个六”重点工程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区蚕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地方经济,促进我区蚕业健康发展,现就我区实现蚕业产业化的良好环境、产业化目标以及实施产业化目标的配套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蚕业合作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丁志用 《江苏蚕业》2000,22(1):48-50
我市原有桑园24万多亩,年产茧30多万担,茧丝绸农工贸三业产值超过10亿元。过去由于对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没有从深层次上加以认识,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特点的体制及管理运作办法,结果在1995年市场冲击中遭受重创,桑园面积锐减到6.2万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近两年来,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茧丝绸作为一个产业,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联,同时茧丝绸作为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特殊行业,必须与每个养蚕农户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实施“突破中间(收烘环节),拉动两头(生产和加工环节),实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把发展蚕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