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夏高温,一是热应激易引起肉仔鸡死亡;二是外界气温高,肉仔鸡的日摄食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肉仔鸡摄入的能量与营养不能满足维持机体正常和生长增重需要,致使夏季肉仔鸡日增重慢,经济效益低。因此,在夏季配制肉仔鸡日粮时,满足肉仔鸡的营养与能量需要是非常重要的。肉仔鸡所需能量大部分是  相似文献   

2.
<正>高温环境中,快速生长的肉仔鸡较难散热(维持体温),会出现生产性能较差、死亡率高等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早期热习服(5日龄,36℃,48 h)可提高随后生长过程中肉仔鸡对热应激的抵御能力。前期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热习服肉仔鸡可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对肉仔鸡增重和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肉仔鸡热应激模型,设计4组试验,分为热应激组(Ⅰ、Ⅱ、Ⅲ组)和对照组,测定热应激对肉仔鸡增重和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肉仔鸡的体重增加减慢,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是热应激造成肉仔鸡增重减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360只21日龄Arbor Acres商品代肉仔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期为5周,研究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核黄素水平分别为0、1.6、5.2、12.4、23和48mg/kg。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均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的死亡率(P<0.05)。不同添加水平的核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42日龄、56日龄肉仔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添加水平的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42日龄肉仔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随着日龄的增长,添加5.2、12.4、23和48mg/kg水平的核黄素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56日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由此得出:添加2倍于NRC水平的核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降低肉仔鸡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早期热应激对肉仔鸡后期生长发育及骨骼肌中相关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刚出壳AA肉仔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饲喂至3日龄时,分别给予36℃热应激处理24 h (热应激组)和正常温度(33℃)饲喂(对照组)。42日龄时每个处理选取8只鸡采取血浆,屠宰后测定胴体性能,分离胸肌样品测定骨骼肌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热应激当天肉仔鸡增重显著降低,但整个饲养期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热应激有提高整个饲养期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P<0.1)。早期热应激对肉仔鸡的屠宰率、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肝比重、心比重、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都无显著影响(P>0.05)。早期热应激显著升高了42日龄肉仔鸡血浆酮体含量(P<0.05)。在胸肌中,早期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受体(IGF-1R)的基因表达(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早期热应激促进了肉仔鸡后期的生长发育,骨骼肌中IGF-1信号可能参与此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6.
肉用仔鸡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星布罗(Starbro)肉仔鸡进行了饲养试验、比较屠宰和间接呼吸测热试验,结合营养化验和统计分析,对肉仔鸡维持、生长的能量代谢和有关的参数进行了全面研究测定。借助于密闭呼吸测热装置测得肉仔鸡的饥饿代谢产热值(FHP),通式为:FHP(RQ,Kcal/日)=91.49×W~(0.75)kgFHP(EUN,Kcal/日)=89.49×W~(0.75)kg肉仔鸡的维持代谢能值(MEm)为:MEm(Kcal/日)=104.48或104.98×W~(0.75)kg。肉仔鸡维持代谢能的利用率(K_m)为:85.34~87.38%。本文还对测得的肉仔鸡代谢能用于生长的总能效率(K_(p·f))和分效率(K_p与K_f)值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了肉仔鸡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谢能需要量的析因公式。通过肉仔鸡体脂肪(C_f)及体蛋白质(C_p)热值参考数的测定。根据比较屠宰、营养化验分析结果,肉仔鸡体蛋白质热值(C_p)为5.52或5.56Kcal/g。肉仔鸡体脂肪热值(C_f)为9.22或9.49Kcal/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食欲中枢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8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72只,随机分为热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热应激组温度设定为(33±1)℃,对照组温度设定为(25±1)℃,试验持续10 h。试验结束后,统计肉仔鸡生长性能,每个重复取1只鸡采集血浆和下丘脑样品,测定血浆尿酸(U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检测下丘脑大麻素1(CB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AMPKα1、AMPKα2、肝激酶B1(LKB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血浆UA、GLU和TCHO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AMPKα1和G 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LKB1、AKT1、mTOR、CB1和AMPKα2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短期热应激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生长性能和下丘脑中AM 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下丘脑中AMPKα1和GR的mRNA相对表达量,提示AM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短期热应激抑制肉仔鸡食欲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肉仔鸡热调节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中药添加剂和热环境对肉仔鸡热调节能力的影响。将20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为四组,试验组温度保持在29℃以上,对照组为室温(19—25℃),测定不同生长阶段肉用仔鸡体表温度并计算耐热指数。结果表明,肉用仔鸡30—60日龄内,随着日龄的增加,肉鸡耐热力下降。高温环境可显著提高各日龄肉仔鸡体表温度。在常温条件下,相对湿度变化对肉仔鸡体温天显著影响。在高温环境中,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可显著提高肉仔鸡体表温度,同时,在日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可降低高温环境中肉仔鸡体表温度。这表明,中药添加剂可缓解高温对肉仔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选取28日龄健康AA肉仔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热应激组和配对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7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AA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下降65.22%和35.73%(p<0.05),料肉比增加66.97%(p<0.05);腹脂和颈皮下脂肪的相对重量显著增加(p<0.05),腿皮下组织的相对重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p<0.05),而对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热应激可是肉仔鸡生产性能下降,脂肪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钾对热应激肉仔鸡耐热性的影响@苏瑛@叶昌辉@黄晓亮@杨文@剂俊琼¥湛江海洋大学氯化钾对热应激肉仔鸡耐热性的影响■苏瑛叶昌辉黄晓亮杨文剂俊琼(湛江海洋大学524088)随环境温度升高,当肉仔鸡的生理反应不足以阻止体温的迅速上升时,即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  相似文献   

11.
选用21日龄AA肉仔鸡240只,研究了热应激(室温32-35℃,相对湿度80%-825)和非应激(室温20-25℃,相对湿度65%-70%)状态下日粮添加维生素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体内维生素C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在应激状态下血浆维生素C含量降低,日粮补充200mg/kg维生素C可以明显提高血浆维生素C含量。热应激导致肉仔鸡肝脏维生素C合成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使维生素C含量。热应激导致肉仔鸡肝脏维生素C合成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使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减弱,日粮汪厍维生素C可提高应激状态下肉仔鸡肝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随肉仔鸡日龄的增加,肉仔鸡肝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有上升趋势,表明维生素C合成能力随日龄的增加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夏季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季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张照喜马玉胜(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250200)炎夏高温,一是热应激易造成肉仔鸡死亡,二是由于外界气温高,肉仔鸡的日摄食量会明显减少,不能满足肉仔鸡维持生长和增重的能量与营养需要,致使夏季肉仔鸡增重慢,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13.
炎热气候下肉仔鸡的管理■王秋芬译自《WorldPoultry》1996,(8在详细讨论肉仔鸡的管理技术之前,对肉仔鸡自身调节体温能力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的影响。在给定的环境温度下,肉仔鸡体内热量的产生依赖于维持体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铬源和铬水平对1~3周龄热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白羽雌雏肉仔鸡252只,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铬0.37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0.4和2.0 mg/kg丙酸铬(Cr Pro)、吡啶甲酸铬(Cr Pic)和三氯化铬(Cr Cl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但铬源、铬水平及二者互作对热应激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仔鸡的屠体率(P0.05);腹脂率受铬源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Cr Pro降低腹脂效果最好,Cr Cl3其次,Cr Pic效果最差;铬源、铬水平及二者互作对热应激肉仔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仔鸡胸肌肉色红度值(P0.05);胸肌蒸煮损失率受铬源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Cr Pro与Cr Cl3的蒸煮率损失低于Cr Pic铬源、铬水平以及二者的互作对热应激肉仔鸡胸肌剪切力、p H15m in、p H24h和亮度值、黄度值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铬可以改善热应激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且Cr Pro和Cr Cl3形式的铬的效果优于Cr Pic。  相似文献   

15.
1日龄雄性Cobb肉仔鸡442只随机地分为34组,每组13只。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内设6个试验组和3个对照组(试验Ⅰ除外,内设4个试验组)。4日龄时,四个试验组(Ⅰ、Ⅱ、Ⅲ、Ⅳ)分别给予36.0、37.5、39.0和40.5℃的高温处理24h,以观察早期热应激处理对后期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重复热应激下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日龄36℃的高温处理可提高肉仔鸡42日龄体重、降低血清中三碘甲腺原酸(T3)浓度(P<0.05)及降低42日龄时第二次热应激(36.5~37.0℃,4h)肉仔鸡的存活率。37.5和40℃的高温热处理可提高第二次热应激肉仔鸡存活率(P<0.05),这一结果显著地高于36℃和39℃处理组(P<0.01)。第二次热应激后,存活鸡的体重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死鸡体重(P<0.05),表明体重大的肉仔鸡易于在热应激中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酸枣仁皂苷对肉仔鸡的抗热应激作用,将225只1日龄AA肉雏仔鸡公母混合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 mg/kg的酸枣仁皂苷。1~3周龄采用常规饲养管理,4周龄时开始进行为期1周的(34±1)℃热应激处理。结果:0.5和1.0 mg/kg添加水平极显著提高3周龄肉仔鸡日增重(P<0.01),4个水平的酸枣仁皂苷对热应激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改善作用,以0.5和1.0 mg/kg添加水平最佳(P<0.01)。饲粮中添加0.5 mg/kg酸枣仁皂苷显著提高热应激肉仔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极显著降低皮下脂肪厚(P<0.01)。酸枣仁皂苷对热应激肉仔鸡的腿比例、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腺胃率、肌胃率、脾脏率、十二指肠率、空肠率、回肠率、盲肠率、法氏囊率和胸腺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1~3周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酸枣仁皂苷,可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34℃热应激下添加酸枣仁皂苷,可提高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酸枣仁皂苷较理想的添加水平为0.5~1.0 mg/kg。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方中药“应激康”的安全性及提高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选取40只小白鼠进行“应激康”安全性试验,选取18日龄AA+肉仔鸡120只进行“应激康”提高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试验.结果“应激康”组肉鸡平均日增重达56.55 g,分别比维生素组和高温对照组提高7.80 g(P<0.01)和10.87 g(P<0.01),而且“应激康”组肉仔鸡未发生死亡,死淘率比高温对照组低16.67%(P<0.01),比维生素组低10% (P<O.05).表明复方中药“应激康”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有提高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作用,对热应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0.9%谷氨酰胺饲喂28日龄热应激雄性AA肉仔鸡,测定其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0.6%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肉仔鸡日增重,提高血清总抗氧化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说明谷氨酰胺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高温应激对肉仔鸡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周云升 《猪业科学》2002,19(6):61-62
夏季饲养肉仔鸡,热应激常常出现,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直接影响肉仔鸡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造成中暑死亡,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食欲中枢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8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72只,随机分为热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热应激组温度设定为(33±1)℃,对照组温度设定为(25±1)℃,试验持续10 h。试验结束后,统计肉仔鸡生长性能,每个重复取1只鸡采集血浆和下丘脑样品,测定血浆尿酸(U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检测下丘脑大麻素1(CB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AMPKα1、AMPKα2、肝激酶B1(LKB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血浆UA、GLU和TCHO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AMPKα1和G 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LKB1、AKT1、mTOR、CB1和AMPKα2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短期热应激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生长性能和下丘脑中AM 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下丘脑中AMPKα1和GR的mRNA相对表达量,提示AM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短期热应激抑制肉仔鸡食欲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