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水仙退化病毒(Narcissus degeneration virus,NDV)是水仙上发生较为严重的病毒之一。本文根据 NDV 已报道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感病水仙的总 RNA 为模板,建立了快速检测 NDV 的巢式 RT-PCR 方法。结果表明,巢式 RT-PCR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从感染 NDV 的水仙样品上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同时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测定结果表示,巢式 RT-PCR 灵敏度较高,是普通 RT-PCR 的104倍,当 RNA 稀释到109倍时仍能被检测到。本文建立的巢式 RT-PCR 为水仙上 NDV 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2013年福建口岸截获的进境欧洲水仙种球上携带的病毒种类,应用血清学、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其可能携带的病毒进行了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水仙花叶病毒(Narcissus mosaic virus,NMV)、水仙黄条病毒(Narcissus yellow stripe virus,NYSV)、水仙潜隐病毒(Narcissus latent virus,NLV)、水仙迟季黄化病毒(Narcissus late season yellows virus,NLSYV)和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5种病毒为阳性,其中NLSYV、ArMV为强阳性;NMV、NYSV、NLV和NLSYV为阳性的样品中含有大小约500~750 nm×12 nm的线状病毒粒体,ArMV为阳性的样品中含有直径约30 nm的球状病毒粒体;经序列测定和分析,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大小与各病毒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一致,并与已报道的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病毒复合侵染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水仙种球39.7%的样品存在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研究表明,该批进境欧洲水仙种球上携带有NMV、NYSV、NLV、NLSYV和ArMV,且复合侵染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4.
水仙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仙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林含新林奇英谢联辉(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福州350002)水仙是一种高雅的观赏花卉,盛产于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我国的中国水仙Nar-cisustazetaL.var.chinensisRoem.更是驰名中外,但由于病毒病的危...  相似文献   

5.
福建漳州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 chenensis)驰名中外,近些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水仙大褐斑病的发生也逐年加重,对水仙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该病多流行于上海崇明、浙江舟山、云南保山、丽江和通海,福建福州和厦门。作者从1981年以来,进行田间调查和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水仙黄条病株上分离到一种球形病毒,直径约21nm,汁液摩擦接种35科(属)55(品)种植物,可侵染其中5科15(品)种,主要局限于豆种(Leguminosae)、藜科(Chenopodiaceae)以及茄科(Sola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与番杏科(Aizoaceae)的个别种。在多数寄主上诱导局部坏死,豆科寄主上还伴随叶脉坏死症状产生。其中,昆诺阿藜(Chenopodium quinoa)、苋色藜(C.amaranticolor)、千日红(Gompherena globosa)、番杏(Tetragonia expansa)、大豆(Glycine max)、豇豆(Vigna sinensis)、克利夫兰烟(Nicotiana clevelandii)可作为诊断寄主;千日红、番杏与三叶草(Trifolium sibth)可作为毒源保存寄主。#br#在昆诺阿藜叶片汁液中,该病毒分离物的体外存活期在60天以上(25℃),热钝化点80-85℃(10分钟),稀释限点10-5-10-6。回接水仙健株,诱导产生系统褪绿条纹症状,不诱导水仙叶片产生具有特殊结构的内含体。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舟山地区近年来发现有水仙基腐病发生为害。据收获时调查,发病率为26—82%。该病主要为害水仙鳞茎基盘及根部,引起褐色软腐,进而使植株枯萎致死。病原菌经鉴定为水仙尖镰孢Fusarium oxysprum f.sp.narcissi Shy.and Hans.舟山地区4月下旬以前旬平均气温低于19℃,田间发病率仅0.6%左右,5月份至收获期,随温度升高病情发展很快。防治试验表明,播种前用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3.5小时,防效75.8%。  相似文献   

8.
从进境水仙上检测出南芥菜花叶病毒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翠  杨翠云  杨艳  洪健 《植物检疫》2005,19(6):359-361
利用DAS-ELISA对从荷兰进口的6个品种的水仙种球进行检测发现,品种为Recurvus的水仙种球对ArMV的多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达85%.免疫吸附电镜观察到在感病水仙种球中存在直径约30nm的球状病毒粒子.根据Ar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能从感病样品中扩增到预期580bp特异条带,序列测定分析表明此条带的序列为ArMV部分CP基因,在系统关系树上与ArMV的其它分离物形成一簇、亲缘关系很近,表明从进境水仙上检测到了ArMV.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采用血清学ELISA、电镜观察及分子生物学RT-PCR方法从一批旅检截获的日本进境水仙种球上检出水仙普通潜隐病毒(Narcissus common latent virus,NCLV)、水仙退化病毒(Narcissus degeneration virus,NDV)、水仙迟季黄化病毒(Narcissus late season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漳州湖乡水仙大田水仙根际分离并筛选到对水仙叶大褐斑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CS5、CS51、CS121。通过个体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将它们分别鉴定为拮草芽孢杆菌(CS5)、蜡质芽孢杆菌(CS51),荧光假单孢菌(CS121)、3朱细胞的DNA G+C摩尔百分比分别为43.7%、39.1%、和66.8%。  相似文献   

11.
经交互按种试验表明:水仙叶大褐斑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除侵染水仙外,还可以侵染孤挺花(Amaryllis belladonna)和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var.sinicum Bak.)。病菌以菌丝状态在上年病叶上越冬,可能在鳞茎的膜质鳞片内越夏。有文殊兰、孤挺花栽培时,它可以在文殊兰和孤挺花的叶上越夏。不同水仙种和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多花种如崇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感病最为严重,而喇叭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黄球头(N.tazetta var.aurens)、臭水仙(N.papyalens var.chenesis)、明星水仙(N.incomparabilis)比较抗病。气温、雨水、栽培措施与发病有关。4、5月份雨水多、气温偏高的年份,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连作或邻近栽植有孤挺花和文殊兰时发病重。防治试验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1%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500倍液有一定防治效果,球茎增大显著。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扬州市水仙病毒检测鉴定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仙属于石蒜科水仙属,是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2016年-2017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采集的水仙上发现典型的花叶、条斑等病毒病症状。利用已报道的水仙病毒通用引物对疑似病样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扬州采集到的3份病样上均能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所得序列包含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与水仙普通潜隐病毒Narcissus common latent virus(NCLV)、水仙退化病毒Narcissus degeneration virus(NDV)和水仙黄条病毒Narcissus yellow stripe virus(NYSV)有93%、98%和99%的相似性,表明江苏水仙受到了NCLV、NDV、NYSV 3种病毒侵染。这是江苏水仙上第一次发现NCLV、NDV、NYSV。在系统树中,NCLV可分为两个组,本研究所得NCLV-YZ与上海分离物位于同一组中;NDV也可分为两个组,本研究所得NDV与其他中国分离物均位于第二组;而NYSV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可分为4个组,本研究所得NYSV与其他部分中国分离物和日本分离物位于第一组。NCLV和NDV分组具有清晰的地理差异性,而NYSV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繁殖于昆诺阿藜(Chenopodium quinoa)、千日红(Gompherena globosa)及番杏(Tetragonia.expansa)上的病毒分离物,经PEG6000沉淀结合差速离心浓缩后,用Sepharose 4B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保持侵染活性的病毒纯化物;而且表明,用昆诺阿藜繁殖病毒,效果最优。紫外扫描测定,纯化病毒的最高吸收波长为258nm,最低吸收波长为244nm,A260/A280为1.515。分析超速离心测定,病毒粒体为单一沉降组分,S20.w约73S。SDS-PAGE结果表明,病毒衣壳蛋白亚基由一条分子量为27.88×103±2.99×103daltons的多肽组成。根据紫外吸收估计,病毒粒体中核酸含量约12-15%;RNaseA酶解及变性处理病毒核酸后琼脂糖变性电泳结果说明,病毒基因组为一条ssRNA。根据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化特性,初步确认为一种新的病毒分离物,并定名为中国水仙条纹病毒(Chinese Narcissus Strip Virus,ChNSV),其密码程式为R/1:*/12-15:S/S:S/*。  相似文献   

14.
上海崇明水仙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7年对上海崇明水仙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崇明水仙病毒病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黄条和白条等多种症状,以花叶和斑驳为主。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从36个水仙样本上检测到水仙普通潜隐病毒(NCLV)(GenBank登录号:EU200454)、水仙退化病毒(NDV)(GenBank登录号:EU200456);此外,有两类分离物被初步鉴定为新病毒,暂命名为水仙斑驳相关病毒(NMaV)(GenBank登录号:EU182651)和水仙白条相关病毒(NWSaV)(GenBank登录号:EU182652)。4类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1.1%、13.9%、100%和2.8%,其中NMaV为危害水仙的优势病毒。约20%的样本检测出有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但是未检测出Potexvirus属的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三株拮抗细菌对水仙叶大褐斑病的拮抗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板纸片法和液体混合培养法测定了三株拮抗细菌对水仙叶大褐斑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CS51和CS121显示出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试验证实菌株CS121在限铁条件下能产生嗜铁素。平板法和离体叶片法证明含该嗜铁素的培养上清液能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并能保护叶片减少侵染。遗传双标记回收法证实,菌株CS5、CS51和CS121均能在水仙根系成功定殖,CS5和CS51的定殖能力明显优于CS121。  相似文献   

16.
从来自日本的水仙种球中截获鳞球茎茎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以桂  刘鹏  刘勇 《植物检疫》2003,17(4):233-234
鳞球茎茎线虫 (Ditylenchusdipsasi(K櫣hn)Filipje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2 0 0 2年 1 2月 1 9~ 2 3日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来自日本的一批水仙种球实施检验 ,截获了鳞球茎茎线虫。1 分离2 0 0 2年 1 2月 1 9日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批从日本进口的水仙种球实施线虫检疫 ,每个批号取种球样品 1 0头 ,使用改进的贝曼漏斗法[1] 室温下浸泡种球样品 ,48h后用表面皿接取线虫分离液 ,在解剖镜下发现大量线虫 ,大部分线虫呈挺直状 ,室温下(2 3℃± 5℃ )放置 2 4h线虫重新“…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道了水仙叶大褐斑病的分布、危害性、症状和病原菌的研究结果。此病在上海崇明地区危害相当严重,感染指数30~80。病叶可提前4~8周枯死。初次侵染多发生于水仙叶尖端,褐色枯焦,再次侵染在叶和花梗上,叶片边缘及中部均可发生。病斑圆形、纺锤形、半圆形,褐色,周围发黄,严重时整叶枯死。病原菌与 Creager D.B.报道相符,为 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无色,圆筒形,单细胞或多细胞,变异甚大。以0.1%升汞水消毒0.5分钟,70%酒精消毒1分钟或无菌水洗8~9次表面消毒,均可分离培养成功。病原菌在20%水仙煎汁+2%蔗糖+2%琼脂培养基生长最好,而 PDA 培养基上比 PSA 培养基生长要好。此菌生长适温20~25℃,孢子萌发适温25℃,但13℃仍可萌发。多细胞孢子萌发好。病菌在 pH 4~8时均生长良好。以孢子悬浮液、菌丝块及病叶块进行接种试验,证明了此菌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吴顺章 《植物保护》1991,17(1):42-42
水仙花叶大褐斑病[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是漳州中国水仙上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每公顷水仙花每年损失1万余元。有效地防治该病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1988—1989年度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等6种农药(见表)进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供试材料与方法 供试水仙品种为漳州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L.Var.chinensis),3年生直径5cm,高5.5cm的球茎。 于1988年10月在福建省龙海县九湖乡  相似文献   

19.
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几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进境种球中截获的带毒洋水仙和郁金香为试验材料,建立了ArMV的免疫捕获RT-PCR、巢式PCR和Real-time PCR方法,并比较了几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DAS-ELISA的检测灵敏度较低,为1mg洋水仙或10mg郁金香带毒种球,而各种PCR方法的灵敏度可高于DAS-ELISA 100倍以上,其中Real-time 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从20ng洋水仙或2μg郁金香的带毒种球中检出ArMV。鉴于DAS-ELISA灵敏度较低,建议在用ELISA初筛时,如样品OD405值与阴性对照OD405值之比在2.0左右时需要再用分子方法加以确证,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20.
20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昆虫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有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两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5龄幼虫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供饲叶碟24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5.22%和87.12%;48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9.64%和79.85%;7 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56%和54.62%。水仙鳞茎甲醇提取液(简称NTM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大豆毒蛾Dasychira locuples和枇杷黄毛虫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empson也有非常强的拒食活性。水仙鳞茎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浓度为3.0 mg/mL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24 h和48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4.89%和8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