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辣椒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辣椒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辣椒生产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地位重要。近年来,设施蔬菜连作现象严重,辣椒病害日益严重,尤其是根部病害,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为害面积大、防治困难、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辣椒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辣椒根部病害发生种类、发病症状、发病区域总结如下,以期为正确诊断、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辣椒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白粉病在我国大陆,60年前便有记载,但一般均发生较轻,不需要防治,经常有一些地区诊断错误,误称为"辣椒霜霉病".近十年来,该病在我国许多设施和露地栽培地区经常严重发生,在设施环境较好的寿光等地区,白粉病已成为设施栽培辣椒最重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现将我们积累的辣椒白粉病方面的经验和资料整理出来,以便为病害诊断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明江西省设施辣椒连作障碍发生主要原因和防治情况,调查了江西省设施辣椒6个主要生产区域,总结了江西省各个地区设施辣椒常见土传病害以及防治的主要措施,分析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结果表明:江西省设施辣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其中九江市、新干县、高安市连作程度较为严重,辣椒平均发病率达到了42%以上;江西省设施辣椒连作障碍主要是由土传病害引起的,且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病害发生加重,土壤连作障碍加剧;另外,通过对设施辣椒不同连作年限与土壤pH和电导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连作辣椒土壤pH与连作年限呈负相关,而土壤电导率则与连作年限呈正相关;在对6个地区施肥情况的调查以及设施辣椒土壤测定情况中发现,连作辣椒土壤的主要养分氮、磷、钾的含量明显不均衡,而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导致的土壤养分不均衡,也是引起江西省设施辣椒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辣椒白粉病在我国大陆,60年前便有记载,但一般均发生较轻,不需要防治,经常有一些地区诊断错误,误称为“辣椒霜霉病”。近十年来,该病在我国许多设施和露地栽培地区经常严重发生,在设施环境较好的寿光等地区,白粉病已成为设施栽培辣椒最重要的也不病害之一。现将我们积累的辣椒白粉病方面的经验和资料整理出来,以便为病害诊断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辣椒白粉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普遍发生。在甘肃省设施、露地辣椒生产中辣椒白粉病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辣椒产量与品质。通过对甘肃陇东、河西等辣椒生产区白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兰州、榆中及平凉三地的辣椒白粉病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拟从形态学上比较不同地区辣椒白粉病病原菌有无差异。结果表明:甘肃省陇东、河西辣椒生产区白粉病发病普遍,且发病严重。通过辣椒白粉病病原菌形态学观察比较,发现兰州、榆中及平凉三地的病原菌孢子皆呈棒状,病原菌形态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焕玲 《长江蔬菜》2014,(21):43-45
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别名海椒、辣子,属于茄科植物,因其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以及特殊的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经成为我国需求量第二大的蔬菜,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南、华北及黄淮海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和种植品种的多样化,加上气候条件的变化,轮作、倒茬困难,辣椒病害的发生种类不断增加,误诊错诊现象经常发生,不能对症下药,造成了辣椒大面积减产,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结合笔者近两年来对全国范围内蔬菜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的结果,将辣椒病害的发生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辣椒是北方地区设施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由于设施具体栽培模式所限,土壤多年连作,重茬严重导致根腐病、疫病等土传病害频繁发生,造成保护地栽培的辣椒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种植经济效益逐年递减[1].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种种困难问题,各地不断研究探讨多种栽培方法,通过生产实践中尝试推广嫁接栽培措施,可以较好地改善和抑制发生辣椒土传病害,还可以较好地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增加产量[2],采取较好的栽培方法,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植株抗病性,尤其是应用嫁接栽培对于辣椒生产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 自2000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10.0%和33.6%,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和6.0%,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9.
2 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自2000 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 、10.0% 和33.6% , 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 ;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 ,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 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 和6.0% ,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10.
北方温室辣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辣椒已实现了以设施栽培为主的周年生产体系,但是由于连作重茬种植,辣椒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加上大量化肥农药的频繁施用,导致温室辣椒的生长环境日益恶化,土传病害发生加重,致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设施辣椒病虫害防控问题已成为影响菜农经济收益的关键。根据北方温室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无公害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北方温室辣椒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施辣椒生长点异常的发生不仅与缺素等生理障碍有关,还与田间管理及病害有关,生产上应明晰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区近几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越冬型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生长期较长、植株长势较大的辣椒、甜椒及彩椒面积逐年增加.保护地甜(辣)椒的生长季节主要处于低温弱光、高湿等不良环境下,易使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并且随着辣椒保护地面积的逐年增加,重茬严重,疫病、根腐病土传病害的发生,给保护地辣椒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其中由于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15%~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因此,准确识别和诊断辣椒各种主要病害,及时防治,对症下药,并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保护地甜(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哈密地区春季设施温室大棚主要种植作物有辣椒、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由于早春温室高温、高湿利于病害的发生,给农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1春季易大发生、流行病害(主要危害辣椒、黄瓜、西红柿、西葫芦)1.1蔬菜灰霉病(日光温室内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葫芦等蔬菜,均易发生灰霉病)1.1.1及时清除病残、衰老的叶片、卷须及开败的花瓣,及时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将病果清除掉。  相似文献   

14.
重庆加工型辣椒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加工型辣椒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重庆地区加工型辣椒病害越来越严重。对重庆地区加工型辣椒生育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概述,为加工型辣椒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济宁地区加工型辣椒生产因幼苗质量、土传病害等问题而造成减产的现象,结合生产实际从育苗设施、种子处理、基质配比、穴盘选择与消毒、播种以及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加工型辣椒基质穴盘育苗技术。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穴盘育苗可高效利用设施面积、提高育苗效率,种子出苗快、出苗整齐、成苗率高、节省用种量,定植后缓苗快、易成活、病害轻,设施管理方便、成苗便于运输,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同时易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育苗方法,可供广大菜农及辣椒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原无公害辣椒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施要求、品种选择、育苗及苗床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甘肃迭部县高原无公害辣椒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设施栽培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DB61/T398-2007)适用于陕西省内设施栽培辣椒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防治目标是对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病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辣椒疫病在保护地栽培及连年种植辣椒为主的菜地发生普遍,成为南昌县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为科学指导辣椒生产,帮助椒农增收,对辣椒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保护地辣椒生产面积日益增加,但是辣椒生产中病害发生情况也日趋严重,菜农为此也非常苦恼。针对这种情况,现就保护地甜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广州、增城采收辣椒,在常温(25 ℃)贮藏条件下观察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测定采收时无病害症状的辣椒组织中病菌的潜伏侵染率。结果表明:辣椒采后在25 ℃下贮藏,发生的病害有果腐病(Fusarium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且5 d后开始表现病害症状。其中果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是辣椒采后的主要病害。辣椒采后病害主要从果柄部位开始发生,向果蒂和果身部位扩展,最后引起整个辣椒果实腐烂。辣椒果柄、果蒂是带有潜伏侵染菌较多的部位,从果柄、果蒂组织中分离出的病菌有炭疽病、链格孢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欧氏杆菌,从果身组织中只分离出炭疽菌、链格孢菌和欧氏杆菌。伤口是辣椒采后病害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伤口接种的处理发病率高,无伤口接种的处理不发病。剪除果柄可明显减轻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