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盘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不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EC50,观察了其中一个菌株的抗药性发展变化情况,以了解药剂本身对抗药性的发展是否具有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所测不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相似,同属于敏感型;经多代的多菌灵处理以后,其抗药性有所提高,表现为EC50的提高和在含多菌灵培养基上生长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发生为害的基础上,以核盘菌菌株Rap-1和三叶草核盘菌菌株CMV-2为代表,比较了温度及降雨等因子对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在15 ̄28℃下Rap-1菌丝生长较CMV-2快,但在8℃下则相反;Rap-1菌核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期间的温度较CMV-2菌核萌发时温度高,两者菌核萌发呈现出明显的先后秩序。春季降雨的波动导致2种核盘菌的菌核萌发出现波动。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核盘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核盘菌菌株致病性研究及其温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阿勒泰、大荔2地的向日葵核盘菌样品进行单菌分离、培养、纯化,比较其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产量、菌落形态、致病性强弱及萌发特性等,将2地的向日葵核盘菌分成S 、S 、S 3种类型,其中S 、S 来源于新疆阿勒泰,S 来源于陕西大荔。S 、S 类菌株生长正常,菌落均匀旺盛,S 对向日葵、油菜、大豆的致病性强,而S 类仅对向日葵和油菜的致病性较强对大豆的致病性较弱,S 类菌株生长异常,菌落稀薄不均匀,对3种作物的致病性均弱。将3类菌株分别在12、18、24和28℃条件下培养核盘菌菌核,再在16、20、24、28和32℃下诱导菌核萌发。结果表明S 、S 类菌株在12~18℃下形成的菌核易在16~20℃下萌发出子囊盘,而S 类菌株则不能萌发,但在24~28℃下形成的菌核于16~24℃下萌发出子囊盘,这说明向日葵菌核的萌发与菌株来源有一定的关系,而致病性与菌株来源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核盘菌致病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李沛利  严吉明  秦芸  叶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27-18629
[目的]探讨核盘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方法]研究了菌丝圆片活体叶片接种法、菌丝圆片离体叶片接种法、菌丝圆片活体茎杆接种法和带菌牙签活体茎杆接种法4种方法(9种处理)对核盘菌致病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各方法(处理)都能根据病斑大小区分出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但用菌丝圆片在离体叶片上不穿刺接种是最为简便易行、快速可靠的测定方法。[结论]为菌核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核盘菌生态型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核盘菌单孢菌系间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个不同地区收集的油菜菌核病菌中,构建了15个子囊孢子单孢菌系,对其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单孢菌株在油菜品种上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同一来源的10个子囊孢子间也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差异,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能长期稳定地存在。  相似文献   

7.
人参核盘菌菌核分泌液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人参核盘菌菌核分泌液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离体接种法比较人参核盘菌菌丝及其分泌液对人参根组织的侵染特性,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人参核盘菌菌丝及其分泌液中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活性差异,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和pH值对人参核盘菌菌丝生长、产核及分泌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分泌液和菌丝均能导致人参根部产生坏死状病斑,且接种分泌液的病斑出现时间早于接种菌丝,但分泌液持续侵染能力比菌丝弱。分泌液和菌丝中均含有PG酶和Cx酶,分泌液中的PG酶活性高于菌丝,Cx酶活性低于菌丝,PMG酶仅在菌丝中检测到,分泌液和菌丝中均不含β-葡萄糖苷酶。病菌在SDA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最快,在V8培养基中菌核产生数量最多,在MEA培养基中菌核鲜重和干重最重,在PDA培养基中,供试菌株分泌液产生量最大。以蔗糖与葡萄糖为碳源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以葡萄糖酸钠为碳源时,菌核产量最多,以果糖为碳源时,菌核鲜重和干重值最大,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核分泌液产生量最大。以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浸粉为氮源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以酵母浸粉为氮源时,菌核产量、鲜重、干重和分泌液产生量...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在江苏省油菜主产区采样测定表明,在多数样点都发现抗多菌灵的油菜菌核病菌,平均抗性菌株的比例达7.8%~9.7%。经室内的杀菌剂复配、筛选和田间小区试验、大区对比试验的多点示范应用结果显示,35%菌核清可湿性粉剂以35g/亩在盛花期喷雾一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达70%~80%,明显同于多菌灵的防病效果。且经测定表明,多菌灵施药区油菜菌核病抗多菌灵菌株的比例明显上升,而菌核清施  相似文献   

9.
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草莓灰霉病菌菌株形成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1987、1989年在江苏的8个县、市和上海市郊采集的草莓上,分别测试了410个和299个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度。发现除少数当年零星种植、未用药防治的田块以外,大多数田块的草莓上都产生了对多菌灵具有高度抗性水平的 B.cinerea 菌株,并对甲基托布津具有交互抗药性。田间的抗药菌株比例与用药水平、草莓种植年限及栽培方式有关。在种植草莓5年以上的塑料大棚内,抗药菌株平均占病原群体的37.69%,已形成抗药性病原亚群体,使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的防治效果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0.
江苏、福建、湖北和黑龙江等省的609个菌株在1ppm 多菌灵(MBC)的 PDA 平板上不能生长或生长严重受阻,其 ED_(50)都小于1ppm,说明无抗性菌株存在。ED_(50)分别为福建0.32ppm,湖北0.54ppm,江苏0.45ppm,黑龙江0.65ppm。经多次抗性诱导,获得能抗10ppmMBC 的菌株 J-8,但未得到高抗菌株。几种镰孢菌(Fusarium spp.)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抗性诱导和驯化结果说明,镰孢菌较灰葡萄孢不易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12个核盘菌菌株进行培养特性、菌核萌发及致病力的研究表明:各菌株在生长速度、菌丝扩展方向、菌核排列方式、菌核产量及致病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与各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亦有差异.来自新疆的12号菌株菌丝呈扇形扩展,生长速度最慢,菌核在培养基上零散分布,致病力最弱,不同于其它所有菌株.来自吉林和云南的菌株生长速度快,致病力强.各菌株的致病力与其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对各菌株转代培养物及菌核后代的培养特性比较结果说明它们的分化特性是稳定的.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12个菌株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4种限制性内切酶(AluI,HhaⅠ,MspI,HaeⅢ)酶切,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酶切图谱基本相同,在供试的向日葵核盘菌菌株中不存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到快捷有效的生理生化抗药性检测方法,对供试的6株对速克灵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核盘菌进行了可溶性蛋白和酯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平的菌株间蛋白质及酯酶图谱存在明显差异,中抗菌株与敏感菌株可溶性蛋白的主带基本一致,但中抗菌株的带数略多于敏感菌株,Rf=0.14,Rf=0.53两条带为中抗菌株所拥有,而敏感菌株不具有,高抗菌株的谱带数又显著少于敏感菌株,Rf=0.53的谱带为抗性菌株所特有。酯酶电泳图谱中敏感菌株与抗性菌株均存在特异性酶带,敏感菌株在Rf=0.20处有一条主酶带是抗性菌株所没有的,Rf=0.22的主酶带则为抗性菌株中所特有而敏感菌株没有的。因此,认为Rf=0.20的酯酶带与核盘菌的抗药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苹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6~1998年测定江苏、湖北、浙江、安徽、陕西、黑龙江部分地区油菜该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在被测的1 890份样本中已有746株产生抗药性,抗药性菌株检出率达39.5%,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已在江苏、湖北、安徽省部分地区内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其中1997年江苏通州某些田块的抗性比例达100%。离体和活体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均为高抗菌株,其EC50〉100μg/ml、MIC〉1 000μg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从中国不同地区采集到的油菜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从陕西大荔采集到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菌核进行单菌核分离、培养、纯化,共获得22个菌株,其中核盘菌12个,灰葡萄孢10个,进一步对两种真菌的菌落扩展速度、菌落形态、菌核产量及其在PDA平板上的分布特征和各菌株对油菜致病性的强弱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和pH下,核盘菌S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灰葡萄孢B;在不同培养温度或pH下,两类菌株菌落的扩展速度虽不相同,但其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两类菌株均在24 ℃和pH为5时扩展速度最快,pH为3时菌株菌丝体产量最大,在PDA平板上,菌株S和B不亲和,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亲和群,S间或B间以及各菌株自身的营养体均表现亲和;12个核盘菌株S在室内外对油菜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亦存在致病力的分化,其中S1的致病性强于S2,而10个灰葡萄孢菌株B在田间对油菜均不致病,仅在室内对离体叶有弱的致病性,说明灰葡萄孢目前对陕西大荔区油菜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侵染与危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葡萄白腐病菌对多菌灵的相对敏感基线[1,2],评价了辽宁地区该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明确了病菌抗药性水平、分布,已检测出葡萄白腐病菌对多菌灵的中抗和高抗菌株。葡萄白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致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可以侵染包括油菜、大豆、向日葵等多种重要农作物在内的400多种植物,引致严重病害,对植物生产危害极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核盘菌研究中的应用,人们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者从细胞壁降解酶类、草酸毒素、侵染垫的形成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寄主的互作等方面,对核盘菌的分子致病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区分剂量法检测了采自江苏省句容市的98株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结果表明:多菌灵抑制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610~2.2991μg/m L之间,平均为0.5285μg/m L;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55.10%、43.88%和1.02%。区分剂量法检测结果表明:敏感、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51.02%、45.92%、3.06%和0%。  相似文献   

19.
吴县市小麦赫霉病菌对多菌灵田间抗药性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县市是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多菌灵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剂,每年需用药1~2次.本地区多菌灵的施药水平从推广初期的1500倍液增加到目前的500倍液,用药量已达推广初期的3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区分剂量法检测了采自江苏省句容市的98株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结果表明:多菌灵抑制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6102.2991μg/m L之间,平均为0.5285μg/m L;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55.10%、43.88%和1.02%。区分剂量法检测结果表明:敏感、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51.02%、45.92%、3.06%和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