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以17周龄庄河大骨鸡的公母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GHR基因的内含子2,结果发现:GHR基因在庄河大骨鸡中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575、0.3825和0.2600,A和B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488和0.4513;AA型公母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的公母鸡(P<0.05);腿肌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三个基因型间的公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AB型公母鸡和BB型的公母鸡在所测性状方面无差异(P>0.05).GHR基因的AA型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能作为研究该基因与庄河大骨鸡产肉性能相关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分析了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的遗传分布、群体杂合性等遗传信息及其对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DD、D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445、0.300和0.255,D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95和0.405,多态信息含量为0.275 6,属于中度多态;BB型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显著的高于DD型和DB型(P<0.05),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DB型和DD型各性状间不差异(P>0.05)。IGF-Ⅰ基因的BB型对鸡的屠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庄河大骨鸡核心群78周龄的产蛋母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SSCP标记技术分析了ESR基因的遗传分布、群体杂合性等遗传信息,结果显示:ESR基因在庄河大骨鸡中存在三种基因型,即:CC型、CD型和DD型,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245、0.335、0.42,C基因和D基因频率为0.4125和0.5875,多态信息含量为0.3245,属于中度多态;CC基因型鸡只的产蛋数、料蛋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开产周龄、开产体重、产蛋高峰期和蛋重三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ESR基因的CC型对产蛋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可作为研究该基因与庄河大骨鸡产蛋性能相关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庄河大骨鸡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内含子2特点,本试验从200只大骨鸡血液中提取DNA,PCR扩增GHR内含子2后进行HindⅢ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取的200只庄河大骨鸡GHR基因内含子2片段均能得到PCR扩增,产物大小为914 bp;扩增产物中具有2个HindⅢ酶切位点,均能获得3个酶切片段(529 bp、247 bp和138 bp),因此该酶切位点上无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长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在不同肉鹅群体中的多态性,以GH和IGF-Ⅰ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肉用鹅群体的225个个体进行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分析.结果发现:吉林白鹅生长激素(GH)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均未发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庄河大骨鸡,公母各半共4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107CFU/kg (5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107CFU/kg(10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有所降低(P> 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分别极显著增加11.5%和18.5%(P <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7.7%和9.5%(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庄河大骨鸡的胸腺指数和IgG含量极显著提高17.2%和78.1%(P <0.01),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1.4%和50.0%(P <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改善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IGF-I和MSTN基因在大骨鸡孵化前后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骨鸡为试材,采用RT-PCR法研究胚胎孵化前后肌生成抑素(Myostatin,MSTN)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基因表达的规律性.结果表明,MSTN mRNA和IGF-Ⅰ mRNA在孵化前后呈现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这2个基因在胚胎期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孵化后,在孵化时表达水平均较低,与胚胎14d相比分别降低了45%和38%,孵化后1周时处于更低水平,在第2周时表达水平有所提高,约提高30%,而在4~6周的变化有一定区别,在此期间MSTN mRNA水平呈降低趋势,IGF-ⅠmRNA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以大骨鸡为试材 ,采用 RT- PCR法研究胚胎孵化前后肌生成抑素 (Myostatin,MSTN)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基因表达的规律性。结果表明 ,MSTN m RNA和 IGF- m RNA在孵化前后呈现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 ,这 2个基因在胚胎期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孵化后 ,在孵化时表达水平均较低 ,与胚胎 14 d相比分别降低了 4 5 %和 38% ,孵化后 1周时处于更低水平 ,在第 2周时表达水平有所提高 ,约提高 30 % ,而在 4~ 6周的变化有一定区别 ,在此期间MSTN m RNA水平呈降低趋势 ,IGF- m RNA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2):29-33
本试验对庄河大骨鸡及其杂交鸡外形、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脚大骨鸡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黄脚大骨鸡公鸡(P005),黄脚大骨鸡屠宰率大于青脚大骨鸡屠宰率(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大骨鸡与蛋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差异显著(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杂交后代体重与大骨鸡相当,杂交鸡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体重都是平稳的增长。结论,青脚大骨鸡比黄脚大骨鸡屠宰性能更高;大骨鸡做为母本产生的后代具有更高的屠宰性能,大骨鸡与肉种鸡的杂交后代屠宰性能高于大骨鸡与蛋种鸡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京海黄鸡、AA鸡和尤溪麻鸡IGF-Ⅰ基因5′非翻译区(EF488284)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5′非翻译区共发生2个SNP突变位点。43bp位置发生A→G的突变导致TurlⅠ酶切位点发生改变,67bp位置发生A→G的突变导致TaiⅠ酶切位点发生改变。PCR-RFLP结果显示2个突变位点完全连锁,产生AA/CC、AB/CD和BB/DD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3个品种中分布不一致,AA鸡为纯合型(AA/CC),在京海黄鸡和尤溪麻鸡中出现3种基因型,可以作为新的标记位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 (ICP)测定庄河大骨鸡不同部位肌组织及器官多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庄河大骨鸡胸、翅、腿肌组织中Ca含量较高 ,分别为 10 9.13μg g、98.4 3μg g、76 .73μg g。而Mg和P的含量较低。在 8种不同器官中 ,腺胃、胰腺、肾脏的Ca含量最高 ,其它器官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肌胃、睾丸、脾脏和心脏。胸、翅、腿肌组织中 1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除Mn、Sr、Cr、Mo四种元素没有明显差异外 ,其余 13种元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庄河大骨鸡育成期生长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庄河大骨鸡现有群体育成期的生长特点,本研究对庄河大骨鸡育成期720余只母鸡和100余只公鸡的体重进行了3个时间点的测定,深入分析了群体的增重和变异情况。研究发现,除8w母鸡群体外,其他时间点的公母鸡群体的体重和增重变异度均超过10%,母鸡的变异度高于公雏;不仅公母雏间生长发育规律不同,而且同性别群体内部生长发育规律也呈现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庄河大骨鸡具有体型大、风味好、耐粗饲和适合放养等特性,因而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营养需要特点。但针对庄河大骨鸡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却很少,影响了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在参考了商业化品种/品系肉鸡和蛋鸡的营养需要及我国其他地方品种鸡营养需要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组所饲养大骨鸡的相关数据,提出了庄河大骨鸡的种鸡、蛋用鸡和肉用鸡的推荐营养水平;在估算放养条件下营养需要和摄入基础上,提出了散养大骨鸡的补饲营养水平推荐量;并根据现有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价格,设计了相应的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庄河大骨鸡与四川山地乌骨鸡2个鸡种,通过纯繁和正反杂交,进行生长发育与蛋用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组的生长速度、产蛋量、肉用性状比纯繁组都有显著的提高, 杂交组的开产日龄性状与山地乌骨鸡纯繁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以柠檬酸合成酶基因(citrate synthetase,CS)为候选基因,分析了该基因外显子3的遗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牛肉质性状的相关关系。选用95头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该基因的外显子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软件对该外显子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基因第三外显子第206bp处存在G/A突变,该基因多态性与脂肪颜色呈显著相关,AA型显著高于BB型。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研究CS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为西门塔尔牛利用该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子育种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Mx基因20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错配PCR-RFLP的方法对15个品种鸡的Mx基因进行筛查,旨在探索不同鸡品种MxcDNA第2032位点抗病基因A与易感等位基因G的多态性,为生产转基因鸡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5个鸡品种Mx基因的2032位点存在A、G2个等位基因,AA、AG、GG3种基因型,其中鹿苑鸡、狼山鸡、斗鸡未发现AA型个体,茶花鸡、红色原鸡未发现GG个体;携带Mx抗性基因A和易感基因G的比例分别是0.350、0.650;抗性等位基因A的检测比例为0.034~0.984。红色原鸡的抗性等位基因A基因频率(0.984)高于地方鸡种的抗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0.321);地方鸡种中的观赏型、蛋肉兼用型、肉用型、蛋用型鸡种的抗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21、0.297、0.425、0.462。χ2适合性检验表明,15个品种的鸡群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猪的肉质属于数量性状,受多个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的控制。为检测军牧1号白猪肉质主效基因多态性,本试验采用RFLP技术检测了400头军牧1号白猪氟烷基因(RYR1)、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和酸肉基因(RN)3个重要肉质基因的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RYR1基因的N基因频率为0.908 3,n基因频率为0.091 7;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5′区的HinfⅠ位点的H基因频率为0.688 8,h基因频率为0.311 2;H-FABP基因内含子-2HaeⅢ位点D基因频率为0.478 8,d基因频率为0.521 2;H-FABP基因内含子-2MSPⅠ位点不存在多态性;RN基因也不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IGF-I与IGFBP-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I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0.
白耳黄鸡生产性能和肉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白耳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常规肉质、胸腿肌化学成分、肌肉组织学特性、胸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白耳黄鸡公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腹脂率、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脂肪酸含量等分别为89.23/90.18%,16.65/18.09%,22.37/21.91%,23.64/25.30%,206.29/218.8mg/g,1.64/2.39%,92.78/96.75mg/g,30.69/29.52%。结果表明,白耳黄鸡的各指标都表现优良,其具有屠宰性能好,肉质优良,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腹脂率低等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地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