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不同方法提取山羊乳腺上皮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细胞上清液外泌体的效果,试验采用超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以纳米流式仪检测外泌体浓度和粒径,Western-blot法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蛋白并通过Image J软件分析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超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外泌体均具有圆盘状的双层膜结构,且轮廓清晰,但是试剂盒法提取的外泌体中存在其他蛋白质颗粒。超速离心法提取获得的外泌体较为分散,外泌体粒径集中在55~60 nm之间;试剂盒法提取获得的外泌体大小更为均一,外泌体粒径集中在58 nm左右。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63和TSG101蛋白均呈阳性。试剂盒法提取的外泌体浓度极显著高于超速离心法(P<0.01),提取的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63和TSG10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极显著高于超速离心法(P<0.01)。说明超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法均可以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重编程过程的细胞上清液中提取出外泌体,区别在于超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纯度更高,试剂盒法提取的外泌体浓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高速离心法,成功分离提取原头蚴分泌的外泌体(Protoscoleces Exosome,PE),电镜下观察到原头蚴外泌体为形状大小较为均一的球形颗粒,直径30 nm~200 nm,平均直径82 nm。SDS-PAGE分析,原头蚴外泌体蛋白主要集中分布在20 KD~43 KD之间。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包虫病患者血清在28.8 KD~35.5 KD之间可识别出3条明显外泌体蛋白条带。研究表明,高速离心法可有效分离原头蚴分泌的外泌体。外泌体蛋白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具有作为包虫病诊断标志物或疫苗候选分子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尤其是在转基因动物育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超速离心的方法,从胚胎培养液中提取外泌体;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所提取的外泌体是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杯状囊泡结构,直径在30nm~100nm,是典型的外泌体形态。将从胚胎培养液中提取的外泌体提取物添加到胚胎移植液中,然后采用非手术的方法,将囊胚期胚胎移植到子宫。结果表明,添加外泌体能够显著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P0.05)。首次将胚胎分泌的外泌体用于胚胎移植的研究中,为提高胚胎移植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猪子宫腔液外泌体来源的TIMP2蛋白对妊娠早期胚胎附植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妊娠第9天(n=3)和第12天(n=3)大白猪子宫腔液外泌体,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外泌体中TIMP2蛋白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试验研究TIMP2蛋白在子宫中的表达定位.进一步用外泌体与猪胚胎滋养层细胞(po...  相似文献   

5.
近期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外泌体已成为当前的科研热点。本研究从外泌体形态、标志蛋白的表达方面比较了He La细胞外泌体的两种常用提取方法,以期获得更有效地提取Hela细胞中的外泌体方法。利用电镜观察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形态;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定外泌体颗粒大小及分布,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的表达。结果显示,差速离心法与PEG沉淀法所提外泌体都呈茶托样双层膜结构,直径约30~150 nm,无明显形态差异,外泌体标志蛋白正常表达,但PEG沉淀法要引入PEG,有可能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可见,差速离心法是一种更可靠的有效提取外泌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旨在基于鸡胚外泌体及所含有的miRNAs解析其产生生理功效的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本研究收集13胚龄惠阳胡须鸡胚蛋18枚(3组,每组6枚),采用酶消化、蔗糖密度梯度和差速超速离心等方法分离鸡胚组织来源的外泌体,经透射电镜、纳米流式和标志蛋白流式检测等方法鉴定其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外泌体样本中miRNAs表达谱,对各样本top 10且共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分别获得了3个浮力密度范围(S1:1.13 g·mL~(-1)、S2:1.21 g·mL~(-1)和S3:1.32 g·mL~(-1))具有外泌体典型特征的胞外囊泡;与miRBase V21进行比对发现,S1、S2和S3样品中分别含有675、661和845个已知的miRNAs,这些miRNAs中有488个(52.6%)三者共有,包括了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应答等过程的功能性miRNAs。TargetScan 7.2和miRDB预测得到3个样本中top 10且共表达的56个miRNAs的靶基因,获得的3 650个靶基因经DAVID分析,显著富集了24个与机体生长、发育、免疫等有关的生物学通路(P0.05),包括MA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GnRH信号通路等。本研究建立了鸡胚组织中有效分离外泌体的方法,发现鸡胚组织来源的外泌体miRNAs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有关的生物学通路。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囊型包虫原头蚴(P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对树突状细胞(DCs)活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速离心法结合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原头蚴分泌的外泌体(PE),收集的PE沉淀中加入去离子水低渗裂解离心,提取超滤后的蛋白浓缩液即为原头蚴外泌体超滤裂解物(PEL)。利用免疫磁珠从健康ICR小鼠脾脏中分选DCs,分别加入PE、LPS、PEL、PBS进行刺激培养,24 h后收集培养细胞及培养上清,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活化分子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显示:4组DCs表面表达CD40、CD80、CD86、MHCⅡ的比例相比,PEL组结果明显高于PE组,这两组较PBS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3组均低于LPS组。PE、PEL组DCs培养上清中IL-6、IL-10、IL-12、TNF-α均显著高于PBS组,且PEL组IL-12、TNF-α高于PE组,IL-6、IL-10水平低于PE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PE能刺激DCs活化和释放细胞因子,低渗裂解超滤提纯外泌体蛋白并去除miRNA成分的PEL能够更有效激活DCs活化和促进细胞因子释放,表明外泌体蛋白可诱导抗感染免疫应答,exosomal miRNA成分可能参与虫体免疫逃逸。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探索包虫感染及抗感染免疫应答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血清对干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结果表明,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结合使用可以分离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样细胞的潜能,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血液中外泌体miRNA的表达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来源于相同个体的猪血清和血浆外泌体miRNA表达谱。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中提取的RNA浓度显著高于血浆外泌体(P=0.02),从2个文库中共检测到187个成熟体miRNAs,对应165个前体。鉴定出了在2个文库中丰富表达的17个miRNAs,暗示这些miRNAs在血清和血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筛选出99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54个在血清外泌体中高表达,45个在血浆外泌体中高表达。通过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解分析,丰富表达的miRNAs广泛地参与到机体的生理学过程中。本研究对猪血清和血浆外泌体miRNA进行了鉴定及比较,为深入研究外泌体miRNA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离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探讨其在PCV2感染淋巴细胞中的作用。提取PCV2感染PK-15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定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CD81、TSG101);PKH67标记外泌体后检测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提取PCV2-外泌体基因组,检测PCV2 RepCap基因;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外泌体感染PK-15细胞后PCV2病毒定位;通过绝对定量PCR检测PCV2-外泌体对淋巴细胞的感染率;利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利用Annexin V-FITC/PI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和外泌体粒径分析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双层膜的囊泡,直径30~200 n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存在特异性标记蛋白CD81和TSG101;外泌体摄取试验结果显示PCV2-外泌体能够被细胞摄取;PCR结果表明PCV2-外泌体基因组中含有PCV2 RepCap基因;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PCV2直接感染相比,PCV2-外泌体感染的淋巴细胞中,PCV2病毒拷贝显著升高,差异明显(P<0.01),外泌体裂解后感染淋巴细胞能力与PCV2病毒无显著差异;PCV2-外泌体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或P<0.05);PCV2-外泌体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PCV2感染PK-15细胞的外泌体中携带病毒基因,感染淋巴细胞后使细胞增殖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以下简称金葡菌)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BMEC)上清中分离外泌体,探究金葡菌与BMEC数量比值(MOI)和处理后培养时间对外泌体总浓度的影响,并对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的外泌体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金葡菌临床分离菌株以MOI=1和MOI=10分别处理BMEC 3 h,对已处理的BMEC继续无外泌体培养9、12、24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葡菌处理对BMEC造成的超微结构损伤。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金葡菌诱导的BMEC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分别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法对外泌体形态、颗粒大小和特异性标志蛋白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检测外泌体总蛋白浓度评估不同MOI和处理后培养时间对外泌体总量的影响,明确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的最佳条件。【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金葡菌处理BMEC后,细胞微绒毛脱落,细胞骨架破坏。透射电镜观察分离的外泌体为圆形的双层膜囊泡,直径在30~150 nm,形态均一。通过检测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显示,在MOI=10时,培养9、12和24 h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蛋白浓度均高于MOI=1,而培养12 h时释放外泌体蛋白浓度最高。对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的外泌体进一步鉴定,其平均直径约为116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外泌体标记物CD9、CD81和TSG101表达阳性。【结论】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证实获得的分离物为外泌体;金葡菌可以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当MOI=10时,金葡菌处理细胞3 h后继续无外泌体培养12 h,收获的细胞上清中外泌体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差速超速离心法获得旋毛虫肌幼虫期胞外囊泡(Trichinella spiralis muscle larvae extracellular vesicles,Ts-ML-EVs),经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鉴定。选择6~8周龄的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试验设计为PBS对照组(PBS组)、佐剂对照组(PBS+佐剂组)、旋毛虫肌幼虫期排泄分泌产物免疫组(Ts-ML-ES+佐剂组)以及旋毛虫肌幼虫期胞外囊泡免疫组(Ts-ML-EVs+佐剂组),分别取相应抗原与佐剂等体积混合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首免后第2,4周各加强免疫1次,剂量不变。三免后2周,每只小鼠灌胃300条旋毛虫肌幼虫,灌胃后6 d每组取2只剖杀,统计旋毛虫成虫减虫结果;攻虫35 d后所有小鼠全部处死,计算肌幼虫减虫率。每次免疫前、攻虫前以及处死前眼眶采血收集血清并保存,统一进行ELISA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Ts-ML-EVs,随着免疫次数增加,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IgG2a、IgA和IgE抗体水平均显著上升,在三免后2周达到...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离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探讨其在PCV2感染淋巴细胞中的作用。提取PCV2感染PK-15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定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CD81、TSG101);PKH67标记外泌体后检测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提取PCV2-外泌体基因组,检测PCV2 Rep和Cap基因;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外泌体感染PK-15细胞后PCV2病毒定位;通过绝对定量PCR检测PCV2-外泌体对淋巴细胞的感染率;利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利用Annexin V-FITC/PI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和外泌体粒径分析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双层膜的囊泡,直径30~200 n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存在特异性标记蛋白CD81和TSG101;外泌体摄取试验结果显示PCV2-外泌体能够被细胞摄取;PCR结果表明PCV2-外泌体基因组中含有PCV2 Rep和Cap基因;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PCV2直接感染相比,PCV2-外泌体感染的淋巴细胞中,PCV2病毒拷贝显著升高,差异明显(P0.01),外泌体裂解后感染淋巴细胞能力与PCV2病毒无显著差异;PCV2-外泌体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或P0.05);PCV2-外泌体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PCV2感染PK-15细胞的外泌体中携带病毒基因,感染淋巴细胞后使细胞增殖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是否分泌外泌体及虫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为探索外泌体在鸽毛滴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集鸽毛滴虫感染个体口腔及咽部病灶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使用显微镜鉴定虫体形态,提取DNA并比对其序列,确定培养物是否为鸽毛滴虫虫株;通过对培养液上清进行超速离心,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技术和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鉴定培养液上清中是否含有虫源外泌体;最后通过Label-free技术分析虫源外泌体的蛋白质谱表达。结果显示,虫体具有明显的毛滴虫形态及特征,与鸽毛滴虫ITS1/5.8S/ITS2基因比对率达98%。从虫体培养液中提取的囊泡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茶托样结构;NTA结果显示,粒径集中于125.1 nm,峰值粒径为132.3 nm,占比99.3%;CD63和TSG10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条带明显,表明提取物为外泌体。质谱结果显示,烯醇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延伸因子为表达量较高的蛋白质。GO功能注释显示外泌体蛋白富集到细胞内和胞浆等细胞组分,发挥GTP连接和GTP酶活性功能,参与小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与糖酵解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表明,虫源外泌体蛋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发现鸽毛滴虫可以分泌外泌体,并对虫源外泌体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提示虫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在寄生虫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及生物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取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疫苗毒N75-1株感染以及未感染对照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源外泌体,通过纳米颗粒示踪分析技术(NTA)测定提取外泌体粒径和分布范围,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63和CD81的表达水平;然后将PPRV感染PBMCs源外泌体与正常山羊PBMCs共培养,同时设定正常山羊PBMCs源外泌体共培养组以及PBMCs培养对照组,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以上各组受体细胞中PPRV特异性受体淋巴信号活化分子(SLAM)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PPRV感染及对照山羊PBMCs中外泌体粒径主要分布在100 nm,且感染组外泌体(Exo-PPRV)分泌水平较正常对照组(Exo-Mock)显著升高(P0.05);Exo-PPRV共培养组SLAM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较Exo-Mock组显著上调(P0.05),Exo-Mock组与PBMCs培养对照组间SLAM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PPRV感染能够诱导山羊PBMCs中外泌体分泌水平升高且该外泌体对未感染PBMCs中PPRV受体SLAM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是否分泌外泌体及虫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为探索外泌体在鸽毛滴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集鸽毛滴虫感染个体口腔及咽部病灶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使用显微镜鉴定虫体形态,提取DNA并比对其序列,确定培养物是否为鸽毛滴虫虫株;通过对培养液上清进行超速离心,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技术和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鉴定培养液上清中是否含有虫源外泌体;最后通过Label-free技术分析虫源外泌体的蛋白质谱表达。结果显示,虫体具有明显的毛滴虫形态及特征,与鸽毛滴虫ITS1/5.8S/ITS2基因比对率达98%。从虫体培养液中提取的囊泡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茶托样结构;NTA结果显示,粒径集中于125.1 nm,峰值粒径为132.3 nm,占比99.3%;CD63和TSG10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条带明显,表明提取物为外泌体。质谱结果显示,烯醇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延伸因子为表达量较高的蛋白质。GO功能注释显示外泌体蛋白富集到细胞内和胞浆等细胞组分,发挥GTP连接和GTP酶活性功能,参与小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与糖酵解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表明,虫源外泌体蛋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发现鸽毛滴虫可以分泌外泌体,并对虫源外泌体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提示虫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在寄生虫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及生物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鸡胚外泌体miRNAs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基于鸡胚外泌体及所含有的miRNAs解析其产生生理功效的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本研究收集13胚龄惠阳胡须鸡胚蛋18枚(3组,每组6枚),采用酶消化、蔗糖密度梯度和差速超速离心等方法分离鸡胚组织来源的外泌体,经透射电镜、纳米流式和标志蛋白流式检测等方法鉴定其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外泌体样本中miRNAs表达谱,对各样本top 10且共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分别获得了3个浮力密度范围(S1:1.13 g·mL-1、S2:1.21 g·mL-1和S3:1.32 g·mL-1)具有外泌体典型特征的胞外囊泡;与miRBase V21进行比对发现,S1、S2和S3样品中分别含有675、661和845个已知的miRNAs,这些miRNAs中有488个(52.6%)三者共有,包括了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应答等过程的功能性miRNAs。TargetScan 7.2和miRDB预测得到3个样本中top 10且共表达的56个miRNAs的靶基因,获得的3 650个靶基因经DAVID分析,显著富集了24个与机体生长、发育、免疫等有关的生物学通路(P<0.05),包括MA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GnRH信号通路等。本研究建立了鸡胚组织中有效分离外泌体的方法,发现鸡胚组织来源的外泌体miRNAs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有关的生物学通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来源外泌体对脂肪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诱导的调控作用,采用含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2%B27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将ADSCs诱导成细胞球,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干细胞RNA结合蛋白(Musashi1)的表达,提取ADSCs外泌体,通过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外泌体进行检测,PKH67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ADSCs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外泌体与ADSCs共培养作为试验组,不加外泌体作为对照组,qPCR检测外泌体对Nestin和Musashi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DSCs经诱导培养获得细胞球,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所获得的细胞球Nestin和Musashi1抗体阳性,表明为诱导形成了神经干细胞;提取的AD...  相似文献   

19.
丁达尔效应定位伪狂犬病病毒密度梯度离心区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毒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过程中,利用光对不同大小粒子发生散射的强弱,即丁达尔效应,定位超速离心后形成的离心区带;以伪狂犬病毒为研究对象,以不连续梯度蔗糖为介质,超速离心后,通过光束对离心区带生的丁达尔效应进行精确分层取样,并对处理后的离心区带样品分别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区带3中存在大量符合伪狂犬病病毒形态学特征的病毒颗粒。本研究将光学物理现象与经典病毒纯化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病毒纯化成功率,对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各种病毒或者蛋白的实验操作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从水牛犊牛血浆中分离外泌体,并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和鉴定。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3头水牛犊牛的血浆外泌体,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使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对提取的外泌体进行粒径大小分析,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钙联蛋白(Calnexin)、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CD9、CD81在3头水牛犊牛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水牛犊牛血浆中分离的外泌体形态多为圆形和椭圆形,直径在30~150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水牛血浆外泌体表面,特异性蛋白Calnexin、TSG101和CD81阳性表达,CD9不表达。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证实研究获得的提取物为外泌体,由此说明,差速离心法可以成功分离提取水牛犊牛血浆中的外泌体,为水牛外泌体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