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2014年萧县小麦生产及气象条件总体情况,总结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并分析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以期为该县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计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发生重于2013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粘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高,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二点委夜蛾、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4,(6):20-21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预计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预计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发生重于2013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粘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高,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二点委夜蛾、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相似文献   

4.
马勇  钟腾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37-138
就近年来建湖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的现状进行研究,2010年、2011年为中等发生,2012年为偏重发生,2013年、2014年为大发生,主要分析了当地白粉病重发的气候、耕作制度、品种等原因,并提出通过品种替换、药剂防治和加强农业管理等措施来减轻小麦白粉病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受品种、气象、栽培和越冬及人为因素等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中度至偏重发生,陕南局部重发生,从2001—2009年条锈病发生情况来看,认为小麦条锈病今后仍将在陕西省处于重发态势,是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将是陕西省农业植保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对策,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实施生态治理,坚持“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6.
我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影响江淮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众多因素中,赤霉病首当其冲.赤霉病在本地区发生流行的特点是爆发性、频率高、损失大,年度间病情变幅大,大约每2年就要发生重度或中度病害1次,去年我省就是小麦赤霉病重发年.小麦赤霉病打破了南北界限,不仅沿江、江淮地区病情严重,淮北部分地区病穗率高达50%以上,为历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7.
皖东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及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气象、施肥因素探讨近年来皖东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结果表明,4月15日至5月15日雨日数及氮肥施用量与赤霉病发生成正相关。2014年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佳,病指防效达到97.74%。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是阜阳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阜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0年以后,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近年持续重发,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春季气候条件、田间菌源、小麦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田间子囊壳带菌率较高,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加重,在扬州市邗江区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防控难度加大,尤以2012年发生最重。本文分析了邗江区2012—202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及重发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近年山东省新发生病害,尤其在岱岳区发展迅猛。2011~2014年通过调查研究、抗病品种试验筛选等分析出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重发原因,筛选出当地常规种植的汶农14、山农20、泰农19、山农17等8个抗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品种,总结出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铜陵市小麦生产上主要病害,重发频率高,危害损失重,中度流行年份一般损失10%~20%,大发生年份损失超过30%,而且病麦中产生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利用价值。了解与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与发生规律,为其有效防治及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结合铜陵小麦赤霉病发生现状、危害特点,分析其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 田间子囊壳带菌率较高,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加重,在扬州市邗江区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防控难度加大,尤以2012年发生最重.本文分析了邗江区2012—202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及重发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2014年在安徽省繁昌县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初步分析了造成该病在繁昌县重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握用药适期,采取化学预防为主的防控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从病原菌、品种、气候条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时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在阐述宝鸡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从病原菌、气候条件、品种等三方面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宜兴市小麦赤霉病在自然发生状态下属大发生,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年。通过对小麦赤霉病系统监测和大田调查研究,分析了重发原因为菌源充足、天气条件有利等,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包括推广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时用药、提高用药技术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2012年山东、河南麦区都有发生,2013年在雨水相对较少的条件下,自然发病程度依然较重。笔者从江苏盐城市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的实践出发,分析其重发的原因,提出“主动出击,两次防治”的策略和技术思路,对大面积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楚州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红军  徐友  李聪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51-151,153
总结了2010年淮安市楚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2010年淮安市小麦赤霉病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大丰区新丰镇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重发,严重影响该镇小麦稳产、高产。该文对大丰区2021年度小麦两大病害重发特点、重发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绿色防控经验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麦白粉病是响水县小麦上常发性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笔者对本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年份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剖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