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石作为多种生物类群生长基物,为它们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物质,所以是研究山地生境中必不可少的对象。研究哈熊沟森林公园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40种岩面生地衣,地衣区系以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为主。TWINSPAN分析结果并结合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哈熊沟森林公园的岩面生地衣划分为3个群落,分别是群落Ⅰ:丽石黄衣+双胞地图衣+包氏平茶渍衣、群落Ⅱ:边缘茶渍+盾脐鳞衣+粉盘裂片茶渍衣、群落Ⅲ:被膜微孢衣+微凸网衣+双缘衣。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0.375、0.652、0.782;S?rensen相似性系数表明,群落Ⅱ与群落Ⅲ之间相似性最高,群落Ⅰ和群落Ⅱ相似性最低。CCA分析结果显示,该森林公园岩面生地衣主要受海拔、人为干扰、岩石pH、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新疆天山西部岩面生地衣群落最小面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Sφrensen和Kulcinsky平均相似性系数,研究了分布在天山西部山脉的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面积。结果表明,岩面生地衣群落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分别为30-60cm^2和40-70cm^2,同时证明了整体取样技术适合岩面生地衣的植物群落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区系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衣共有72种、1个变种,隶属于6目、16科、30属,其中褐梅属(Melanelia Essl.)、石蕊属(Cladonia Wigg.)、地卷属(Peltigera Willd.)等地衣种类较多,分别占9.33%,10.67%,13.33%.在该地区分布的地衣科目中茶渍目占优势,其科、属、种数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68.75%,73.33%,69.33%.根据地衣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20.00%)、环北极成分(26.67%)、温带成分(45.33%)、东亚成分(5.33%)和中国特有种(2.67%)等5个分布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和环北极成分占该地区地衣总种数的72.00%,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岩面生地衣共有58种,隶属于6目、18科、35属,其中微孢衣属和平茶渍属种类较多,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10.34和15.52%.地衣科目中茶渍目占优势,其科、属、种数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72.22,74.28,74.14%.根据地衣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环北极成分、世界广布成分、中国特有种、欧亚-北美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广泛分布成分等7个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逐步扩大面积方法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面生地衣最小取样面积为2500cm~2时,满足精度65%~85%的研究要求;当最小取样面积分别达到3025cm~2、3600cm~2和4225cm~2时满足精度为90%的研究要求。同时我们用Srensen和Kulcinsky平均相似度指数分别对岩面生地衣群落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面生地衣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分别为900cm~2~3025cm~2和1600cm~2~3025cm~2。通过本研究还发现,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面积主要受到岩石类型、岩石大小、岩石的腐蚀程度、海拔和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演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小渠子林场54个样方岩面生叶状地衣调查结果为依据,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群落物种分布与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渠子林场岩面生叶状地衣共26种,属于8科、11属、4个目,它们组成了菊叶黄梅+淡肤根石耳+托敏氏褐梅;暗褐梅+膜地卷;网脊平石耳+垫脐鳞衣+皮果衣三个叶状地衣群落。地衣分布与海拔高度、森林郁闭度、大气湿度等有关。人为干扰和基物对岩面生叶状地衣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新疆博格达峰北坡岩面生壳状地衣群落中不同地衣种类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分布规律,以15个样方内的岩面生壳状地衣盖度为对象,计算得到了21个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并以生态位重叠为指标,利用主坐标排序(PCoA)法对他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包氏饼干衣(Rinodina bohlinii)具有...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设立15个样方,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30种岩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并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最小生成树对其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岩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属于中等偏窄,其中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 Th. Fr.和地图衣Rhizocarpon geographicum(L.) DC.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广泛的分布在研究区不同海拔的各个样方,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地衣种对间生态位重叠现象普遍,但大部分重叠值偏低,物种间形成了生态位的分化,且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最小生成树反映了地衣种对间在生境因子上的相似性,与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结果一致,将30种岩面生地衣分成3个生态类群。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乌鲁木齐南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地面生地衣对资源的利用特征,采用Levins的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和王刚提出的生态位重叠值公式,对该地区地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地面生地衣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主分量分析法,对地衣群落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发现地面生地衣共17种,大部分的地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比较窄。它们组成四种主要的地面生地衣类群。地衣植物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应该重视地面生地衣植物在多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宽度,以便更好的保护地衣物种多样性和揭示它们的生态适应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自托木尔峰国家级保护区岩面生苔藓植物进行标本鉴定,发现该保护区岩面生苔藓共有128种(含变种),隶属于32科53属。其中苔类8科8属14种;藓类植物有24科45属114种,包括新疆新记录种4个种。优势科为丛藓科、紫萼藓科、提灯藓科、青藓科等,分别占总种数的16.40%、12.68%、7.46%、6.71%;该区地理区系成分丰富并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共有10种类型;该区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0%。  相似文献   

11.
12.
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地衣群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结果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该地区的地衣种类有 10 3种 ,他们分别属于 2 0科 ,4 0属。地衣物种形成了 6种群落。同时发现该地区地衣对基物形成专一性 ,它们的基物包括 :树皮、藓丛、藓土、草地、石面、地面、土层、石浮土等。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分布在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朽木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对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群落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托木尔峰地区的朽木生地衣共计39种,隶属于5目14科19属。根据数量分类的结果,把该地区的朽木生地衣划分为以下4个群落:群落1:糙皮石蕊Cladonia scabriuscula(Delise)Nyl.+喇叭粉石蕊Cl.chlorophaea(Florke ex Sommerf.)Sprengel+藓生双缘衣Diploschistes muscorum(Scop)R.Sant.群落。群落2:分指地卷Peltigera didactyla(With.)J.R.Laundon+察氏地卷P.zahlbruckneri Gylen.+绿皮地卷P.aphthosa(L.)Willd.群落。群落3:茎口果粉衣Chaenotheca stemonea(Ach.)Mull.Arg.+脱落网衣Lecidea elabens Th.Fr.群落。群落4:漆毛黑瘤衣Buellia cf.vernicoma(Tuck.)Tuck.+黑蜈蚣衣Physcia nigricans(Florke)Moberg+斑面蜈蚣衣Ph.aipolia(Ehrh.Ex Humb.)Furnr.群落。各群落的多样性具有差异,群落3的多样性最大为1.852,其次为群落2和群落4,分别为1.578和1.471,群落1的多样性最小为0.958。  相似文献   

14.
酒泉胡杨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TWINSPAN等级分类和PCA,DCA排序技术对甘肃酒泉地区的天然胡扬林分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并将排序的结果与环境因子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酒泉地区的胡杨天然林分可以被划分为4个类型,这四个类型在生长更新状况及生境条件方面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而在林分的龄级结构上并无显著区别.(2)酒泉地区胡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地下水位,水矿化度,土壤总盐量及CL ̄-含量,PH值不是影响胡杨林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气候因子对酒泉地区胡杨林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5.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建立植物群落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因子间的对应关系,以明确乌兰布和沙漠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群落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被由51科161属318种植物组成,可划分为30个群落类型。海拔、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粒度和养分是影响沙漠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等主要植物群落生境对应较高沙粒含量,分布范围广;盐爪爪(Kalidium spp.)、马蔺(Iris lactea)、柽柳(Tamarix spp.)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土壤水分、盐分和粘粒含量,属于小生境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降水量,分布于沙漠东部。因此,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与固沙植被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壤生境的保护,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及其恢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获得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左云县兴隆沟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将54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即菊叶香藜群丛(Ass.Chenopodium foetidum)、旱榆-披碱草群丛(Ass.Ulmus glaucescem-Elym dahuricus)、铁杆蒿+沙生冰草群丛(Ass.Artemisia sacrorum-Artemisia sieversiana)、黄刺玫群丛(Ass.Rosa xanthina)、野艾蒿+蒙古蒿群丛(Ass.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Artemisia mongolica)、二裂委陵菜+披碱草群丛(Ass.Potentilla bifurca-Elymus dahuricus)、针茅+蒙古蒿群丛(Ass.Stipa capillata-Artemisia mongolica)、益母草群丛(Ass.Leonurus artemisia),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54个样方DCA排序表明,影响左云县兴隆沟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的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土壤水分、矸石堆积时间和坡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