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杨屹 《古今农业》2009,(1):77-82
“陇上江南”的天水,在清代前期农业开发中获得了根本发展,大量的荒地开垦为耕地,人口激增,小型水利灌渠兴修,作物栽培在局部地区精耕细作,粮食亩产量有所提高,从而奠定了本区的农业结构格局。由于大面积的草地被垦殖,也加剧了本区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强 《农业考古》2015,(1):258-261
清代前期曹州牡丹日益兴盛起来。其兴盛的表现有种植面积规模不断扩大、花色品种逐步丰富、栽培技术日渐成熟、牡丹园林初具规模、牡丹文化方兴未艾等诸多方面;清代前期曹州牡丹的兴盛既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也得益于当地深厚的栽培观赏传统和利益的需求,还归功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清代前期曹州牡丹的兴盛为清代后期直到当今曹州牡丹的栽培培育、商业种植销售、牡丹园林的发展和牡丹文化的兴盛不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九江位于长江中游,"北负大江,据江湖之口,为咽喉之地",是长江沿线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大量的木材经过九江关中转到全国各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代前期全国商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在明末清初的自然灾害和战乱的双重打击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平定三藩后,清朝统治者在四川施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恢复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促进了成都农业生产的恢复。稳定的社会环境、大量的外来移民以及随着新引进的农作物的普及使成都农业在鸦片战争前获得迅速发展,为清中前期成都城市的重建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叶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98-3500
从街道的特性出发,根据街道的功能、性质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需求,探讨其在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现代中小城市街道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芳 《农业考古》1995,(3):172-177
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的,面积共约36000平方公里,人口达2千多万。其中台湾岛面积为35760平方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在汉末至隋、唐间已与大陆有了频繁的接触,明代中、后期已有不少大陆居民移往台湾定居和进行开荒生产,但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南沿海平原一带。清代时台湾进入全面开发的重要阶段。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2年)统一台湾,到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日本侵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街道(乡镇)建设,具有层次性。建立了适用于生态街道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宁波市江北区三个涉农街道进行了生态建设综合水平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3个层面研究乡村街道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结合洛古河村、北极村等实例分析,阐明在情感化的乡村街道景观设计中,应以人为轴心,注重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情感融合,以使用者的情感为着手点,将其融入到乡村街道景观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0.
自秦朝开始,道就是地方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大一统时期,清楚了解道在我国西南边疆设置情况、运行效果,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国家以及省级行政区的政策、措施如何传布、下达到地方府、州、县,可以明白道在联系省级行政区与府、州、县的过程中发挥的中间桥梁作用。文章力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昆明市明清时期的主要寺庙为研究对象,从寺庙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2个方面对昆明市明清时期寺庙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昆明市明清时期的寺庙园林艺术特征,以期对昆明市寺庙园林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具有一定参考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清代室内装饰和家具风格特点的全面介绍,分析了清代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追求庄严和富丽豪华的特点。对于更好的了解清代家具与室内装饰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家具、室内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86-17988
从历史视角分析了清代前中期的农林政策,主要是垦荒屯田,发展生产;农桑并称,树植并举。  相似文献   

14.
清代治理西藏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1644—1720),清政府对于西藏的控制是松散的,但这种松散之中深藏着高深的政治智慧;同时,在西藏一直采取温和的休养生息政策,营造了一个良好且宽松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第二个时期,也就是1720年之后,清政府在西藏逐步设立完善的行政机构,并派遣驻藏大臣。然而,这种稳定的政治结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遭到了破坏。纵观清代各个时期的治藏政策,可以归纳出清代治理西藏的策略与清朝本身的国力兴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市二环路以内约47 km2为主要研究范围,采用抽样调查与局部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树木16 145株,主要树种164种;对城市森林结构进行详细调查,旨在掌握城市森林结构的树种构成、绿色三维量、生态功能估算值等基础数据及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昆明市城市森林结构的特点提出改进措施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清顺治年间黟县推行土地清丈、攒造鱼鳞图册。鱼鳞册在黟县乡村经济和法制生活中发挥作用,府县官吏审理土地案件以鱼鳞册登记为凭。《黟县顺治年清丈册》登记田、地、山5000余亩,"山"在90%以上。册载60%以上的土地属地主、族产所有。该册为都图册籍,登记分庄占有土地有的在毫厘之间,呈现出小土地占有的复杂形态。在册500余亩田...  相似文献   

17.
与明代宋濂文学接受经历先扬后抑再扬的波状起伏不同,有清一代,宋濂文学赢得普遍赞扬,但出现扬文抑诗现象,从初期的“明代第一文人”到清末的“文章冠冕”,人们对宋濂散文成就一致称赞,推扬极高,但由于《萝山集》失传,清人对宋濂诗歌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8.
杨娜曼  蒋己兰  孙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59-13260
分析了清代湖南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指出了清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