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Schwein.) Petch]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了采自江苏省26个县(市)的520株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唑胺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灭菌唑和咯菌腈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县(市)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差异较大,总抗性频率为50.58%;通过EC50值相关性分析,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较高,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区嗜蚧镰刀菌的培养和侵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嗜蚧镰刀菌Fusarium coccophilum 培养与培养基、温度和ph 值的关系及寄生致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问题,使用Fuzzy决策综合评判方法,给出一个二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小麦赤霉病预测的实例指出该模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当数据量较大时可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5.
小麦赤霉菌 Gibberella zeae(Schw.)Petch 在麦粒培养基上进行固体产毒培养,从中提取粗毒素。用粗毒素溶液处理小麦抗感赤霉病不同品种萌动—致的种子以及—叶期幼根和叶鞘。用 DDS-11A 型电导仪测定细胞渗透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粗毒素作用下,小麦根、芽生长受抑制。但抗病品种受抑轻,感病品种受抑重。抗感品种幼根和叶鞘细胞渗透性的变化差异明显。用赤霉菌粗毒素测定细胞渗透性的变化,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苦瓜的遗传背景比较狭窄而性型丰富,是研究雌雄同株植物花芽性别分化的良好材料。本综述从形态学到细胞学,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生物学,以及其调控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全基因组的测序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为苦瓜性别分化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有望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综合研究苦瓜性别分化,为今后调控苦瓜性别分化、性型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鲁保一号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e.f.sp.cuscutae]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二倍体菌株。分生孢子的体积:体积大的分生孢子(二倍体)18.1±2.1×4.2±0.3μm;分生孢子的DNA含量:二倍体分生孢子7.34,单倍体分生孢子3.53,二者的比值为2∶1;侵染大豆菟丝子幼苗的致病力:二倍体孢子100%,单倍体孢子34%;对氟苯丙氨酸诱发单倍化的单倍体孢子能够融合重新合成原本的二倍体孢子。以上结果可作为鲁保一号菌是自然发生二倍体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的分类,包括分类变迁、全形态、专化型分类和遗传基础。作者认为种名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Sace.]是正确的,有性态为赤球丛赤壳(Nectria hacmatococca Berk.et Br.).种下按交配型结合致病性分专化型值得借鉴和提倡。  相似文献   

9.
MADS-box基因家族是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影响植物各个生长发育的环节,尤其是花器官的发育。随着模式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的深入,一些该类基因的作用方式已经被阐明。黄瓜的性型直接关系到其产量,黄瓜中MADS-box基因对其性型的影响尚未清楚。本研究对6组不同黄瓜性型的近等基因系材料的花芽以及顶芽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9个不同性型花芽和顶芽差异表达的MADS-box基因:Cucsa.018420、Cucsa.113420、Cucsa.251170和Cucsa.327970在雄花中特异表达,Cucsa.139620、Cucsa.160640、Cucsa.241990在雌花和两性花中的表达差异显著,Cucsa.212720和Cucsa.392160在雌花中特异表达。通过荧光定量RT-PCR验证了其中两个差异表达基因Cucsa.018420和Cucsa.392160的表达,发现两者在整个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与转录组结果一致。本研究初步探讨了MADS-box基因对黄瓜花性型的影响,为黄瓜MADS-box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通小麦八个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8个对赤霉病不同抗性的普通小麦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小穗数的配合力、遗传力、性状相关及扩展速度等。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决定的,非加性效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力较低,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病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正相关,与株高、穗长、无效小穗数和穗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对赤霉病抗性与上述性状在遗传上似无明显的关系。高感品种福龙选的潜育期最长(9.2天),高抗品种望水白的最短(5.3天),其余的差异不大(6.2~6.9天)。高抗品种的赤霉病扩展速度较慢,高感品种的较快。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与温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及激素平衡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台农1号、大白、穗中红3个番木瓜品种两性株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高温条件下(30~42℃)叶片的四种内源激素(IAA、GA3、ZR和ABA)含量.结果表明:3个番木瓜品种在株性稳定时(30~32℃)时,IAA、GA3含量及(IAA+ ZR)/ABA、GA3/ABA比值保持较低水平,而ZR和ABA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株性转变时(35 ~40℃)时,4种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均较高,同时(IAA+ ZR)/ABA、GA3/ABA和(IAA+ ZR)/GA3比值也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温度对四种激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主成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番木瓜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IAA和ZR的含量,两者含量对两性株的趋雌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对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GA3.ABA对两性株的趋雄发育和趋雌发育均起到抑制作用.综合表明,ZR含量和(IAA+ ZR)/GA3平衡的调节是影响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细胞遗传学是细胞学与遗传学的有机结合。19世纪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促进了细胞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Sehlelden和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一伟大发现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有丝分裂(Flemming,1882)和减数分裂(Boveri和Hertwing,1887)的发现,为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细胞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奠定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淀粉、β-环糊精(β-CD)2种辅料对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淀粉、β-CD以及分别采用淀粉、β-CD制成的粉剂和颗粒剂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含量.[结果]混合物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提取回收率为99.64%~ 100.02%;粉剂和颗粒剂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95% ~ 100.00%.[结论]β-CD和淀粉均不影响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含量测定,相容性较好,可进一步进行剂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浙江省、黑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采集分离到的水稻恶苗病菌菌株分别为34个、2个和1个,用生物学种(配合群)和营养体亲和群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有35个菌株分属于A、D、E、F四个配合群,其中以D配合群为主,另有2个菌株不能归属于已知的配合群.在这35个配合群的菌株中,25个菌株是异核体自身亲和的,且可分为20个营养体亲和群.其中17个营养体亲和群分别只含1个菌株,有1个营养体亲和群含4个菌株,有2个营养体亲和群分别含2个菌株.D、E、F三个配合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0.8和1.0.由此可见水稻恶苗病菌在遗传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对45%施保克EW、25%施保克EC不同浓度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45%施保克EW8000倍、6000倍、4000倍和25%施保克EC2000倍及3000倍液处理出苗率分别为:90%、93%、88%、90%和90%;成秧率分别为:85%、86%、83%、87%和82%;防治效果分别为:89.8%、91.8%、95.9%、93.9%和91.8%。  相似文献   

16.
赤霉属真菌大多是农业生产上具有破坏性的植物病原真菌。选取几种在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赤霉属真菌来阐述该属在系统发生,生物学和化学上的多样性,并且比较了它们在分类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真菌毒理学方面的差异。虽然它们是非常近缘的赤霉属各种,但在繁殖方式、地理分布、寄主范围、植物致病机理、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代谢物的产生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抗性表现与鉴定方法、遗传机理,表型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抗、感赤霉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以及标记辅助选择在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并对赤霉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降解菌Gibberella fujikuroi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稻秆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了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等对丝状真菌菌株Gibberella fujikuroi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丝状真菌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氮源为CO(NH2)2,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120h,培养温度为28~37℃,培养基初始pH为5~6.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液中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分别可达到1.723IU/mL、0.368IU/mL和0.344IU/mL.  相似文献   

19.
以2个苦瓜品种(‘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雌花节率、内源氧化酶类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短光照(8、10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CAT和SOD活性降低;长光照(14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CAT和SOD活性升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幼苗期‘如玉33号’8h光周期处理和‘如玉41号’10h光周期处理的促进雌花形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节-硬-偏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杂种后代,通过硬粒小麦(AABB,2n=28)与偏凸山羊草(DDM^VM^V,2n=28)再与节节麦(DD,2n=14)杂交,获得八倍体小麦,经过连续自交选育,其后代疯狂分离,表现为以下类型:普通型、硬粒型、偏凸型、中间型,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 ̄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Ⅱ的细胞占31.25% ̄35.78%,染色体构型分别为:普通型1.57Ⅰ+20.12Ⅱ+0.06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