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萜烯基丙酮常压乙炔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节油衍生物萜烯基丙酮,如香叶基丙酮、金合欢基丙酮和植物酮在常压条件,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可发生乙炔化反应,形成对应的α,β-不饱和炔醇化合物脱氢橙花叔醇、脱氢香叶基芳樟醇和脱氢异植物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和碱用量等因素均对萜烯基丙酮乙炔化反应结果有影响。在合适的反应务件下,3种萜烯基丙酮乙炔产物脱氢橙花叔醇、脱氢香叶基芳樟醇和脱氢异植物醇的得率分别为85.7%、86.7%和74.4%。  相似文献   

2.
催化剂对橙花叔醇异构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钒钼钨酸盐类无机催化剂、原钒酸酯类和原钒酸硅酯类有机催化剂均可对橙花叔醇的催化异构化反应起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类催化剂中催化效果较好的分别是偏钒酸铵、原钒酸丁酯和原钒酸三苯基硅酯,它们作为单一催化剂均可使橙花叔醇发生较好的异构化反应,金合欢醇的产率分别为37.1%、37.2%和32.0%.在单一催化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将偏钒酸铵、原钒酸丁酯和原钒酸三苯基硅酯等3种比较好的催化剂进行了多元复配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催化剂的复配应用虽然可以轻微提高橙花叔醇异构化反应效果,但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剂提取、皂化等方法制备出银杏叶类脂成分,再利用分子蒸馏以及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结合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从银杏叶类脂中共分离鉴定出1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乙酯、棕榈酸乙酯、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棕榈酸酰胺、三棕榈酸甘油酯、胡萝卜苷、正十一烷、β-石竹烯、异植物醇、橙花叔醇、芳樟醇、松油醇和β-胡萝卜素。其中5个化合物:棕榈酸酰胺、三棕榈酸甘油酯、正十一烷、β-石竹烯和松油醇是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香叶基丙酮     
香叶基丙酮又名二氢假紫罗兰酮,是一种具有木兰香气的名贵香料。香叶基丙酮巳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等行业,一般用于配制日化香精,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异植物醇是合成维生素E的一个重要侧链,而维生素E需求的增加必然要扩大异植物醇的生产。作为异植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香叶基丙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年来,我国湿地松采脂生产不断增长,其松节油中β-蒎烯含量约为25-35%。为了更好地利用它,重点研究了从它的热异构产物月桂正确性 基丙酮的新路线。香叶基丙酮是VE生产的重要支链化合物-C20的异植物醇的中间体。研究工作考察了月桂烯和氯化氢1、,4-加成反应过程中,月桂烯纯度、氯化氢加成量对该反应主产物香叶基氯和橙花基氯产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它们和丙酮取代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如温度、催化剂、时间  相似文献   

6.
刺股沟臀肖叶甲是对油茶高度危害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取食油茶的嫩枝嫩叶,导致油茶生长不良,结果减少。本研究以开发刺股沟臀肖叶甲的引诱剂为目的,选择油茶嫩枝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引诱试验。林间引诱结果表明,来自油茶嫩枝的醛类化合物壬醛的引诱作用最大;萜烯类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也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具有明显的引诱效果,α-萜品醇和橙花叔醇则不具有引诱作用;而来自油茶花的挥发物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Z)-3-己烯丁酯没有表现出引诱作用。α-萜品醇、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1︰1︰1︰1的混合物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同样具有引诱效果,但其诱捕量显著小于香叶醇的诱捕量,说明α-萜品醇、橙花叔醇对香叶醇、芳樟醇的引诱作用具有抑制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壬醛5种物质的比例为1︰1︰1︰1︰1和1︰2︰1︰1︰4的混合物作为引诱剂,可诱捕到更多数量的刺股沟臀肖叶甲。  相似文献   

7.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四川省的髯毛樟叶和樟叶的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髯毛樟叶精油中鉴定出45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油素36.28%、香叶醛12.16%、橙花醛0.06%、香桧烯10.79%等,从樟叶精油中鉴定出49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樟脑37.36%、β—橙花叔醇22.28%等.前者为第一次研究,后者可能是樟树的一个新的生化类型.这一研究为植物分类和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德兴牡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虹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牡荆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在已分析的116个成份中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6.53%。它们是:α-蒎烯.莰烯,桧稀.β-蔟烯,α-水芹烯,对-伞花烃,1.8按叶油素,β-水芹烯,芳樟醇,橙花醛.香叶醛,乙酸龙脑酯.β-榄香烯.β-石竹烯,α-和β-愈创木烯,δ-及α-榄香烯,β-金合欢烯.环氧石竹烯,橙花叔醇,石竹烯醇,金合欢醇,β-按叶油醇,β-甜没药醇以及柏木脑。其中β-石竹烯含量达39.55%。  相似文献   

9.
开发化学医药中间体前景广阔我国有12亿人口,具有巨大的医药市场。每年需进口部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以满足制药用品种之不足。为此,我国值得开发的畅销医药中间体有:1生产维生素类药的主要原料山梨醇,主要中间体异植物醇,生产维生素A的主要中间体B1罗兰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质联用分离技术(SPME/GC-MS)对云南蒸酶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云南蒸酶茶共检测出30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包括芳樟醇、橙花叔醇、香叶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B-紫罗酮、莰烯、香叶基丙酮等绿茶中常见的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类物质的含量(27.22%)和橙花叔醇类物质(2.79%)较高,是云南蒸酶茶香气的主要呈味成分,对蒸酶茶香气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宜宾地区樟科十四种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开发四川省宜宾地区樟科植物精油资源,采用GC—MS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微机在线实时采样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樟属的几种植物其根部精油都主含黄樟油素。樟属同种植物枝叶精油却有不同生化类型;鉴定确认樟树种中有芳樟叶油主含芳樟醇(66%),樟叶油主含1,8-桉叶油素(61%),臭樟叶油主含β—橙花叔醇(26%);黄樟种中有大叶芳樟叶油主含d-芳樟醇(90%),大叶脑樟叶油主含d-樟脑(65%)。而樟属肉桂叶油主含反—肉桂醛(90%),银木叶油主含樟脑(37%)、顺—甲基异丁香酚(21%)。木姜子属山苍子油主含橙花醛(28%)和香叶醛(42%)等等。这些资源精油化学成分,特别是具有强抗菌活性成分的鉴定,为香料工业提供优质单离香料之原料有着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樟属(Cinnamomum)的樟(C.camphora)、阳春樟(C.purpureum)、肉桂(C.cassia)和阴香(C.burmannii)4种植物鲜叶的精油进行提取,并采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DS)对精油样品进行分离和鉴定。共鉴定出111种成分:樟鉴定出44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吉马酮(27.95%)、橙花叔醇(18.94%)和芳樟醇(16.36%),特有成分有26种,占其精油成分的42.54%;阳春樟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33.76%)和苯甲酸苄酯(24.54%),特有成分有21种,占其精油成分的31.19%;肉桂鉴定出30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62.72%)和香豆素(12.50%),特有成分有15种,占其精油成分的71.50%;阴香鉴定出3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龙脑(40.90%)和1,8-桉叶油素(10.42%),特有成分有17种,占其精油成分的19.86%。4种樟属植物精油中均出现的成分是芳樟醇、橙花叔醇、龙脑和反式石竹烯,表明4种樟属植物精油相同成分较少,种间精油成分差异较大,各植物特有精油成分突出。因此,可根据植物特有精油来鉴别这4种植物,也可为化工产业选择植物和植物器官提取精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樟树MVA途径系列基因,初步研究其表达模式及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倍半萜含量的关系,为解析樟树精油倍半萜类成分生物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转录组与基因组数据,PCR克隆MVA途径系列基因.进一步借助荧光定量PCR,聚类分析系列基因在橙花叔醇型樟树不同组织与不同化学型樟属植物叶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挑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为鉴别降香黄檀和降真香,采用快速裂解-气相-质谱联用(PY-GC-MS)法。通过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总离子流图以及所产生的特征性裂解产物的差异,为两种木材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鉴别手段。结果表明,在低温快速裂解条件下,降香黄檀裂解出13种产物,得到产物的出峰时间集中在15~17 min,同时得到抽提物类特征性产物包括反式-橙花叔醇、橙花叔醇、6,7-环氧-蛇麻烯、α-红没药醇。降真香裂解出14种产物,产物的出峰时间相对分散,抽提物类特征产物主要是3',5'-二甲氧基苯乙酮。同时该方法所需原料各0.5 mg,具有微量、准确、高效的特点,可用于两种高档木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橙花叔醇植物资源及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芳香药用植物秘鲁香、吐鲁香及降香黄檀的分布、生长环境及适应性.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栽培表明,它们有各自的生育节律和生态适应幅度.这三种植物的树干和根产生的香树脂,可用于提取芳香油,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Nerolidol),含量为50.79%~80.92%.引种的秘鲁香和吐鲁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不同于原产地,而原产地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酸苄酯(Cinnamein)、肉桂酸(Cinnamicacid)、苯甲酸苄酯(Phenylbenzoate)等.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诱导形成降香黄檀心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速度,采用乙烯利诱导降香黄檀形成心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心材的挥发油,利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鉴别出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橙花叔醇(39.06%)。说明乙烯利诱导能够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薇甘菊、紫茎泽兰和飞机草3种有害入侵植物叶片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精油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有害入侵植物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7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其中飞机草鉴定出化学成分50种,紫茎泽兰45种,薇甘菊50种。3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3-己烯-1-醇、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柠檬烯、反-罗勒烯、芳樟醇、α-胡椒烯、β-澄椒烯、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α-石竹烯、α-姜烯、双环大香叶烯、荜澄茄油烯醇、橙花叔醇、石竹烯氧化物、库贝醇和马兜铃酮,部分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4种竹叶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r=0.91),其中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2.705mg·mL-1),孝顺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低(IC50=3.442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和药品的功能性组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产白兰叶(LM-1)和夏季产白兰花(FM)和叶(LM-2)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春季产白兰叶、夏季产白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74、80及88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GC含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6.8%、97.7%和98.9%.白兰花油和叶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α -小茴香烯、丁香油酚甲醚、反式罗勒烯、2,4-二异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环己烷、石竹烯、大根叶烯 D、异丁香油酚甲醚、橙花叔醇、α -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7.54%,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大根香叶烯B和朱栾倍半萜等;绢毛含笑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8.47%,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α-蒎烯、β-芳樟醇和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黄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5.93%,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B、β-芳樟醇、罗勒烯、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和异丁酸苯乙酯等;3种植物叶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3种含笑属植物叶中均含有很多高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香料工业及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