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杉木和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连年种子需求量很大。探索杉木和马尾松种子生活力(以及活力)下降过程中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揭示这些变化与生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种子的合理贮藏与调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深对种子生活力丧失规律的认识,亦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从生理生化上研究杉木和马尾松种子的劣变规律,从而为延缓贮藏种子的劣变进程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大豆种子劣变与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1992年间分别选用不同地理来源,在熟期、百粒重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春大豆品种共18个在长沙春、秋两季播种研究种子劣变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不同贮存条件和方法及渗调技术研究,贮藏效果和寻求提高大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劣变品种间、不同播季间存在显著差异,收获前种子劣变在整个种子劣变中起主导作用,高温高湿气候是主要原因。收获后种子劣变主要为高温高湿加速生理生化变化所致,低温干燥贮藏能延缓种子劣变,改进贮存方法也可减轻劣变。种子自然回潮、聚乙二醇处理及固体渗调处理均显著提高大豆种子发芽率,其中,回潮6—7天和固体渗调技术可大面积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子耐贮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种子的耐贮性是关系到粮食贮藏安全和用种安全的重要性状,也是目前从事种子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种子企业重点关注的性状之一.耐贮性强的水稻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藏仍然具有较高的种子活力,可以更好地解决粮食贮藏和用种安全问题.本综述介绍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发生老化劣变的原因,论述了贮存期间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机制与分子损伤机制,归纳了水...  相似文献   

4.
种子劣变的原因及其防止与修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种子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从生命力旺盛到衰老死亡是一个复杂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1 劣变的发生与活力下降随着种子的发育过程 ,活力逐渐提高 ,到了生理成熟期 ,活力达到最高水平。活力水平的建立既依赖于遗传基础 ,也受到种子发育条件的影响。至种子成熟后 ,便经历活力下降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可逆变化的综合效应称为“劣变”(deterioration)或老化现象 (aging)。在劣变过程中 ,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而变化的速度取决于采收、加工和贮藏条件。劣变的发生反映活力的下降 ,亦即发芽力、幼苗生长势及植株生产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温,4、-5℃的贮藏温度和8.7%,4.7%的种子含水量设置6种组合,对麻疯树种子进行贮藏试验,分别于贮藏前、贮藏1个月和贮藏3个月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生理生化指标和萌发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麻疯树种子出现明显的劣变现象,一方面是贮藏物质的水解,表现为蛋白质含童降低、可溶性糖含童增加;另一方面是保护酶系统的破坏,呈现明显的膜脂过氧化,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最终结果是种子活力下降,发芽率降低.6种贮藏组合中,贮藏效果最好的是4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4.7%),其次是3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8.7%),最差的是1号处理(常温,含水量8.7%).初步认为,采用 4.7%的种子含水量和4℃贮藏条件贮藏麻疯树种子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施维香 《种子世界》2013,(11):39-39
黑龙江省逊克县大豆种子从大田收获到次年播种,贮藏时间长达180d,在贮藏期间,容易发生种子劣变。种子劣变后种子贮藏力下降、萌发及生长减缓、萌发整齐度下降、抗逆性能力下降、出苗率降低、不正常幼苗增加,种子失去发芽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大多数种子能够贮藏数年保持发芽率不变。然而,同“种”或同一“变种”的种子,其潜在的贮藏寿命不同。同“种”种子贮藏寿命不同的原因尚不清楚。生理成熟度以及收获(或清理)期间损伤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同“种”种子贮藏寿命差别的主要原因。种子一旦达到生理成熟或被收获后,它们就开始发生一系列降低种子生活力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可逆变化的共同作用称为“劣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物质不断消耗,种子活力不断下降、日趋衰老。衰老种子的种皮透性增加,在浸泡过程中,有大量物质外渗。外渗的物质越多,表明种子越衰老。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在生理生化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适贮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种子含水量11%、贮藏温度25℃的适贮条件,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比较供试材料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在适贮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贮藏一年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活力指数下降幅度较大,活力指数可作为反映种子劣变及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生理特性的决定因素,参试材料京科968种子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均变化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0.
萌发过程中种子贮藏物质的动员和变化规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佳铭  李曼莉 《种子》2021,(1):56-62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的开端,此过程需要多种贮藏物质的动员来提供营养及能量,贮藏物质对种子萌发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种子萌发所需主要贮藏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磷)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动员情况和代谢变化规律,并与经劣变(老化)后的种子进行比较,从贮藏物质角度解析劣变对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及其贮藏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亮  包维楷  何永华 《种子》2003,(5):60-63
本文综述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和种子寿命的相互关系,并对种子劣变的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均不断降低,在这4种条...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子零上低温贮藏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之常  张景昱 《种子》1998,(4):64-67
以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5(HPGMR)多种子为材料,在>0℃低温条件下贮藏,对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与贮藏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该贮藏条件下的水稻种子的寿命一般为111个月;发芽率随贮藏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萌动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除1987年外,其它各年种子的同工酶谱带未见明显差别。干种子浸提液中盐溶性蛋白质含量随贮藏时间增长而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冯陆春 《种子》2016,(8):55-59
近年来,种子超干贮藏逐渐成为种子生物学及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超干贮藏种子的生理生化基础、耐干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种子超干贮藏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此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种子超干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超干贮藏作为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是种子学和种子生理学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干贮藏对种子活力、耐贮性、生理生化特性、种子最适含水量及遗传物质完整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超干贮藏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棉种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 10年以上.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断进行呼吸,发生生理、生化代谢,如果没有适宜的贮藏环境和相应的安全贮藏措施,种子就会很快丧失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种子》1987,(5)
题目单位五角枫种子生物膜结构对温度的感应‘河南林业大学林学系低温层积对日本五针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效应的研究.中南林学院劣变的马尾松种子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浙江省林科所应用胚胎培养测定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浙江省林科所脱氢酶活性与衫木种子活力的关系。浙江省林科所杉木种子大小影响幼苗生长的生理生化基础.浙江省林科所冷处理提高柠条萌发种子抗回干能力的研究.内蒙古林学院籽篙种皮粘物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内蒙古林学院红松种子去皮发芽育苗实验研究初报。东北林业大学紫楠种子休眠生理的研究。杭州植物园…  相似文献   

20.
种子寿命与超干贮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申丽霞  王璞  张软斌 《种子》2004,23(2):45-47
从种子寿命的概念、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子及种子劣变机理方面对种子寿命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对种子贮藏的新技术--种子超干贮藏的意义、原理、方法及干燥损伤、吸胀损伤等有关生理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