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挺 《农村电工》2011,19(4):26
1谐波的产生及其危害1.1谐波的产生电力谐波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一是发电源质量不高产生的谐波,二是输配电系统产生的谐波,三是用电设备产生的谐波。其中,用电设备产生的谐波最多。在民用和工业用电设备中,感性负载占有很大比例,如  相似文献   

2.
浅谈电力谐波的危害及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想的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其波形基本是正弦波形。随着各种产生谐波电流的电力电子设备、家用电器、非线性及冲击性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构成了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的主要污染,对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电能供应已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保障。然而目前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大容量冲击性和非平衡的负载的存在,如大功率电力拖动设备、直流输出装置、电力机车、电弧炉、轧钢机、高速磁悬浮列车等,电网中电流和电压畸变、高次谐波日益恶化,产生的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引起系统频率波动,对电能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迫在眉睫。电能质量监测是后续的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特点和非线性负载电流谐波污染分析,提出了可同时补偿电压跌落和谐波电流的负载端低压综合电能质量补偿方法,并设计了对应的混合型低压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UPQC).实验和仿真表明:此补偿方法和混合型低压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能有效地解决非线性负载形成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对电网供电质量的影响,是集中式电能综合补偿的必要补充,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特点和非线性负载电流谐波污染分析,提出了可同时补偿电压跌落、谐波电流的负载端低压综合电能质量补偿方法,并设计了对应的混合型低压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UPQC)。通过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此补偿方法和混合型低压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能有效的解决非线性负载形成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对电网供电质量的影响,是集中式电能综合补偿的必要补充,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谐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网中的非线性负荷向电网中注入了谐波功率,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和负荷的非线性特性,即所加的电压和所产生的电流不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三相负载不对称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刘建军河北省鸡泽县电力局(057350)在低压电网中,三相负载不对称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但三相负载不对称度过大,将给供用电设备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一、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配电变压器是低压电网中的主要供电设备,三相...  相似文献   

8.
在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一旦公用中性线断路,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会产生中性点漂移,致使三相电压不再平衡,当其中两相负载的阻抗差值很大时,在阻抗很大的一相负载上的电压远远高于220伏,造成用电设备很快被烧毁;在阻抗很小的一相负载上的电压远远低于220伏,导致用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在TN—C系统中,中性线断路后还使断路点后的用电设备丧失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络最重要的构成设备之一,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一旦不对称,就容易引发供电故障,就会降低供电可靠性,对客户用电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10 kV配电网中,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电流是平衡的,三相负荷电流平衡时,零序电流很小或为零。当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时,在系统中产生零序电流或高次谐波,零序电流或高次谐波达到一定极限数值后就会引发线路接地或跳闸故障,这些故障直接影响着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配电系统的中性线是三相电路的公共回线,是负荷电流的通路,也是设备单相碰壳故障电流的通路。中性线能保证三相负载成为三个互不影响的独立回路;不论各相负载是否平衡,各相负载均可承受对称的相电压。在运行中  相似文献   

11.
苏斌 《农村电工》2008,16(5):19-20
一个理想的电力系统,是以单一恒定频率和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供电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电力网络的每个环节,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都可能产生谐波,其中用电环节产生谐波最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大功率换流设备和调压装置的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大量非线性负荷的出现以及供电系统本身存在的非线性元件等,使得系统中的电压波形畸变越来越严重,对供电企业和广大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使供电系统中的元件损耗增大、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通信系统受干扰等,严重时甚至还能使设备损坏,自动控制失灵,继电保护误动作,因而造成停电事故及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明泽 《农村电工》2012,(11):35-36
配电系统的中性线是三相电路的公共回线,它能保证三相负载成为三个互不影响的独立回路,不论各相负载是否平衡,各相负载均可获得对称的相电压,在供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中性线断线。(1)合理选择中性线,满足设备要求。《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最大不平衡电流,且应计入  相似文献   

13.
三相交流系统就基波而言是对称分量,三相向量之和为零.对外不形成电磁场。谐波分量多为另序分量,在其通过三相电时便产生了电磁波。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点流过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与此同时通过了大量的高次谐波,产生了较强的电磁场。根据这一特征,EFD——95接地故障探测仪可迅速准确找到接地故障点。最近,我们在查找两条长度在Zkm以上的10kV电力电缆接地故障点的工作中也利用了谐波电流的作用。这两条电缆同沟直埋。电缆属隐蔽工程,完整而正确的设计图纸和详细的施工记录是搞好电路运行维…  相似文献   

14.
<正>编辑同志:请问谐波对电网有什么危害,产生谐波的设备主要有哪些?(山东省寿光市王爱彬)王爱彬同志:电网中有了谐波电流会造成电压正弦波形畸变,使电压质量下降,给发供电设备、用电计量、继电保护等带来危害,污染电网。谐波还会使电网中感性负载产生过电压、容  相似文献   

15.
康毅 《农村电工》2003,11(5):28-28
1谐波产生的原因变压器、发电机、感应电弧炉、轧钢机、大型的晶体管整流设备等,这些非线性用电设备接入电网后向电网输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叠加在50Hz的正弦波上,使基波发生畸变,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2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2.1使变压器和旋转电机的铁损增加,并会使电机的转子振动,缩短其使用寿命。2.2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非常突出。当并联电容器接入电网后,流入系统的谐波电流不仅由谐波源提供,而且还由电容器提供,因此流入系统的谐波电流加大,加剧了电网电压的畸变。当含高次谐波的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时,电容器…  相似文献   

16.
谐波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农村电工》2008,16(1):23-23
电能质量是发、供电企业及用电客户十分关注的重要技术指标.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非线性负载产生的大量谐波污染了电网,因此,受谐波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问题日趋突出,谐波治理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海洋牧场往往建设在电网无法到达的海域里,是需要自主供电的能源系统,分布式发电以其灵活性,可靠性,高效性,成为海洋牧场供电方案的首选。针对海洋牧场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中的谐波问题,提出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ip-iq法检测谐波,采用并联型APF(有源滤波器)抑制谐波。通过MATLAB的仿真试验,证实了ip-iq法检测谐波在实时性上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法,同时在电网电压波形畸变或非线性负载的情况下准确性优于p-q法;APF能根据检测出的谐波,实时产生与其反相位的补偿电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ip-iq法检测谐波,APF抑制谐波,电源的总谐波畸变率由1677%下降到4.44%。为海洋牧场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电能质量中的谐波检测和抑制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茜 《农村电工》2007,15(1):34-34
1 形成三相负载不对称的原因 1.1 正常情况.正常情况下,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网中,由于各种单相负载的存在,三相负载一般是不对称的.因为:(1)单相负载连接时,三相负载分配很难做到平衡;(2)即使在连接时三相负载分配很均衡,但各个单相负载运行、停止时间也不会做到同时;(3)即使在连接时三相负载分配得很均衡,但在使用过程中各相都有可能增加负载.  相似文献   

19.
雷邦华 《农村电工》2004,12(7):37-37
在低压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通常是单相负载与电动机等三相负载并存,三相四线制负载用电常用DT型电能表(三相四线制有功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负载用DS型电能表(三相三线制有功电能表)计量。但在实际工作中,三相三线制用电普遍存在用DT型电能表计量的现状。当用DT型电能表测量三相三线  相似文献   

20.
正居民住宅小区采用的是0.4 kV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因单相家用电器如:电饭锅、电磁炉、电水壶等用电设备功率较大,不能均匀分布在三相线路上,用电时间不同步,导致三相用电负荷不平衡,并且三相电流大小在变化中。目前已有一些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偿措施,因系统所含谐波分量及其他因素的存在,补偿后的效果不尽相同。不能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就逐条线路进行补偿,这不是长久之策,并会增加日后维护工作量,降低供电可靠率。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