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葡萄霜霉病·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药剂。[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中,防治葡萄霜霉病设6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设3种药剂,于2种病害发生初期每隔7d施药1次,共施3次,施药后7~10d统计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析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中,烯酰吗琳、灰霜特、金雷多米尔和灭菌成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在霜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灰霜特防病效果最好,在发生较轻的地区,烯酰玛琳和金雷多米尔防效最好.其次为灭菌戍。供试的3种药剂均能较好地防治葡萄白粉病,在白粉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三唑酮防病效果最好,白粉病发生相对较轻的地区,阿米西达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敌力康。[结论]该研究为这2种病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施用方法及浓度,做此对比试验。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 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80%必备。80%钾霜灵锰锌,90%乙磷铝,5波美度石硫合剂。供试作物:葡萄无核白鸡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75%精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性颗粒剂(WG)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精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性颗粒剂按250 g/hm2、187.5 g/hm2和125 g/hm2施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9.82%、67.31%和58.87%,对照药剂为250 g/L醚菌酯悬浮剂187.5 g/hm2,防效为78.94%;供试药剂3个施药浓度间差异显著,可见,应用75%精甲霜灵·霜脲氰WG防治当地葡萄霜霉病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葡萄霜霉病防效最佳的生物药剂。[方法]选择0.3%丁子香酚、0.3%苦参碱、10%多抗霉素等9种生物药剂开展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供试药剂对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是0.3%苦参碱,其EC50值和EC90值分别为2.183 4和0.546 4 mg/L,其次是0.3%丁子香酚;而在葡萄霜霉病预防和治疗的毒力测定中,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药剂是0.3%丁子香酚,其次药剂效果较好的为0.3%苦参碱。[结论] 0.3%丁子香酚和0.3%苦参碱可作为生物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  相似文献   

5.
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葡萄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验证1%申嗪霉素悬浮剂对葡萄叶斑病防治效果及合理施用剂量和安全性,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此试验。一、试验材料1.试验对象及供试作物(1)试验对象。葡萄叶斑病。(2)供试作物。葡萄井川108,树龄6年。2.药剂(1)试验药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对照药剂。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河北省双吉化工有限公司。3.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75%苯酰菌胺+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效显著,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病害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求,防治不当,不但会造成葡萄品质下降,而且使产量锐减,甚至绝收。近年来,141团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 000余公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葡萄病害也越发凸显,病害种类也随之增多。为了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同时减轻酿酒葡萄种植户在管理中投入的劳动力防治成本,2013年,141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针对葡萄霜霉病进行了架型改造试验,以探索不同架型对葡萄病害发生率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可以替代波尔多液的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药剂;而在京郊有机葡萄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的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初进入发病高峰期,9月上中旬随着湿度的下降而减弱;多种药剂的筛选试验证实:同波尔多液相比,在6月下旬喷施植物油乳化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波尔多液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植物油乳化剂可以在发病初期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主要病害有6种,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以及褐斑病;其中炭疽病是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病果率达35.63%,个别地块有绝收现象;褐斑病只在个别地块中发现;酸腐病和霜霉病在葡萄生长后期加重;炭疽病严重的地块酸腐病也严重。病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药剂种类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及福美双为主;整个生长季施药普遍在14~15次,最多可达17次。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条件 ①供试作物 无核白葡萄. ②试验对象 葡萄斑叶蝉. ③环境条件 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肥水管理一致,葡萄长势良好,葡萄斑叶蝉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1.
王娜  祖农 《农村科技》2014,(2):40-41
<正>一、试验目的筛选玉米苗期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为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做好示范,减少除草剂对玉米造成的药害。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作物供试玉米品种为M751。2.防治对象主要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3.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耕杰(硝磺草酮+莠去津)。4.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12.
葡萄霜霉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2003年对北疆部分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月上中旬平均温度低,降雨量大,雨日数多,霜霉病就会流行.霜霉病的发病与间作作物种类关系不大,主要与湿度大小有关.鲜食葡萄中高墨最为抗病;酿酒葡萄中,梅露辄和佳美较抗病.在石河子地区葡萄霜霉病菌是以卵孢子越冬的.  相似文献   

13.
进行52.5%抑快净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小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对防治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区试验52.5%抑快净1800倍液、2000倍液第1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比对照药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提高11.9、7.0个百分点;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比对照药剂提高17.4、14.1个百分点;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及时使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5d使用1次,连续使用2次,可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的流行时期、有效用药种类及防治指标,以蜜汁、红乳、左优红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选用5种化学药剂、4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应用SPSS20.0软件对3个品种的调查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构建病害流行动态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经Logistic模型推导,葡萄霜霉病指数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衰退期为8月下旬至葡萄生育后期,不同品种流行时期略有差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500倍液和2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分别为87.43%和87.37%,生物药剂寡雄腐霉4 0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78.15%;5种化学药剂中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0 g/L吲唑磺菌胺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各个浓度处理防效均80%,生物药剂10%宁南霉素和3%氨基寡糖素的各浓度处理以及2%武夷菌素250倍液的防效均 60%。根据经济阈值模型进行危害损失允许水平(EIL)的计算可知,当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效达到87%时,霜霉病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3.34%,防治指标为4.08,即当病情指数达4.08时,开展第1次防治,此时为最佳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2014年笔者调查了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严重,发病率高达82%,平均病情指数为26.5.另外,还在田间进行了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苯醚菌酯、银法利和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处理对葡萄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复配效果最好,达94.2%,可作为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推广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菌潜伏侵染阶段的菌量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本研究对贺兰山东麓宁夏立兰酒庄酿酒葡萄园3个试验样地进行采样调查,分析3个样地检测的分子病情指数(MDI)与果园田间调查的病情指数(D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宁夏立兰酒庄酿酒葡萄园3个样地的MDI和DI呈极显著相关,3个样地的MDI均与采样后15 d的DI拟合性最高;当MDI值为0.0035~0.1841时,采样后12 d葡萄霜霉病在果园零星发生.MDI大于0.0035时,可作为当地酿酒葡萄霜霉病防治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一、供试材料与方法 1、供试作物为葡萄(品种:京秀树龄两年);防治对象为葡萄霜霉病试验设计处理1、53%金雷多米尔锰锌(先正达公司生产)80克/666.7米2;处理2、同上试剂100克/666.7米2;处理3、同上试剂120克/666.7米2;处理4、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5、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精河县托托乡农牧民经常种植的经济作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养殖需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局部玉米田受地下害虫危害严重,2015年,我站选用劲苗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效果较好。现将示范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供试药剂有劲苗200FS和40%辛硫磷。2.供试作物及靶标生物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新玉18号。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9.
<正>霜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早枯早落,对树势和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常规药剂的滥用,使其产生了抗药性,加之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找一种安全、高效、低毒防治霜霉病的新型药剂,我们通过试验,评价"德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使用剂量、防治时期及对葡萄的安全性,为该药剂今后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以期提出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药剂种类.[方法]采用5点法对新疆北部昌吉市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采用叶盘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葡萄藉霉病菌的敏感性;采用生测法筛选葡萄霜霉病田间药剂.[结果]6-7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导致北疆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之一.霜疫必克、杜邦易保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葡萄霜霉病菌比较敏感,属一个敏感水平,杀毒矾次之,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菌表现出极不敏感.通过两年对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病期喷施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隔7d喷一次,连续喷2次,相对防效达61.59;-71.70;,比其它药剂防效明显.[结论]新疆昌吉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降雨日持续时间和雨量大小呈一定的相关性.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控制病害蔓延效果,且属低毒农药,对葡萄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