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以酶解渣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以里氏木霉(T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酶解渣为碳源可透导产生含低纤维素酶活(0.106IU/mL)的木聚糖酶(154.67IU/mL),两种酶活的比值达1459,与粗木聚糖为碳源产木聚糖酶相比,木聚糖酶活提高了1.67倍,而纤维素酶活没有增加。此酶在50℃条件下酶解粗木聚糖和酶解渣时,pH值5时酶解效率最高,酶解产物通过HPLC分析,主要是木糖。该酶系的组成主要是外切-β-木糖苷酶。  相似文献   

2.
以木聚糖为诱导底物,对66株大型食用真菌进行液体发酵诱导培养,采用超薄层琼脂板扩散法和DNS测定法进行初筛、复筛,最终筛选出3株产木聚糖酶较高的菌株。检测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最终确定黑木耳LK8、玉田平菇、香菇236经木聚糖诱导,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培养时间、pH值和底物木聚糖浓度分别为20d、7.5和1.0g/100mL;25d、7.0和1.0g/100mL;25d、5.0和0.75g/100mL,最佳条件组合时的酶活分别为:600.6IU/mL,672.5IU/mL,345IU/mL。并且,培养液pH值是影响诱导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温预处理对木聚糖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0~180℃的高温对木聚糖酶解残渣中残余木聚糖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液酶水解。最优反应条件为180℃预处理30 m in,残余木聚糖的42.54%被有效降解,上清液中低聚木糖(XOS)的含量占上清液总糖的32.13%。上清液经木聚糖酶酶解后,低聚木糖的含量可达到上清液总糖的84.93%。  相似文献   

4.
木聚糖酶水解制取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了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水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效果,并在10L酶解罐中研究了搅拌速率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木聚糖酶水解的影响。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当木聚糖质量浓度为30g/L,木聚糖酶体积用量为1%,搅拌速率180r/min时,酶解2h低聚糖得率可达35.2%。总糖得率为41.9%。产品酶解液中25.9%固形物是聚合度2-5的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成本并提高产品纯度,围绕重组木聚糖酶的诱导表达条件和酶水解木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考察了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诱导光密度(OD600)值和诱导时间等因素对重组大肠杆菌(pTrc99A-podoxyn11-DE3)产重组木聚糖酶的影响,针对酶水解过程中酶用量、酶水解时间及产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诱导剂浓度5 mmol/L,诱导温度32℃,诱导OD600值1.2,诱导时间8 h的最佳诱导条件下,重组酶酶活力可达5.72 U/mL。玉米芯木聚糖质量浓度20 g/L,温度45℃,pH值5.5,重组木聚糖酶用量为60 U/g条件下水解12 h,酶解率可达49.90%,低聚木糖得率21.75%。杨木木聚糖质量浓度20 g/L,温度45℃,pH值5.5,重组木聚糖酶用量35 U/g条件下水解14 h,酶解率可达79.50%,低聚木糖得率73.30%。重组酶水解两种木聚糖的主要产物均为木二糖和木三糖,几乎不产生木糖。  相似文献   

6.
内切木聚糖酶的选择性纯化及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超滤分离除去里氏木霉木聚糖酶中的外切-β-木糖苷酶,以及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研究结果表明:用超滤的方法能完全除去外切-β-木糖苷酶,透过液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为单带,酶解产物全部是低聚木糖,当酶解时间从2 h延长到10 h时,低聚木糖的得率从26.83%增加到54.22%;而用粗木聚糖酶酶解制备低聚木糖时,当酶解时间从2 h延长到10 h时,低聚木糖得率从17.97%下降到11.12%。因此,采用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总糖中低聚木糖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木聚糖原料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重组木聚糖酶C0602生产低聚木糖的制备工艺,考察了不同类型底物、底物浓度和酶用量对酶解效率和低聚木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聚木糖生产原料以抽提木聚糖为宜.桦木木聚糖质量浓度30g/L,重组木聚糖酶用量20 IU/g条件下水解4 h,酶解率可达56.05%,低聚木糖产率(C2~C6)为29.76%,产品平均...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因子的摇瓶液体发酵优化试验,以白灵菇为始菌,研究其产木聚糖酶的情况。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来测定处于不同条件下的培养基中的白灵菇所产木聚糖酶的酶活力,同时测定其相应条件下的菌丝体生物量。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为24℃,pH为6.0,接种量为12.5%,摇瓶装液量为60ml/瓶,摇床转速为160rpm,培养天数为7d。最后以各个因子的最佳梯度做优化培养。其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力高达71.342IU/ml,菌丝体生物量也高达1.043g/60ml。  相似文献   

9.
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芽孢杆菌 (Bacillussp.ZU 0 4 )产纤维素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 :木糖渣和豆饼粉分别是该菌合成纤维素酶的适宜碳源和氮源 ,NaCl和KH2 PO4对纤维素酶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其适宜质量用量分别为 0 .5%~ 1.0 %及 0 .1% ,麸皮的添加可明显提高发酵液中的酶活力 ;3L发酵罐中的适宜发酵条件为 :搅拌速度 30 0r/min ,通气量 0 .3L/(L·min) ,培养温度 37℃ ,中性和碱性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了2 57.6和 12 5.6U/mL ,显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木质纤维废料为主要原料,采用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ATCC56764)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浅盘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菌丝接种优于孢子接种,底物含水量以70%为宜,在底物初始PH为4.5-6.0时,纤维素酶的形成无明显差异。试验中发现:在同一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至少可以重复进行三批产酵试验。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芯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假丝酵母(Candida sp.)菌株经驯化后显著地提高了对水解液中发酵抑制物质的耐受力,从而增加了木糖利用率和木糖醇得率,玉米芯水解液经过石灰中和后,在30℃下采用台化后的假丝酵母菌株直接发酵生产木糖醇,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接种量10%(体积比),种子龄17h,氮源组成:1.5g/L的酵母浸膏,2.5g/L的胰蛋白胨,250mL三角瓶装液120mL,初始pH值5.5。在此条件下,木糖的利用率达79.8%,木糖醇得率达62.4%^,该方法大大降低了预处理的成本,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混合用于脱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用于废新闻纸的脱墨,研究了2种酶的最佳混合比例,并将酶脱墨与化学脱墨进行了脱墨性能和漂白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酶的最佳比例为50/50,此时脱墨浆的白度和残留油墨量分别比对照浆高出3.2个百分点和降低73.8%,比木聚糖酶脱墨浆高出0.4个百分点和降低8.6%;裂断长、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比纤维素酶脱墨浆分别高出3.8%、5.9%和8.6%;单种酶的用量也各自节省了一半。酶脱墨与化学脱墨相比,有着较高的得率和较低的返黄值。  相似文献   

13.
木聚糖酶菌种库的建立及霉菌木聚糖酶的合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造纸厂周围环境中筛选得到约 2 2 0株木聚糖酶产生菌株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木聚糖酶菌种库。从该菌种库中筛选得到 1株新型的产耐碱性木聚糖酶的细菌WXULI 11及 3株高产酸性木聚糖酶的霉菌XY0 4B、XY0 7C和XY12D。对 3株霉菌木聚糖酶产生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XY0 4B、XY12D在 4 8h内产酶分别达 136 .74和 2 5 7.2 9IU/mL ,XY0 7C在 6 0h左右产酶达 16 8.94IU/mL ;它们的木聚糖酶产率分别为 6 8370 ,12 86 5 4和 6 75 76IU/ (L·d)  相似文献   

14.
松香酯乳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松香酯专用乳化剂SX-1,并探讨用其制备松香酯乳液的工艺,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如乳化剂的用量、添加方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助乳剂的选择、转相过程的操作条件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SX-1制备的松香甘油酯乳液稳定期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炭化温度400~600 ℃,KOH与炭化后原料质量比(mKOH/mC)为3:1~5:1,活化温度850 ℃,活化时间为1.2 h条件下,可制得比表面积大于2 700 m2/g的活性炭.活性炭结构具有以微孔为主,孔径分布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木聚糖酶解反应与膜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过程耦合是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开发促进了过程耦合技术的发展。如膜超滤、膜萃取、膜蒸馏、渗透蒸发。在超滤膜反应器中木聚糖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条件 :酶体积用量1 0 % ,木聚糖质量浓度 3 0 .0 g/L ,稀释率 1h-1,pH值 5 .0 ,反应温度 48℃ ,酶解时间 1 3 5min。在该条件下 ,低聚木糖得率、木糖得率、低聚木糖生产能力及低聚木糖与总糖之比分别为 2 8.5 % ,4.1 % ,3 .80g/ (L·h)和0 .87,并比较了分批加料、浓缩酶、常规反应器中酶解反应效果 ,浓缩木聚糖酶酶解结果表明 :木糖得率很低(0 .2 % ) ,低聚木糖得率为 3 5 .9%。  相似文献   

17.
氮源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氮源种类和比例、碳氮比(C/N)等因素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在各种氮源中,蛋白胨是最好的氮源。复合氮源中当硫酸铵N和尿素N的比例为1:3时,木聚糖酶活力最高,达93.3IU/mL;当比例为1:1时,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63FPIU/mL和0.026IU/mL。当控制培养基的C/N为8.0和6.0时,它们对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95.1IU/mL和0.310FPIU/mL。  相似文献   

18.
木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茵,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Mw)分布不同的木聚糖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通过SephadexG一100凝胶过滤色谱分级分离发现木聚糖A中低Mw组分较多,木聚糖B中低Mw组分较少,木聚糖C中低Mw组分最少。分别以这3种木聚糖为碳源合成木聚糖酶,最高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153.64、120.84和110.84IU/mL,产酶时间分别为60、72和96h。用这3种碳源合成的木聚糖酶酶解粗木聚糖,酶解2h时,产物中低聚木糖分别占总糖的80.70%、68.56%和66.92%。这表明低Mw组分较多的木聚糖不仅有利于促进木聚糖酶的诱导合成,而且有利于促进内切-1,4-木聚糖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碳氮比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氮比有利于促进内切-β-木聚糖酶的合成,抑制外切-β-木糖苷酶的合成,有利于选择性合成低外切-β-木糖苷酶活的内切-β-木聚糖酶。高碳氮比使得木聚糖酶的合成滞后,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素酶的合成,提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的比值,有利于选择性合成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20.
培养温度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对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合成的影响。培养温度(25-26℃)较低时有利于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合成,但产酶时间较长;培养温度(35-36℃)较高时产酶时间缩短,但木聚糖酶的合成受到一定的影响,且严重抑制纤维素酶的合成。采用变温培养,前期(24h)培养温度为35-36℃,中后期培养温度为25-26℃,能有效地促进木聚糖酶的合成,而抑制纤维素酶的合成,致使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活的比值提高,从而有利于选择性合成木聚糖酶,木聚糖酶活和纤维素酶活力在72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61.69和0.359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