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分别从发芽率、叶幅比、花期、抗病性和结球率等方面对8个彩色马蹄莲品种(XN、HMG、MJDS、JSZP、JSML、RLSS、NM、CF)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JDS 和CF发芽较早,在5月15日各品种发芽基本完成.JSZP,XN和JSML的叶型相似,而MJDS和HMG的叶形较为接近;RLSS和CF的叶形较接近.花期最早的是HMG和CF;XN的花期最长;JSML的花期最晚.NM抗病率高达100%;RLSS最易染病.  相似文献   

2.
早熟彩椒无土袋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彩椒品种锦玉、锦紫无土袋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锦玉品种植株株高和叶数均低于锦紫,植株相对矮化.锦玉品种的四目斗花期比锦紫晚约15 d左右,在此之前的花期和果期2品种较接近,锦玉品种的产量比锦紫高.  相似文献   

3.
以雷尼尔、先锋、滨库、龙宝和龙冠5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观察了花器发育状况和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花粉发芽、人工授粉及喷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盛花期集中在2~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雌蕊败育现象,龙宝的败育花率25.14%,雷尼尔不足10%.雷尼尔、先锋和滨库均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用滨库给雷尼尔授粉,坐果率49.13%.花期疏花、喷微肥及生长调节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开花坐果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雷尼尔、先锋、滨库、龙宝和龙冠5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观察了花器发育状况和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花粉发芽、人工授粉及喷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盛花期集中在2-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雌蕊败育现象,龙宝的败育花率25.14%,雷尼尔不足10%。雷尼尔、先锋和滨库均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用滨库给雷纪尔授粉,坐果率49.13%。花期疏花、喷微肥及生长调节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5.
<正>1葡萄早衰的表现首先是每年春天萌芽率低,发芽迟缓。叶片黄化,新梢和果穗发育缓慢,花期推迟,落花落果严重,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树势难以恢复。同时出现断断续续发芽和死蔓现象。  相似文献   

6.
枣在泰安的主要物候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记载了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枣品种圃(泰安)近80个品种的主要物候期。观察到不同品种发芽期相差13天,展叶期、花期相差5~6天,成熟期则相差50~60天。果实成熟期早晚取决于品种遗传特性,与发芽、展叶、开花期早晚无关。此观察结果可实为引种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富士、国光、新红星等13个苹果品种的花期早晚、长短及花期气候条件、花前积温和树体贮藏营养水平等相关因子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盛花期早晚有差异,多数品种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年间变幅2.6~3.8天;盛花期一般长4~5天,年间变幅0.6~1.5天.盛花期的长短与花期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花前40天日均温≥5℃积温高时,开花早;低时开花晚;国光对积温的要求高于富士.树体贮藏营养水平高,花期长,坐果率高;反之,花期则短,坐果率也低.  相似文献   

8.
黄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20个栽培品种的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试材,进行发芽、分化和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建立最适于黄瓜品种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供试的20个黄瓜品种中,"农家乐"、"神农春四F1"2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显著优于其它品种,发芽率分别为66.7%和83.3%;在MS+0.5mg/mL 6-BA培养基中,20个黄瓜品种不同类型外植体的分化效率以子叶节最佳;"农家乐"、"神农春四F1"使用MS+0.5mg/L 6-BA+1.0mg/L AgNO3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最高,诱导率分别为50.0%、56.3%。该试验根据不同品种的发芽率以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建立了黄瓜快速、高频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遗传转化和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4个番茄栽培品种,以不同浓度NaCl对种子发芽作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番茄种子发芽影响显著,在NaCl浓度为20 mmol/L时发芽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品种"特大早丰"的耐盐力最强,在NaCl浓度为80 mmol/L发芽率还达到26%.最不耐盐的品种是"L402"和"保冠1号",当NaCl浓度为80 mmol/L时发芽率接近0,说明此浓度下严重影响发芽或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梨品种资源花芽萌动、开花期与坐果特性。【方法】以南京地区栽培的145份梨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3年调查不同品种的花芽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以及每花序花朵数与坐果率生物学性状。【结果】供试品种的花芽萌动期分布在3月2—19日,主要集中在3月5—8日;梨的初花期从3月16—31日均有分布,盛花期分布在3月18日—4月1日,从初花至终花持续7~17 d;不同品种每花序花朵数的分布范围在3.67~11朵;品种间坐果率差异较大,盛花后15 d,坐果率分布范围是27.78%~100%,盛花后30 d,部分品种的坐果率显著下降。【结论】梨花芽萌动期多数集中在中早期,占梨品种总数的72.79%;盛花期以中晚期较多,占全部品种的29.08%;不同品种的坐果率呈正态分布特征,大多集中在30%~70%。以上品种资源的开花与坐果特性将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梨栽培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花果管理以及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彩色马蹄莲在西安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黎明女神、信念、金色魔力和财富4个品种彩色马蹄莲在西安的生长发育情况、园艺性状和烂球率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财富适于作盆栽花卉,信念、黎明女神适于作切花栽培,而金色魔力适于作两用栽培。  相似文献   

12.
彩色马蹄莲多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诱导彩色马蹄莲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经形态学和气孔观察,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率高达52%。用组织培养结合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稳定的多倍体。对变异株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二倍体对照2n=2X=32,变异株2n=4X=64,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六倍体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莴笋种子的发芽状况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8℃.22℃和25℃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莴笋种子的萌发。综合种子萌发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照自动控制培养箱对籽用南瓜种子萌发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2 000lx完全条件下,南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萌发早且持续时间短,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韩春梅 《长江蔬菜》2010,(10):29-30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豇豆种子的萌发。综合所测各项指标来看,30℃是豇豆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6.
牛通 《北方园艺》2012,(15):86-88
采用浓度为0%、0.2%、0.4%、0.6%、0.8%、1.0%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凤仙花种子,通过对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研究不同盐分对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滞、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Na2CO3胁迫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抑制,NaCl胁迫时,发芽和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NaHCO3胁迫时受到的抑制介于中间。综合分析,3种盐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17.
东北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种子生理休眠作用的影响及硬而厚的种皮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使东北铁线莲种子发芽慢、发芽率较低。现研究了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形态学、种子活力等特性及不同温度、不同低温层积天数、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5℃低温层积140~160d,95%浓硫酸浸泡20s处理效果最好,可以提高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刘限  黄哲  高增贵  张晓敏 《北方园艺》2011,(17):150-153
以木霉菌出发菌株T21及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REMI突变株为试材,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突变株间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温度、pH值的适应性和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突变株Ttrm68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突变株Ttrm25产孢能力最强,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1.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温度适应性有所改变,菌株Ttrm68表现出耐高温,在温度高达40℃时仍能生长.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在不同pH值下的培养性状和产孢情况有所改变,菌株Ttrm68在碱性条件下能产厚垣孢子.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改变较大,菌株Ttrm68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碳氮源,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猕猴桃种子,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用5~20℃变温处理比0~15℃变温处理种子萌发早,在处理后第18天开始萌发,第25天接近最大值,低变温处理在第37天开始萌发,第60天接近最大值;在猕猴桃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 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20.
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对海南多年连茬的健康香蕉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含药介质法、薄层层析法等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成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共分离得到放线菌25株,拮抗放线菌8株,其中B-03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5.43%和80.14%,对香蕉长形叶斑病菌等9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48.34%~85.43%和38.43%~80.14%。经鉴定该菌株为卢娜林瑞链霉菌(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达72.72%,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