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旨在分析兰州大尾羊、小尾羊、滩羊和藏羊的系统发育关系,并与国内外其他绵羊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对甘肃地区兰州大尾羊、小尾羊、滩羊和藏羊等4种绵羊品种进行线粒体基因COX1与Cytb基因序列的扩增和产物的测序,并基于COX1与Cytb基因与国内外其他绵羊品种构建发育树,分析种群遗传现状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4种绵...  相似文献   

2.
山东3个绵羊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共3个品种部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基因片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应用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44 个位点检出变异,绵羊群体变异度为0.0102,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3个品种具有共同母系祖先;洼地绵羊与大尾寒羊关系较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在分子水平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澄清4个绵羊品种的起源分化关系。结果显示: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洼地绵羊与滩羊关系最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绵羊品种内的平均差异为0.85%,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4个品种绵羊具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mtDNA细胞色素b基因PCR-RFLP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PCR-RFLP方法,对我国9个地方绵羊品种和3个引人品种共计120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种限制性内切酶在所研究的个体中共检测到22个酶切位点,15种限制性态型,其中StuⅠ、EcoRⅠ和MboⅡ表现出多态,15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4种基因单倍型,即单倍型Ⅰ、单倍型Ⅱ、单倍型Ⅲ和单倍型Ⅳ。单倍型Ⅰ为受试绵羊品种的基本单倍型。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态度为0.0142%,说明我国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多态度贫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藏系绵羊红原、贾洛、欧拉3个类群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以及其系统进化,测定该3个类群藏系绵羊的41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结果表明,41个藏系绵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长度均为1 140bp,有27个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16个,简约信息位点11个,共定义1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672±0.078,核苷酸多样性为0.331%。藏系绵羊贾洛类群与欧拉类群遗传距离最远,为0.003 9,红原类群与欧拉类群遗传距离较近,为0.002 64。说明红原类群与欧拉类群亲缘关系较近,藏系绵羊有一个共同祖先,同时存在第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6.
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6个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RFLP。结果表明,在71只绵羊个体中,检出的14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4种单倍型,其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几个限制性位点的点突变;4种单倍型间和6个绵羊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412%和0.041%,遗传多态程度(π)为0.028%,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为贫乏;单倍型聚类结果和群体聚类结果提示,我国地方绵羊品种的起源可能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7.
广灵大尾羊是山西省优良地方绵羊品种。该品种在上世纪80年代被列入《山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30多年来,在饲养数量、分布区域、生产性能、饲养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对其品种资料进行更新和补充,以完善山西省地方品种资源信息库。因此,2009—2012年对广灵大尾羊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研究。目前广灵大尾羊存栏9万多只,6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3.23 kg和30.15 kg,接近于1983年《畜禽品种志》上的周岁公、母羊体重;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8.67 kg和41.27 kg,接近于《畜禽品种志》上的成年公、母羊体重;8月龄羔羊屠宰率达52.7%。所以,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广灵大尾羊品种资源,应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其繁殖率、产肉性能,缩小脂尾重量,向以产肉为主、皮毛为辅的肉皮兼用型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对江苏2个地方山羊品种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定,并引用国外10个山羊品种Cyt b基因序列构建山羊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黄淮山羊Cyt b基因全序列均为1140 bp,而且碱基组成也相似,序列间的差异百分数较小,仅为0.09%;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提示2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在较早的世代具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大尾寒羊是主产我县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性情温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的特点。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发展当地经济,我们对大尾寒羊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数据报告如下:1品种来源及发展大尾寒羊是宝丰县地方优良品种,多年来,该品种经过精心培育,选优淘劣,保种选配,提纯复壮工作。生产性能大大提高、品种数量有较大发展,据统计,2001年底大尾寒羊存栏已达10000多只,数量增长较快。其中成年公300多只,成年母羊3000多只。2主产区的自然条件及分布宝丰县位于平顶山…  相似文献   

11.
<正>大尾寒羊是耐粗饲、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和肉脂性能好的肉脂裘毛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1品种资源现状1.1中心产区与分布大尾寒羊原产于山东与河北、河南三省接壤地带,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变异,为种质资源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群体遗传统计分析;基于品种间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分别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4个地方绵羊品种共检测到7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Na)在10~18之间;4个地方绵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81~5.68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52~0.7373,平均遗传杂合度(H)为0.6711~0.7820;4个地方绵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847,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晋中绵羊与乌珠穆沁羊为最大(0.5775、0.6126),小尾寒羊与乌珠穆沁羊为最小(0.1542、0.1955),首先小尾寒羊与乌珠穆沁羊聚为一类,晋中绵羊与广灵大尾羊聚为另一类,然后两类聚在一起形成一大类。结果表明,4个地方绵羊品种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品种间遗传分化小,但小尾寒羊和乌珠穆沁羊与晋中绵羊和广灵大尾羊间已有明显分化。选择的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各地方绵羊品种分子聚类关系与其形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mtDNA序列分析技术对20只兰州大尾羊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兰州大尾羊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为1 210 bp,碱基组成分析发现,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9.0%、32.3%、23.5%、15.2%,其中A+T为61.3%,G+C为38.7%,G+C含量明显低于A+T。通过对兰州大尾羊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碱基突变和同源性比较分析得出兰州大尾羊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37 85,7只兰州大尾羊来自3个不同母本。兰州大尾羊mtDNA Cytb区序列长度为1 580 bp,其中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7.2%、33.7%、26.7%、12.4%;A+T为60.9%,G+C为39.1%,G+C含量明显低于A+T。应用计算机软件DNAsp4.10进行单倍型分析,17个兰州大尾羊个体mtDNA Cytb区序列共发现了12个单倍型(Haplotype),其中第1号和第10号、第2号和第5号共用一种单倍型,单倍型比例在兰州大尾羊群体中较高,遗传多态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新疆南部5个地区密点麻蜥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南疆沙蜥独立于1个分支;所有麻蜥在1个分支上,与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的亲缘关系最远,与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的亲缘关系最近;密点麻蜥种群间每个地区样本几乎均是独立分支,喀什地区的密点麻蜥与民丰的密点麻蜥亲缘关系最远,乌恰次之,与同市叶城和塔什库尔干的密点麻蜥亲缘关系最近,但喀什地区的M13稍有偏离,与乌恰的密点麻蜥属于同1个分支,表明这两地区的密点麻蜥存在基因交流。文章基于Cytb基因对新疆南部5个地区密点麻蜥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补充和丰富了新疆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的基础遗传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野牦牛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从分子水平探究牦牛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多样性,试验测定了野牦牛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并以绵羊为外群,构建野牦牛、家牦牛、大额牛、普通牛、瘤牛、水牛、非洲野牛、欧洲野牛、美洲野牛、非洲水牛等牛亚科种间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野牦牛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长1 140bp,序列间共有13个SNP多态位点,核苷酸变异类型包括转换和颠换,无插入和缺失,表明野牦牛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即牦牛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D, PDGF-D)与绵羊尾型的关系,寻找可用的分子标记,同时对前期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在533只绵羊(湖羊、藏羊、杜泊×湖羊杂交羊)试验群体中,选取藏羊、湖羊两个品种各30个个体的血液样本,等量混合分别构建两个DNA混池,对PDGF-D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 000 bp扩增,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后,采用飞行质谱方法对检测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4.1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对PDGF-D基因SNP位点与尾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PDGF-D基因及其上下游1 000 bp共找到6个突变位点,其中rs5、rs27、rs28与尾长、尾宽及尾周长均相关,rs6、rs19仅与尾长相关,rs13与尾宽、尾周长均显著相关(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rs6~rs13之间存在强连锁;组合基因型与尾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CGG型个体无论是在尾长、尾宽还是在尾周长上,其平均值均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组合基因型,但在群体中的数量较少。结果表明,PDGF-D基因对绵羊的尾型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SNP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对于绵羊尾型选育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考虑将CCGG型作为筛选小尾绵羊的潜在分子标记,但是该基因型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可适当增强人工选育以扩大数目。  相似文献   

17.
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 tailed sheep)是我国16个著名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属长脂尾型,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由陕西大荔一带引进的同羊与兰州当地蒙古羊杂交自然选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及定西市临洮县等周边地区。具有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尤以其尾大、脂肪充实而著称。1999年被国家列为濒临灭绝的资源。2006年6月,农业部确定兰州大尾羊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其灭绝频率为0.77,为北方11个绵羊品种之首,品种贡献率为10.52%,居于第三,保护潜力为0.1419,居第1位。因此,保护兰州大尾羊这一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大尾寒羊繁殖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大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绵羊品种之一 ,属肉脂兼用品种 ,它具有耐粗饲 ,常年发情、多胎多产、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羊毛品质较好等优点。自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开展绵羊杂交改良以来 ,纯种羊分布区域急剧缩小 ,数量锐减 ,最低潮存栏只有 2千余只。 1989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频危家畜品种〔1〕。 90年代大尾寒羊的保种选育工作受到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重视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品种的保种选育工作 ,我们于 2 0 0 2年 2月对大尾寒羊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 ,以期为保种选育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现将调查结果报…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现状及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式,认为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应在进一步调查现有遗传资源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原种数量、种群遗传结构、种群纯洁性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42只大尾寒羊的10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其中38只个体的线粒体DNAD-loop区的进行了测序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38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3631,平均PIC值为0.416,FST、FIS和FIT平均值分别为0.0842、0.1784和0.2466,且该群体的HO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